第411章 争风(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理段氏向佛,例来都有皇族子弟,包括皇帝在内,到了晚年便去天龙寺出家为僧,数百年下来,这天龙寺俨然成为了段氏家庙。
  僧侣静心参禅,寿元绵长,说起来皇宫里的皇帝皇子多半都是寺中僧人的晚辈,因此天龙寺在大理皇室中的地位甚至比皇帝还高一些。
  而一阳指不得外传的规矩还是到了一灯大师这里才被他破了,这还一度导致一灯被寺中僧人排挤,明明早已是少有的二品一阳指的造诣,却得不到六脉神剑的传承。
  这其中的曲折,柯崇云虽已经了解了一丝蛛丝马迹,但到底是猜测,自然不会去跟别人去说。
  因此李莫愁也不清楚。
  何沅君道:“天龙寺的规矩向来比较保守,不过我师祖一灯大师对此却不以为意,他当大理皇帝的时候便将这功夫传给了我义父,后来义父又传给了我,陆大哥有暗伤在身,需要修行一阳指来化解,我便跟他一起来了江南,方便随时指点。”
  陆展元闻言欲言又止,何沅君为何跟他来江南,他自是心知肚明的,但此刻却在刻意回避,显然是别有用心,至于为何如此,他也大概能猜到些端倪,心中对柯崇云不禁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不过转念有觉得这样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若是何沅君当真所图成功,那他岂不是便有机会了。
  原来那日他从终南山回到嘉兴,心中对李莫愁却是念念不忘。
  按照原本的世界轨迹,他们二人相遇之时,李莫愁常年居住古墓,未经世事,一见陆展元后便心生情愫,陆展元也惊艳于李莫愁的单纯美貌,心中十分喜欢。
  但那时的李莫愁碍于门规,虽然爱极了陆展元,但却不肯让陆展元越雷池一步。
  陆展元自然觉得她若即若离,心中自然有了芥蒂,后来遇到了何沅君,两人彼此需要,便结成了夫妻。
  而这个世界,李莫愁已经有柯崇云在前,根本未对陆展元动过心,反而是陆展元心中对李莫愁的救命之恩心存感激,进而化作爱意,加上李莫愁从始至终都与对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反而激起了他的好胜之心。
  男人有时便是如此,越是得不到的,偏偏越喜欢,而轻易得手的反而却没有那么珍惜。
  最关键的是,何沅君虽然愿教他一阳指,愿与他一同来江南,却不是因为爱他,仅仅是因为一场交易而已。
  说起来这事情与柯崇云也有很大的关系。
  那一日,陆乘风从古墓离开,回到嘉兴,休息了半年调养身体,谁知到了冬天,忽然开始哮喘,后经大夫诊断,这是肺腑中受了寒气,未能及时治疗,落下了病灶,非但日后天寒时节容易反复,寿元也会因此大减。
  陆展元是陆家这一代中天赋最好的,虽然有个弟弟,但比他差得太远,陆家老爷自不能眼睁睁看着儿子英年早逝。
  好在他交友广泛,从一个好友那里得知大理一阳指内力纯阳,若是能够练成,或许能够根除顽疾。
  于是去年夏天,陆展元便去了大理,遇到了一木大师。
  一木大师见他天赋的确不错,便收了他做弟子,传了不少高明功夫给他,还用一阳指替他梳理了肺腑寒毒,但是碍于门规却没有将这门功夫传给他的意思,不过还是指点他去桃源找一灯。
  从这一点上来看,一木大师对他倒也算得上十分用心了。
  不过陆展元到了桃源去没有见到一灯大师,而是被渔樵耕读四大弟子拦住了。
  不是谁都有柯崇云的本事,也不是谁都有黄蓉那般的智慧。
  陆展元见不到一灯,却遇到了何沅君。
  何沅君本是一个孤儿,被樵夫古三通夫妻收养,后来古三通见她越来越美貌可爱,心中便生出了一些不太符合人伦的情愫。
  武三娘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便想着早点给养女找个适合的夫家,好断了自己丈夫的念想。
  后来遇到柯崇云,知道他是名门之后,便起了心思,私下里与何沅君提过一嘴。
  何沅君与柯崇云见过两次,虽然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但想到他的本事,心中却也是小鹿乱撞。
  谁知不等武三娘找到机会跟柯崇云提及,柯崇云便从山顶飞身离开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