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别有洞天(6 / 10)
一看到那个腰别笛子的俊逸年轻人,陈平安就难免想起在苍筠湖打过交道的何露,被黄钺城城主叶酣藏藏掖掖的高徒兼嫡子。何露与那宝峒仙境的晏清,曾是享誉十数国的金童玉女。
狄元封压低嗓音说道:“看模样,是北亭国最著名的那个小侯爷了。”
北亭国雄毅侯独子詹晴,是一个出了名的风流子多情种,朝野上下,口碑毁誉参半。勾搭了北亭国的大家闺秀,就被一国士林大骂,笔伐口诛;若是勾引了别处水霄国或是芙蕖国的权贵女子,北亭国整座江湖便都要大声叫好。至于这个小侯爷本身,似乎从未有过涉足习武或是修行的传闻。
这会儿无论孙道人和狄元封如何打量,也瞧不出对方底细,反正瞅着脚步轻浮,言语中气不足,多半是在那脂粉阵刮骨刀下乐在其中的王侯之家浪荡子。
陈平安也没能看出这个北亭国小侯爷的深浅,那就更需要小心对待。
那个小侯爷拉下脸,说道:“怎么,四位山上神仙,倚仗身份修为,给脸不要脸?非要我跪地磕头求你们,才肯赏脸?”
陈平安有些感慨,如果不是对方靠山够大,那么能够活到今天,一定是祖宗积德了。
不过由此可见,水霄国云上城与彩雀府,确实算是厚道的山上门派。不然这两个门派的谱牒仙师,如果数百年来一直行事跋扈,哪有山头附近这些权贵公孙作威作福的份?早就吃过亏挨过打,夹尾巴乖乖做人了。至少也不该在一拨狭路相逢的陌生修士面前如此强势,这都算在自己脑门上贴上“求死”二字了。
孙道人和狄元封心声交流过后,还是打算绕路避让。如果这还会被对方追杀,无非是放开手脚,搏命厮杀一场,真当山泽野修是吃斋念佛的善男信女?
就在此时,从那座荒废无数年的破败行亭中走出一个身姿婀娜的年轻女修,身后跟着一个几乎没有呼吸气息的佝偻老人。
女子瞥了道路上进退失据的四人一眼,向那个小侯爷笑道:“算了,一伙碰运气的野修而已,让他们过路便是。”
詹晴点点头,和女子一起走回行亭,高陵与那侯府扈从也都让出道路。
一行四人这才继续赶路,经过行亭之时,孙道人只觉得背脊发凉。谁都目不转睛,不会多看一眼亭中光景。
狄元封有些心情凝重,此行寻宝,这么个变数可不算小。
等到四人走远,行亭之中,詹晴便又是另外一副面孔,手持枯枝,拨弄篝火,淡然道:“这些野修都不麻烦,麻烦的,还是云上城沈震泽的两个嫡传弟子,此次哪怕不是沈震泽亲自护道,也该会出动那个龙门境供奉。尤其是彩雀府那个掌律祖师武峮的脾气,一向不太好。说来说去,其实还是日后要小心与这两个邻居交恶,不在洞府机缘本身。”
女子嫣然笑道:“日后?我帮你走一趟彩雀府和云上城不就行了。”
詹晴抬起头,无奈道:“白姐姐,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咱们山下,求的是长长久久的安稳日子,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然后詹晴微笑道:“不过等到白姐姐跻身地仙,又是两说,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原来这个小侯爷年少时便已认识了上一次返乡的水龙宗白璧,这个芙蕖国皇帝陛下都要以礼相待的女修。此后双方一直书信往来。
白璧此次对于洞府机缘,就像狄元封三人猜测的那样,哪怕是在芙蕖国境内,依旧兴致缺缺,只不过刚好是来见詹晴,才有了这趟访山寻幽,也算是无形中当了这个北亭国小侯爷的护道人。詹晴亦是修道之人,而且师传相当不俗,不过他师父是一个性情乖张的元婴野修,詹晴早年能够成为此人弟子,其实历经劫难,当年也是给折腾得半死不活后硬生生熬过来的,其间艰辛,詹晴甘苦自知,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白璧正是知晓此事,才会与一个世俗小国的侯爷之子长久联系。不然当年看一个粉雕玉琢小娃儿的那点喜欢,早就在修道生涯之中烟消云散了。
后来靠着詹晴和白璧合力牵线搭桥,那个元婴野修才在水龙宗那边当了个挂名供奉。
双方各取所需。白璧算是为祖师堂立了一功,还得了一件法宝赏赐。
不过此次再见到詹晴,白璧还是有些别样的欢喜。
不承想当年那个被抱在怀中的可爱稚童,已经如此俊俏了。在詹晴死皮赖脸纠缠后,白璧私底下便和詹晴有过一桩约定:若是有朝一日,他们双双跻身金丹地仙,她便与他正式结为神仙道侣。如今詹晴虽然还只是洞府境,但其实已算一等一的修道美玉了。
至于如今那些被詹晴金屋藏娇的凡俗女子,在白璧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十年一过,姿色衰减,三十年再过,白发苍苍。
何况詹晴此人,道心坚定,对待所谓的人间佳丽,其实更多还是少年心性的玩闹,如那收藏大家收集字画珍玩,没什么两样。
不过来年等到詹晴跻身龙门境,有望结为道侣,詹晴若是还敢不知轻重,处处留情,沾染红尘,就得小心道侣不成,反而变仇家了。所幸詹晴不是那种蠢人。
白璧忍住不告诉詹晴一个真相。那就是她当下其实已经跻身金丹境,已经属于真正的山上得道之人。所以哪怕不依靠水龙宗弟子这一身份,没有任何元婴修士坐镇的云上城和彩雀府,都有理由忌惮她几分。
白璧从袖中取出一只小瓷瓶,倒出一物,然后伸出手掌,那条青绿如玉雕而成的小鱼,便沿着手心爬到她手指之上,微微仰头,面朝詹晴。詹晴直觉敏锐,顿时悚然。
白璧以手指轻轻弹击小鱼头颅,后者这才温驯趴下。白璧笑道:“这是我们水龙宗那座深潭独有的牛吼鱼,百年一遇,声如雷鸣,被小家伙面对面吼叫一声,威力不亚于承受地仙一击。这是我刚刚得到的宗门赏赐,回头你我分别,再送给你。” ↑返回顶部↑
狄元封压低嗓音说道:“看模样,是北亭国最著名的那个小侯爷了。”
北亭国雄毅侯独子詹晴,是一个出了名的风流子多情种,朝野上下,口碑毁誉参半。勾搭了北亭国的大家闺秀,就被一国士林大骂,笔伐口诛;若是勾引了别处水霄国或是芙蕖国的权贵女子,北亭国整座江湖便都要大声叫好。至于这个小侯爷本身,似乎从未有过涉足习武或是修行的传闻。
这会儿无论孙道人和狄元封如何打量,也瞧不出对方底细,反正瞅着脚步轻浮,言语中气不足,多半是在那脂粉阵刮骨刀下乐在其中的王侯之家浪荡子。
陈平安也没能看出这个北亭国小侯爷的深浅,那就更需要小心对待。
那个小侯爷拉下脸,说道:“怎么,四位山上神仙,倚仗身份修为,给脸不要脸?非要我跪地磕头求你们,才肯赏脸?”
陈平安有些感慨,如果不是对方靠山够大,那么能够活到今天,一定是祖宗积德了。
不过由此可见,水霄国云上城与彩雀府,确实算是厚道的山上门派。不然这两个门派的谱牒仙师,如果数百年来一直行事跋扈,哪有山头附近这些权贵公孙作威作福的份?早就吃过亏挨过打,夹尾巴乖乖做人了。至少也不该在一拨狭路相逢的陌生修士面前如此强势,这都算在自己脑门上贴上“求死”二字了。
孙道人和狄元封心声交流过后,还是打算绕路避让。如果这还会被对方追杀,无非是放开手脚,搏命厮杀一场,真当山泽野修是吃斋念佛的善男信女?
就在此时,从那座荒废无数年的破败行亭中走出一个身姿婀娜的年轻女修,身后跟着一个几乎没有呼吸气息的佝偻老人。
女子瞥了道路上进退失据的四人一眼,向那个小侯爷笑道:“算了,一伙碰运气的野修而已,让他们过路便是。”
詹晴点点头,和女子一起走回行亭,高陵与那侯府扈从也都让出道路。
一行四人这才继续赶路,经过行亭之时,孙道人只觉得背脊发凉。谁都目不转睛,不会多看一眼亭中光景。
狄元封有些心情凝重,此行寻宝,这么个变数可不算小。
等到四人走远,行亭之中,詹晴便又是另外一副面孔,手持枯枝,拨弄篝火,淡然道:“这些野修都不麻烦,麻烦的,还是云上城沈震泽的两个嫡传弟子,此次哪怕不是沈震泽亲自护道,也该会出动那个龙门境供奉。尤其是彩雀府那个掌律祖师武峮的脾气,一向不太好。说来说去,其实还是日后要小心与这两个邻居交恶,不在洞府机缘本身。”
女子嫣然笑道:“日后?我帮你走一趟彩雀府和云上城不就行了。”
詹晴抬起头,无奈道:“白姐姐,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咱们山下,求的是长长久久的安稳日子,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然后詹晴微笑道:“不过等到白姐姐跻身地仙,又是两说,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原来这个小侯爷年少时便已认识了上一次返乡的水龙宗白璧,这个芙蕖国皇帝陛下都要以礼相待的女修。此后双方一直书信往来。
白璧此次对于洞府机缘,就像狄元封三人猜测的那样,哪怕是在芙蕖国境内,依旧兴致缺缺,只不过刚好是来见詹晴,才有了这趟访山寻幽,也算是无形中当了这个北亭国小侯爷的护道人。詹晴亦是修道之人,而且师传相当不俗,不过他师父是一个性情乖张的元婴野修,詹晴早年能够成为此人弟子,其实历经劫难,当年也是给折腾得半死不活后硬生生熬过来的,其间艰辛,詹晴甘苦自知,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白璧正是知晓此事,才会与一个世俗小国的侯爷之子长久联系。不然当年看一个粉雕玉琢小娃儿的那点喜欢,早就在修道生涯之中烟消云散了。
后来靠着詹晴和白璧合力牵线搭桥,那个元婴野修才在水龙宗那边当了个挂名供奉。
双方各取所需。白璧算是为祖师堂立了一功,还得了一件法宝赏赐。
不过此次再见到詹晴,白璧还是有些别样的欢喜。
不承想当年那个被抱在怀中的可爱稚童,已经如此俊俏了。在詹晴死皮赖脸纠缠后,白璧私底下便和詹晴有过一桩约定:若是有朝一日,他们双双跻身金丹地仙,她便与他正式结为神仙道侣。如今詹晴虽然还只是洞府境,但其实已算一等一的修道美玉了。
至于如今那些被詹晴金屋藏娇的凡俗女子,在白璧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十年一过,姿色衰减,三十年再过,白发苍苍。
何况詹晴此人,道心坚定,对待所谓的人间佳丽,其实更多还是少年心性的玩闹,如那收藏大家收集字画珍玩,没什么两样。
不过来年等到詹晴跻身龙门境,有望结为道侣,詹晴若是还敢不知轻重,处处留情,沾染红尘,就得小心道侣不成,反而变仇家了。所幸詹晴不是那种蠢人。
白璧忍住不告诉詹晴一个真相。那就是她当下其实已经跻身金丹境,已经属于真正的山上得道之人。所以哪怕不依靠水龙宗弟子这一身份,没有任何元婴修士坐镇的云上城和彩雀府,都有理由忌惮她几分。
白璧从袖中取出一只小瓷瓶,倒出一物,然后伸出手掌,那条青绿如玉雕而成的小鱼,便沿着手心爬到她手指之上,微微仰头,面朝詹晴。詹晴直觉敏锐,顿时悚然。
白璧以手指轻轻弹击小鱼头颅,后者这才温驯趴下。白璧笑道:“这是我们水龙宗那座深潭独有的牛吼鱼,百年一遇,声如雷鸣,被小家伙面对面吼叫一声,威力不亚于承受地仙一击。这是我刚刚得到的宗门赏赐,回头你我分别,再送给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