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席卷河北(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柯崇云见父亲竟然没有坚持,不由松了口气。
  父子二人又说了些武功、见闻,便各自离去。
  柯崇云返回城内,找到了杨康,将蒙古大军即将撤军的消息分享给他,二人计议一番,当即分头行动。
  两日后,四处劫掠的蒙古大军重新回到中都城外集结。
  金宣宗还以为他们要攻城,直接病倒了。
  第二日蒙古大军果然又开始攻城,不过中都城内有金国十万大军,二十万青壮,一时间如何能够攻破。
  当晚,蒙古大营也是鼓声阵阵,每隔一个时辰便有一支人马过来攻城,只不过雷声大雨点小。
  如此持续了三日,到了第六日清晨,一阵急促得鼓声之后,城头的守卫睁开眼睛,却看到城外的大营忽然一夜之间消失了,只留下一只两千余骑的人马绕着都城转了一圈,耀武扬威一番之后径直朝着北方离去,只留下一阵阵冲天的烟尘。
  “这是撤围了?”
  守卫不敢相信地冲身旁的人说道。
  旁边的守卫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应该是吧!”
  很快蒙古人撤兵的消息便传到了金国皇帝的耳中,金将完颜陈和尚认为蒙古人劫掠了大量财货北归,速度定然不快,请命追击,不过被金帝否决了。
  完颜陈和尚回到军中,醉酒后抱怨金宣宗胆小如鼠,被金宣宗下狱,年后又被起复,任忠孝军提控,北上戒备蒙古人再度南下。
  完颜陈和尚知道自己被金帝不喜,但是却仍旧积极备战,治军严谨,信赏明罚,坚信他日一定能够率军击败蒙古人,一雪前耻。
  然后没等他大军抵达驻地,后方便传来了迁都的消息。
  原来金宣宗害怕蒙古人再度南下包围中都,所以决定迁都南京,也就是当初北宋的东京汴梁,如今的河南开封。
  这个消息不但让完颜陈和尚心中悲愤,也让明教接下来的行动变得被动起来。
  自柯崇云将蒙古即将撤军的消息传回明教之后,全金发便已经分兵四路:
  光明左使夏全领兵四万教兵自沂蒙山南下徐州,攻略淮北。
  光明右使范倜温领一万巨木旗,并一万教兵越过沂蒙山,直逼济南。
  全金发亲领洪水旗、厚土旗并一万教兵攻略山东半岛。
  神雷法王率领锐金旗、烈火旗,并四万教兵度过济水,北上直扑中都。
  此番出兵,明教全起十五万大军,皆穿红袄,又称红袄军,四路大军尤其以郭方率领的兵力最多,最强,尤其是烈火旗,装备了火铳、火蒺藜,等火器,特别是十门重型火炮,是装门针对中都的城防而准备的利器,只等一举攻破中都、生擒金国皇帝,彻底覆灭金国。
  谁知大军刚度过济水,金国皇帝已经带领文武逃也似的南下开封去了。
  这个时候郭方便面临一个问题,是依旧北上攻打中都,还是转道西南截杀金国皇帝。
  按照道理而言,截杀金国皇帝应该是首选,但是当年仆散揆和其子仆散安贞为了应对南宋北伐,以开封府为中心在周边建立了一个十分严密的三角防御体系。
  金帝南迁,这道防线彻底激活,北伐大军半道转变行军路线,无论是情报还是粮草预备都不足,很有可能陷入焦灼。
  而如果选择继续北上中都,一方面准备充足,另一方面金帝南迁,中都人心惶惶,攻克的难度大减,只是这么一来,便不能一战灭金,反而让明教直面北方蒙古,成为了金国东北方向的屏障。
  郭方召集麾下将士商议,最后决定分兵,由他带领锐金旗并三万教兵转道向南截杀金国皇帝以及一众文武,烈火旗行军较慢,仍旧北上,乘机夺取中都。
  柯崇云得知金国迁都的消息,便知道北路大军面临的选择困境,于是一边飞鸽传书总舵,一边朝西南进发,准备劝说郭方不要分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