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功名路(科举) 第16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寻芳想着她也着实可怜,可是这柳姨娘原跟他关系也不多好,他也不是什么大善人,当初给了她些许银子,已经算是怜惜她了。
  况且那孩子的爹还没有说什么,他又为什么上赶着对柳姨娘好?这又不是他的相好。
  这样想着,寻芳便对王亨说道:“这事儿你也别管了,她是做错了事儿被赶出去的。连我也要避嫌,上赶着对她好,反而对我不利。”
  王亨知晓了他的态度,便不再提柳姨娘的事儿,只送叶寻芳上车。
  下午寻芳回到家里,先是要去瞧王氏。结果刚到门口,就见小红出来,让他劝着些王氏。
  “又怎么了?”王氏如今在家里说一不二,还有谁敢气她?
  小红说道:“今天收了一封从沈家来的信,听说是给咱们小姐提亲来的,沈老爷想要让他们家少爷娶咱们小姐,结果太太跟小姐商量了,说了两句,两人又闹起来了。小姐才被气走,太太也说被气得心疼,方才给她倒了茶也不吃,正躺在榻上休息呢。”
  寻芳听到这里,也觉得纳闷。
  “不是说以后不管宝儿的婚事了么?她不愿意嫁也就罢了。”
  虽说欠着沈家几万两的人情,寻芳全部家当陪上去只怕还差些。只是也犯不着因此就将宝儿嫁给沈家去。
  若沈家真是携人情这么做,那两家的情谊也便断了。
  寻芳想着,两家是世交,患难与共的情分,沈家总不至于因此跟叶家生分,结仇就更谈不上。不知道王氏又为什么非要让宝儿嫁去沈家。
  进到屋里,就见王氏在闭目养神。
  老爷去后,她就搬到一个更宽敞的院子里住了,因是老爷的产业,她是主母,寻芳他们也就没拦着。
  这地毯是胡人地盘的商家那儿买的,帘子都是串珠的,桌椅都是上好的木头,王氏在叶家完全就是养尊处优。
  寻芳见她这般状态,心想或许是闲了,才叫她总自己给自己生出许多气来。
  “母亲。”寻芳到屋里,轻轻叫了王氏一声。
  “他们沈家虽是经商的,但到底跟寻常人家不同,那沈家侄儿又是在京都进学,将来肯定能有个官身。我一直以为她是眼光高谁都瞧不上,但是她究竟瞧得上谁呢?
  连沈侄儿她都不喜欢,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呢?她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像她这样大的做了孩子母亲的都有了,要不是你爹丧事拖几年,她现在真该嫁了人了。怎么她愣是不知道我的苦心,还是一味任性呢?”
  王氏还想,同样都是一个爹妈生的,怎么寻芳就从来没让她担心过?但是寻芳现在年纪也大了,等丁忧过去,也二十了,也该盘算着给他娶个媳妇儿了。
  在现代到年纪就要嫁人是老一辈的看法,催婚简直就成了比对抗资本还要大的阶级矛盾,长辈阶级跟晚辈阶级的矛盾。
  而在古代,王氏的想法才是普遍的。这时候要反对父母催婚,那严重点儿估计还能被打上不孝的罪名。
  所以寻芳无法从“你别催婚了,让宝儿单着吧”这样的角度去劝王氏。
  他只能说道:“早些母亲还希望让宝儿嫁个官身,沈家就算有钱给儿子买官,只是不是正途所出,到底叫人小看些。沈世兄在朝堂里地位低些,宝儿在一堆诰命夫人里也叫人看不起。就算有我这个哥哥在,我的官职也不高,难免也有照顾不到的时候,到时候母亲又要后悔了。”
  王氏是担心宝儿嫁不出去,但是更重要的是希望宝儿能嫁的好。寻芳这么一说,她也能察觉出几分道理。
  但是她还是觉得沈家的公子不错。
  “你沈世伯跟我们两家关系极好,咱们家欠他这样大的人情,首先就推脱不掉。就算是买来的官又如何?那也是他们家祖宗的本事。况且你怎么就知道他这辈子就没本事靠自己本事做官了?”
  在这种时候,寻芳总是佩服王氏能够逻辑清晰,并且逐条反驳自己的话。
  “又想要对方家室人品好,还想要他家是达官显贵,将来你辖制不住怎么办?你沈世伯跟我们家好歹是世交,将来有公婆站在宝儿那边儿,对她来说是好事儿。否则如何?嫁个无父无母的好?这样硬的命格,只怕宝儿还受不住呢!这沈家侄儿,我就很满意!”
  寻芳心里叹气,面上一片柔和,说道:“母亲先不要着急,这事儿一时总是说不好的。就算要同意,宝儿还有孝在身啊,怎么都要将这几年等过去再说,咱们仍旧可以从长计议不是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