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 第32节(3 / 4)
第60章 “东子,还是你们见识多好……
“东子, 还是你们见识多好,心里头的点子也多。看来以后家里的孩子不想去读书也得逼着点学。”白建成和江家爷孙俩走在最后,感慨似的拍拍江向东的肩膀说道。
“读书确实有用, 像东子和南子两兄弟, 读了书有了文化才能找到这么个好工作, 以后就不用像我们一样地里刨食了。”稍微快两脚的黄巧芝听到副大队长的话, 慢下脚步跟着笑道,“要不然, 大字不识一个,让你去公社当办事员都当不成。是吧,哈哈。”
“费那么多钱供个女娃娃,真是糟蹋了钱, 家里男人也不知道管管这些婆娘。”前面的两个小队长听到后面传来的哈哈笑声与说话声,一个撇嘴,唾一口唾沫, 不满地骂道。
在他们看来, 家里无论男娃子女娃子,应该早点下地给家里赚工分才是。学认字送到队里的扫盲班就好了。尤其是女娃, 学得再多将来也是给别人家养的。
所以他们看着这些个大队干部家里都送女娃子一直读书, 跟有钱没处花一样,心里直梗着不舒坦,得说几句嘲笑几句。
“啧,到时候也便宜的也是别个家的男娃子, 就是不知道我家的有没有这个运气了。”另一个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跟着说道。
大队的干部小队长们把消息传下去之后,安静下来的大队又热闹起来,家家开始走动起来商量。
有几户人家早就在山上有瞄好了的果苗, 大的属于全大队不能动,但是小一点的挖回家来还是可以的,有的可以去娘家亲朋好友的大队看看,移栽回自己觉得好的果苗。实在没有的就等大队安排。
知道这个事情后江向南和江明彤两人立马就骑着车去了桥湾大队,他们早几年就想好了,外公家种的一棵毛桃一棵杨梅,而他们现在要去桥湾大队的一户人家找石榴树。
桥湾大队只有一户人家种的是石榴,在别人种的水果都求量大果肉多的时候,已经很少有人会种石榴这种光籽就占了大部分体积,吃的也只是水少果肉的水果。
最吸引江明彤和她哥的是,那家的石榴是很少见白石榴,听说是祖上就一直在种,到现在品种经过改良,结出来的白石榴皮薄个大颗粒也大,口感微酸比一般的红石榴甜多了。
来到这户人家,还好还有几棵小苗,最大的一棵有三年大了,这些都是男主人每年吃过石榴后习惯性的培养出来的苗,最后长大了会送给想要种的人,没人要就全部砍掉,除非是长相非常好超过原有的石榴树才有可能被留下来或者用来嫁接。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家人的白石榴树种真的非常好,结出来的石榴果也非常诱人。
两人和男主人谈好留下一棵石榴苗,等三月份天气适合的时候再来移栽。
“今年就你们要了一棵苗,没有别人要,正好我看有一棵长势很好,枝干长的结实,就留给你们了。养了三年了,你们移回去这两年好好照料说不定就能结果了。”男主人笑着对兄妹两说道,对于自己家的石榴树有人喜欢,他也感到很开心,就像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孩子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赞同。
“叔,你其它的石榴苗也别那么快砍了,今年我们大队大家都开始种果树了,听说会来这里找果苗,你培养出来的苗都很好,比山上来的野苗好多了,他们肯定会要的。”江明彤看着其它几棵石榴苗对着人建议道。
给当然不是白给,而是用一些红旗大队有的东西换。
除去这个,他们兄妹两还要去外公邻居家看有没有柿子树,他们经常住在外公外婆家,不仅每年都能看到隔壁的满树柿子,也吃过,好吃,想来品种应该不错。
最后两人还是在邻居家屋后不显眼处找到了一个仅存的柿子苗,可惜不大,可能就长了一年多,还不如山里的柿子树苗大,但贵在品质稍微好些。
既然来了桥湾大队,江明彤和小哥也没有忘记去看看外公外婆,吃了一顿午饭,还带回了四五棵小桃树苗和一棵杨梅树苗。
“这些可以拿回去看有没有人家要,不过这么小可能没谁会要。”江向南觉得虽然果树苗品种是好的,尤其是桃树每年结果的产量很大,就是要先养个三四年不能结果不能吃,大家都不会愿意。
“多出来的苗可以让爷爷他们找个地方集中种,由大队管理,长大了之后每年结的果大队里面分。”江明彤早就想好了,队里的果树苗越多越好,她们能吃到更多的水果,孩子们的零嘴也不会那么稀罕。
找块好地种粮食难,找块荒地种果树还不简单?
“那我们多找一些,爷爷他们带回去的苗肯定都是大一些的,小的看不上。我们去别的人家找找,只要吐出的籽掉土里都能长出果苗,小一些的刚长出来的果苗每家都少不了。”既然决定要带,一两棵是带,一二十棵也是带。
长在别人家的人家就算自己不要,但会给你也算是一种人情,想过上一个月再来拔苗打扰人家也不好,他们干脆现在就拔了带回家,天气已经在回暖了,种下去看护好也能活。
不只江向南两兄妹从外家带回了十几棵果树苗,一些性子急的队员也从被的大队找到了自己想种的苗带回了,整个红旗大队被带动的热热闹闹。
周围大队和被挖了果苗的大队也都知道了红旗大队的做法,大胆的个个找上大队长和支书要效仿。
之前只有桥湾大队一个出头鸟,就算日子过的再好让他们羡慕的眼睛都红了,打死就算不敢跟风。现在又出了红旗大队不说,关键上面还下了新的发展文件,那他们也不怕了,各个大队的大队长们也都一声令下,纷纷开始忙活找果苗种果树。
一时之间,整个三河公社似乎都在搞种果树大业,红红火火,可以预见到几年之后三河公社成为远近有名的水果之乡。 ↑返回顶部↑
“东子, 还是你们见识多好,心里头的点子也多。看来以后家里的孩子不想去读书也得逼着点学。”白建成和江家爷孙俩走在最后,感慨似的拍拍江向东的肩膀说道。
“读书确实有用, 像东子和南子两兄弟, 读了书有了文化才能找到这么个好工作, 以后就不用像我们一样地里刨食了。”稍微快两脚的黄巧芝听到副大队长的话, 慢下脚步跟着笑道,“要不然, 大字不识一个,让你去公社当办事员都当不成。是吧,哈哈。”
“费那么多钱供个女娃娃,真是糟蹋了钱, 家里男人也不知道管管这些婆娘。”前面的两个小队长听到后面传来的哈哈笑声与说话声,一个撇嘴,唾一口唾沫, 不满地骂道。
在他们看来, 家里无论男娃子女娃子,应该早点下地给家里赚工分才是。学认字送到队里的扫盲班就好了。尤其是女娃, 学得再多将来也是给别人家养的。
所以他们看着这些个大队干部家里都送女娃子一直读书, 跟有钱没处花一样,心里直梗着不舒坦,得说几句嘲笑几句。
“啧,到时候也便宜的也是别个家的男娃子, 就是不知道我家的有没有这个运气了。”另一个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跟着说道。
大队的干部小队长们把消息传下去之后,安静下来的大队又热闹起来,家家开始走动起来商量。
有几户人家早就在山上有瞄好了的果苗, 大的属于全大队不能动,但是小一点的挖回家来还是可以的,有的可以去娘家亲朋好友的大队看看,移栽回自己觉得好的果苗。实在没有的就等大队安排。
知道这个事情后江向南和江明彤两人立马就骑着车去了桥湾大队,他们早几年就想好了,外公家种的一棵毛桃一棵杨梅,而他们现在要去桥湾大队的一户人家找石榴树。
桥湾大队只有一户人家种的是石榴,在别人种的水果都求量大果肉多的时候,已经很少有人会种石榴这种光籽就占了大部分体积,吃的也只是水少果肉的水果。
最吸引江明彤和她哥的是,那家的石榴是很少见白石榴,听说是祖上就一直在种,到现在品种经过改良,结出来的白石榴皮薄个大颗粒也大,口感微酸比一般的红石榴甜多了。
来到这户人家,还好还有几棵小苗,最大的一棵有三年大了,这些都是男主人每年吃过石榴后习惯性的培养出来的苗,最后长大了会送给想要种的人,没人要就全部砍掉,除非是长相非常好超过原有的石榴树才有可能被留下来或者用来嫁接。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家人的白石榴树种真的非常好,结出来的石榴果也非常诱人。
两人和男主人谈好留下一棵石榴苗,等三月份天气适合的时候再来移栽。
“今年就你们要了一棵苗,没有别人要,正好我看有一棵长势很好,枝干长的结实,就留给你们了。养了三年了,你们移回去这两年好好照料说不定就能结果了。”男主人笑着对兄妹两说道,对于自己家的石榴树有人喜欢,他也感到很开心,就像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孩子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赞同。
“叔,你其它的石榴苗也别那么快砍了,今年我们大队大家都开始种果树了,听说会来这里找果苗,你培养出来的苗都很好,比山上来的野苗好多了,他们肯定会要的。”江明彤看着其它几棵石榴苗对着人建议道。
给当然不是白给,而是用一些红旗大队有的东西换。
除去这个,他们兄妹两还要去外公邻居家看有没有柿子树,他们经常住在外公外婆家,不仅每年都能看到隔壁的满树柿子,也吃过,好吃,想来品种应该不错。
最后两人还是在邻居家屋后不显眼处找到了一个仅存的柿子苗,可惜不大,可能就长了一年多,还不如山里的柿子树苗大,但贵在品质稍微好些。
既然来了桥湾大队,江明彤和小哥也没有忘记去看看外公外婆,吃了一顿午饭,还带回了四五棵小桃树苗和一棵杨梅树苗。
“这些可以拿回去看有没有人家要,不过这么小可能没谁会要。”江向南觉得虽然果树苗品种是好的,尤其是桃树每年结果的产量很大,就是要先养个三四年不能结果不能吃,大家都不会愿意。
“多出来的苗可以让爷爷他们找个地方集中种,由大队管理,长大了之后每年结的果大队里面分。”江明彤早就想好了,队里的果树苗越多越好,她们能吃到更多的水果,孩子们的零嘴也不会那么稀罕。
找块好地种粮食难,找块荒地种果树还不简单?
“那我们多找一些,爷爷他们带回去的苗肯定都是大一些的,小的看不上。我们去别的人家找找,只要吐出的籽掉土里都能长出果苗,小一些的刚长出来的果苗每家都少不了。”既然决定要带,一两棵是带,一二十棵也是带。
长在别人家的人家就算自己不要,但会给你也算是一种人情,想过上一个月再来拔苗打扰人家也不好,他们干脆现在就拔了带回家,天气已经在回暖了,种下去看护好也能活。
不只江向南两兄妹从外家带回了十几棵果树苗,一些性子急的队员也从被的大队找到了自己想种的苗带回了,整个红旗大队被带动的热热闹闹。
周围大队和被挖了果苗的大队也都知道了红旗大队的做法,大胆的个个找上大队长和支书要效仿。
之前只有桥湾大队一个出头鸟,就算日子过的再好让他们羡慕的眼睛都红了,打死就算不敢跟风。现在又出了红旗大队不说,关键上面还下了新的发展文件,那他们也不怕了,各个大队的大队长们也都一声令下,纷纷开始忙活找果苗种果树。
一时之间,整个三河公社似乎都在搞种果树大业,红红火火,可以预见到几年之后三河公社成为远近有名的水果之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