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别看他比赵荞年长五六岁,多年来的生活却简单雅致,接触的多是些富贵体面的人物,说穿了算是个不沾尘俗、不谙世事的人。
  对赵荞来说,这类人是她最懒怠沟通的对象。
  因为他们看待这世间的角度与她不太一样,她时常不知该怎么用他们能理解的措辞,去解释她自己习以为常的某些事。
  而且马车颠簸了一夜,此刻她困得要命。又迟迟没等到结香回来,多少有点焦灼,哪有心情纠缠于“为何选择黄历不宜出行的日子启程”这种破问题。
  “总之你记住,这趟出来一切由我主事,管你明不明白、习不习惯,按我说的办就是。”
  做为颇受顶头上官与二位陛下器重的年轻太医,韩灵一向也很得各方礼遇,这些年就没遇到过这样又凶又横与他说话的。
  他“哦”了一声,抿唇没再吭声。
  *****
  韩灵不是个小鼻子小眼的人,虽因赵荞那略显强硬的态度而生了点闷气,但也就气了一会儿。
  待贺渊回来时,他已默默将自己哄好了,又笑呵呵说些有的没的。
  伙计领着阮结香来敲了门:“几位贵客,这姑娘是你们……”
  “是,劳烦小哥了。”赵荞点头谢过,示意阮结香赶紧进来说话。
  待伙计的脚步声听不见后,阮结香才弯腰附在赵荞耳畔。
  赵荞挥挥手:“坐下说,让他俩也听听,免得待会儿又追着我问东问西。”
  贺渊看了韩灵一眼,心下有点无辜的憋闷。
  肯定是这家伙方才问什么废话了。
  “寻到‘合适’的船了。他们这趟共出八条船,两条载人,剩下的载货。船家老大说,预计吃过午饭装齐人、货,最迟未时就能出发。中途会在沿岸小码头下几次客,也会陆续有新客上船,最远只到原州。价钱谈好了,但我说要等大当家二当家去看看才能定。”
  阮结香一口气将事情说完后,自己倒了杯茶饮尽。
  “行,那就去看看。”赵荞站起身来,回眸看向贺渊与韩灵。
  贺渊没二话,自觉跟上。
  韩灵有满腹疑问。
  例如,什么叫“合适的船”?又例如,为什么不寻直接到松原郡的船,却要从原州绕一截?
  但他最终忍住了。毕竟先前才因为黄历的事在赵荞那儿碰了一鼻子灰,不太敢再问了。
  *****
  去看过船后,赵荞顺势与船家老大套起近乎。
  “……船家老大,我瞧着您两艘载客的船在这码头怕是上不满客的吧?沿途挨个靠小码头下客再补,这可是劳神费力的活儿,您和您这班兄弟也算吃得苦中苦了。”
  “那可不?”皮肤黝黑的船家老大蹲在船头,使劲吸了两口水烟,撸了撸袖子咧嘴笑,“若不是这些货得赶日子到原州,我也想明天或后天再走咧。到时出门的客多,我揽两船全是到原州的人,中途不必靠小码头,那敢情好。”
  “没事没事,您比别家货船出得早,这六船货到原州一卸,立马又能再揽六船货往回走。跑得快些,别家货船落在后头可抢不去您这大宗买卖,那还不得赚个盆满钵满?这就是老话说的,鸟儿起得早就吃得饱。”
  赵荞张口就来,热情洋溢地帮着船家老大畅想赚个盆满钵满的场景,他自是受用。
  跑江湖讨生活的人,新年伊始初次出门,听到吉利话总是高兴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