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本命瓷(16 / 1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时少年手上就有那本五岳真形图,国师种秋当年得到这件仙家之物后,担心被俞真意夺走,一直试图销毁而无果,后来不知道陆先生说了什么,国师就将这本书交由曹晴朗保管。曹晴朗也大致猜出一些端倪,陆先生其实如此针对俞真意,既是为己,也是为了这本玄之又玄的神仙书。
  两位先生,传授曹晴朗的学问,又有偏差。先生种秋所授学问,循序渐进,礼义醇厚。毕竟种秋是一位被誉为文国师武宗师的存在。先生陆抬所教,驳杂而精深。而这位陆先生,在这座天下横空出世,崛起速度更是前无古人。他的几个弟子,无一例外,都成了雄踞一方的枭雄豪杰。
  敲门声响起,曹晴朗走去开门。是一位双鬓霜白的老儒士——南苑国国师。
  种秋与算是半个弟子的曹晴朗分别落座。
  种秋笑道:“晴朗,你年少时便多有疑问,问星辰由来,问日月轮替,问风雨根脚。我这个学塾夫子,无法回答,以后你可以自己去追寻答案了。”
  曹晴朗轻轻点头。
  种秋沉默片刻,感慨道:“但是我希望将来,你可以为这座天下,说一说话,不至于沦为人人难逃棋子命运的棋盘。”
  曹晴朗说道:“会的。这与我将来本事高低,有些关系,却不重要。而是我相信他。”
  种秋笑道:“那我就放心了。”
  种秋对这个自己看着一年一年长大的青衫读书郎放心,对当年那个白衣负剑的年轻人,也放心。
  种秋突然有些犹豫。
  曹晴朗说道:“先生是犹豫留在南苑国,还是去往那座天下?”
  种秋点头道:“我不好奇外边的天地到底有多大,我只是有些憧憬外边的圣贤学问。”
  曹晴朗笑容灿烂:“先生放心吧,他说过,外边的书,价钱也不贵的。”
  种秋打趣道:“那会儿你才多大岁数,他当年说了什么话,你倒是什么都记得清楚。”
  曹晴朗喃喃道:“怎么会忘记呢。不会忘的。”
  两两无言。
  种秋抬头看了眼天色:“要下雨了。”
  曹晴朗微笑道:“道路犹在,撑伞便是。”
  渔翁先生吴硕文当初带着弟子赵鸾鸾和她哥哥赵树下一起离开胭脂郡,开始游历山河。毕竟朦胧山那边的事情太大,吴硕文不是信不过陈平安,实在是小心驶得万年船,所以一路远游,离开了彩衣国。
  先去了趟梳水国,拜访了那位梳水国剑圣宋雨烧。双方属于聊得来,又谈不上一见如故。没办法,不是朋友的朋友,就一定可以成为至交好友,这得看缘分。
  不过宋雨烧对两个晚辈还是很喜欢的,尤其是宋雨烧那个如今掌管家业的儿媳,更是对那个瞎子都看得出来是一个修道坯子的少女鸾鸾,发自肺腑地喜欢。这大概跟她自己尚未有子女也有关系,遇到赵鸾鸾这样身世悲惨却乖巧单纯的少女,出身大骊谍子的妇人,当然忍不住会去心疼。
  老少三人,开始北归。因为越往南,越不安生。吴硕文不敢拿两个孩子的性命开玩笑。
  这天三人在一处山巅露宿,赵鸾鸾在呼吸吐纳,赵树下在练习走桩。吴硕文看得心中欣慰不已。
  鸾鸾当然资质更好,可老人对待两个孩子,从无偏私。
  吴硕文其实身上还带着一本秘籍,是陈平安一个字一个字亲笔手抄出来的《剑术正经》,还有一把他自己暂时背在身上的渠黄仿剑,都没有与赵树下明说。按照和陈平安的约定,吴硕文只有等到什么时候赵树下练拳有成了,才会拿出两物,转交给少年。
  赵树下练拳之后,站在原地,眺望远方。
  在胭脂郡,那次与陈先生久别重逢,赵树下当时只练了十六万三千多拳。后来离别之际,陈先生又让他练到五十万拳。赵树下知道自己资质不好,所以一门心思埋头练拳,希望勤能补拙。
  不知何时,赵鸾鸾站在了他身边,柔声道:“哥哥,你是不是想成为陈先生的弟子?”
  赵树下挠挠头,有些难为情:“不敢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