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3 / 4)
“同师姐说一件事,千万莫传出去。”屈渊说道。
“快讲。”明夷说道。
“有密报传来说秦王病重,即将不久于人世。秦国除却这个在赵国为质的长公子赵政以外,还有一子名为成蟜。”屈渊神秘兮兮的小声说道“师姐试想一下,如若在这时送长公子回秦国,那这二子必然会因王位而斗,引起秦国内乱。”
明夷面色淡然中透着三分凉意,询问道“此话是谁同你讲?”
单凭屈渊的脑子不可能想到这些。
“师傅同师叔龙阳君闲聊时我听到的,师叔还要推动公子政尽快回秦国。”屈渊说道。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听完后,明夷指甲平静的掐碎了陶土所制烛台。
自从秦国使者进入赵国以后,这一月的邯郸注定不太平。
针对秦国长公子赵政回国之事,朝臣们分左两派。
以刚刚回邯郸的大将军李牧一派认为不可放其回国,对外说出的理由是赵国尚有质子在秦国,而秦国却想将他们的质子带回国。若此先例一开,其他国家若派来使者也迎接自己国家的公子回国怎么办?那各国结盟、互相交换质子岂非成了笑话?
秦国使者表示这是秦王长公子,身份尊贵,岂能一直留在赵国,在这里长到十三岁已经很过了。
大将军李牧表示既然如此,那你们就把秦王的次子——长安君嬴成蟜送到赵国来,什么时候送过来,什么时候把你们的长公子接走。
秦国使者立刻表示这哪成啊,要不我们先送长公子回国,之后再请示我王,看把谁送过来。
大将军李牧表示除非答应这些条件,否则休想带走人。
……
正当两方人马吵的不可开交之时,第三派强势崛起。
当今赵国太子一个姓郭的侍从站了出来,表示这是与秦国和解的大好机会。
长平之战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执政的还是上上任秦王,如今不论是秦王还是白起,都早就死了。
所以,所以也是时候翻过这一页了!
虽说秦赵血仇,但是如今秦国势大,忍一时之气是有必要的,把秦王留在赵国的妻子和孩子送回去,必然能让秦王与赵国开始重新友交!
也免得如今天天担心受怕,深怕哪天一睁眼,发现秦国军队又陈兵境外,再来一场长平之战、邯郸之围。
驿馆内,明夷听完后气的手指头都哆嗦了一下,微微咬牙问道“是谁这么“聪明”,提出这种好建议!”
这究竟是哪个奇葩?
简直就是神助攻,把嬴政往秦王的位置上又推了一大步!
“据说那个侍从叫做郭开。”屈渊说道。
明夷抱着最后一丝微弱希望问道“不过是区区一个侍从而已,说出的话,应当不至于在朝堂上掀起风浪。”
“难说,这个郭开极受当今赵太子信重,他的话,赵太子必定会慎重考虑。”屈渊说道。
而赵王病重,如今朝堂上执政的几乎都是赵太子了。
屈渊走后,明夷想起了这个郭开是什么人。 ↑返回顶部↑
“快讲。”明夷说道。
“有密报传来说秦王病重,即将不久于人世。秦国除却这个在赵国为质的长公子赵政以外,还有一子名为成蟜。”屈渊神秘兮兮的小声说道“师姐试想一下,如若在这时送长公子回秦国,那这二子必然会因王位而斗,引起秦国内乱。”
明夷面色淡然中透着三分凉意,询问道“此话是谁同你讲?”
单凭屈渊的脑子不可能想到这些。
“师傅同师叔龙阳君闲聊时我听到的,师叔还要推动公子政尽快回秦国。”屈渊说道。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听完后,明夷指甲平静的掐碎了陶土所制烛台。
自从秦国使者进入赵国以后,这一月的邯郸注定不太平。
针对秦国长公子赵政回国之事,朝臣们分左两派。
以刚刚回邯郸的大将军李牧一派认为不可放其回国,对外说出的理由是赵国尚有质子在秦国,而秦国却想将他们的质子带回国。若此先例一开,其他国家若派来使者也迎接自己国家的公子回国怎么办?那各国结盟、互相交换质子岂非成了笑话?
秦国使者表示这是秦王长公子,身份尊贵,岂能一直留在赵国,在这里长到十三岁已经很过了。
大将军李牧表示既然如此,那你们就把秦王的次子——长安君嬴成蟜送到赵国来,什么时候送过来,什么时候把你们的长公子接走。
秦国使者立刻表示这哪成啊,要不我们先送长公子回国,之后再请示我王,看把谁送过来。
大将军李牧表示除非答应这些条件,否则休想带走人。
……
正当两方人马吵的不可开交之时,第三派强势崛起。
当今赵国太子一个姓郭的侍从站了出来,表示这是与秦国和解的大好机会。
长平之战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执政的还是上上任秦王,如今不论是秦王还是白起,都早就死了。
所以,所以也是时候翻过这一页了!
虽说秦赵血仇,但是如今秦国势大,忍一时之气是有必要的,把秦王留在赵国的妻子和孩子送回去,必然能让秦王与赵国开始重新友交!
也免得如今天天担心受怕,深怕哪天一睁眼,发现秦国军队又陈兵境外,再来一场长平之战、邯郸之围。
驿馆内,明夷听完后气的手指头都哆嗦了一下,微微咬牙问道“是谁这么“聪明”,提出这种好建议!”
这究竟是哪个奇葩?
简直就是神助攻,把嬴政往秦王的位置上又推了一大步!
“据说那个侍从叫做郭开。”屈渊说道。
明夷抱着最后一丝微弱希望问道“不过是区区一个侍从而已,说出的话,应当不至于在朝堂上掀起风浪。”
“难说,这个郭开极受当今赵太子信重,他的话,赵太子必定会慎重考虑。”屈渊说道。
而赵王病重,如今朝堂上执政的几乎都是赵太子了。
屈渊走后,明夷想起了这个郭开是什么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