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9 / 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发现他一身酒气后,眼神畏缩,停下了拳桩,断了拳意。
  陈平安一笑而过,摇摇晃晃走远之后,脚步不停,在山林小路,转头道:“岑鸳机,你的拳,真不行。”
  岑鸳机闭上一只眼睛,伸出手指,似乎想要说话。
  砰然一声。
  陈平安应声倒地。
  岑鸳机心中哀叹一声,装什么高手说什么大话啊。
  只见那位年轻山主,连忙捡起剑仙和养剑葫,脚步快了许多。
  瞧瞧,先前分明是装醉来着。
  岑鸳机转头看了眼朱老神仙的宅子,愤愤不平,摊上这么个没轻没重的山主,真是误上贼船了。
  在崖畔那边,陈平安趴在石桌上,滚烫的脸颊贴着微凉的桌面,就那么遥望远方。
  眨了眨眼睛,晃了晃脑袋,总觉得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在龙泉郡,还有人胆敢这么急哄哄御风远游?
  极远处,一抹白虹挂空,声势惊人,想必已经惊动很多山头修士了。
  陈平安闭上眼睛,不去管了。在落魄山还怕什么?就这么昏睡过去。
  这一晚,有一位眉心有痣的白衣少年,鬼迷心窍地就为了见先生一面,神通和法宝尽出,匆匆北归,更注定要匆匆南行。
  他将已经酣睡的青衫先生,轻轻背起,脚步轻轻,走向竹楼,喃喃低语喊了一声:“先生。”
  落魄山作为骊珠洞天最为高耸的几座山头之一,本就是赏月的绝佳地点。
  一身白衣的崔东山轻轻关上一楼竹门,当俊美皮囊的神仙少年站定,真是归来月色和云白。
  崔东山蹑手蹑脚来到二楼,老人崔诚已经走到廊道,月色如水洗栏杆。崔东山喊了声“爷爷”,老人笑着点头。
  老人负手而立,崔东山趴在栏杆上,两只大袖子挂在栏外。
  崔诚不愿与崔瀺多聊什么,倒是对这个魂魄对半分出来的“崔东山”,兴许是觉得更加符合自己早年记忆的缘故,所以更亲近些。
  崔诚问道:“怎么跑回来了?”
  崔东山轻声道:“在外面逛荡来晃荡去,总觉得没啥劲。到了观湖书院地界,想起要跟那些教书匠碰面,鸡同鸭讲,心烦,就偷跑回来了。”
  崔诚笑道:“既然做着无愧本心的大事,就要有恒心,不能总想着有趣无趣。”
  崔东山用下巴当抹布,来回擦拭着栏杆,道:“知道啦。”
  崔诚问道:“今夜就走?”
  崔东山点点头,道:“正事还是要做的,老王八蛋喜欢较真,这会儿我既然自己选择向他低头,就愿赌服输,自然不会耽搁他的千秋大业,一定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就当小时候与家塾夫子交课业了。”
  崔诚没有多说什么,老人不觉得自己有资格对他们指手画脚。当年他就是迂腐教训得多,死板道理灌输得多,又喜欢摆架子,小崽子才负气离家,远游他乡,一口气离开了东宝瓶洲,去了中土神洲,认了个穷酸老秀才当先生。这些都在老人的意料之外。当初每次崔瀺寄信回家,索要银钱,老人是既恼火,又心疼,堂堂崔氏嫡孙,陋巷求学,能学到多大多好的学问?这也就罢了,既然与家族服软,开口讨要,每个月就要这么点银子,还好意思开口?能买几本圣贤书?就算一年不吃不喝,凑得齐一套稍稍像样的文房清供吗?当然了,老人是很久以后,才知道那个老秀才的学问,高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
  崔诚说道:“方才崔瀺找过陈平安了,应该兜底了。”
  崔东山“嗯”了一声,并不觉得奇怪。崔瀺将他看得透彻,其实他看待崔瀺,一样相差无几,到底曾经是一个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