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轩辕破沉声说道:“不错,以本尊的经验而言,这魔体道心既能够如此不受正道所伤,绝不是简单的因为有着一颗道心,其肉身必定也有着相应的变化才是。你的肉身已成魔体,无法改变,因为肉身在先,灵魂在后。但魔胎却不一样,你可用本体灵魂联合魔胎之魂,以二魂之力来驱走侵蚀魔胎的魔气,尔后再将这天地浩然正气引导入元婴之中,重归人道元婴!”
  如此对策显然大胆之极,毕竟正道即正道,魔道即魔道,人魔之气难以共存,但方陵的魔体道心却是一个例外。
  但是,这也只是一个推测,真正实施起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无论是将魔气驱逐还是将正气引入,都是相当棘手的。
  只是如今的情形,要想安然渡劫,这却也是现在唯一可行的方法。
  时间紧迫,如果不赶快吸收能量补充体能,便随时都有暴露的危险。
  方陵双腿一盘,悬浮在半空中,双目微闭,双掌上下贴合,心神骤然降入魔胎之上,道心灵魂和魔胎之魂顿时合二为一,构造出一个强大的正道魂魄。
  此时方陵已忽略掉了肉身的存在,好像自己就是盘坐在腹部的那个小人儿,意念一动,这魔胎元婴也睁开眼来。
  受魔气侵蚀的魔胎全身包裹着乌黑浓密的魔气,和体内经脉中散发出的气息缠绕在一起。
  魔胎轻轻嘘了口气,双手朝前慢慢推出,体表的魔气便如同蛛丝般纷纷断裂,而后,方陵催动精神力量,开始将大量的魔气朝元婴体内排挤出去。
  这一步倒是轻而易举,就像是挥拳出招一般,魔气自然就散发出去了,但真正麻烦的则在后面。
  修真者体内的先天之气并非都是同一个浓度,因为但凡吸入体内的先天之气是随着时间的凝练而不断沉淀、精练的,所以越先吸入的先天之气浓度就越高,这些高浓度的先天之气先是依附在骨髓经脉之上,继而深入进去,甚至有的能够和灵魂都产生联系,它们已经成为肉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称为“先天之源”。
  先天之源可以不断散发出低浓度的先天之气,并且和后天吸入的先天之气融合在一起,这些便是攻击时所使用的法力,一旦耗尽,先天之源又会继续产生先天之气,又和吸入的先天之气混合在一起,周而复始。
  要想让魔胎不存有一丝魔气,理论上是必须将这些先天之源给剔除出去。
  但实际上来说,却又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剔除先天之源,魔胎的修为就会急速下降,甚至可能崩溃,而肉身亦会同时受到影响,后果难以想象。
  但若将先天之源留在根骨之中,又会影响到正气的引入,于是便只有将这些先天之源给抽出来,借助灵魂之力封印在元婴之中。
  元婴不过半尺高的小人,宛如少年时的方陵一般,真个是个婴童模样,他双手推直之后,又慢慢回收,体内的气息便像空气般不断挤了出来,而那些印刻在骨骼静脉之内的先天之源也在这种强有力的推动下开始朝外移动。
  一丝丝的源流从骨骼经脉上渗透出来,与此同时,方陵也开始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就好似一根根钢针从骨骼经脉中倒刺出来,那种密集的痛苦就宛如成千上万的小虫用坚硬的角牙撕裂着肌体。
  这种痛苦细微至极,让你的全身没有一处是安宁的,而这种细小的痛苦汇聚成小溪,汇聚成小河,汇聚成江河湖泊,最后则化为淘天的浪潮,将整个人都淹没。
  而方陵则必须在如此的痛苦之下保持着磐石般的心神。
  元婴境大圆满期,虽然离化神境只有一步之遥,但元婴仍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旦灵魂失去控制,或者受到过大的刺激,极有可能产生各种不良的影响,少则降低修为,多甚至可能引发自爆,所以就连方陵也不得不万分小心。
  第十九章 纯阳之土,斩魂之桥
  时间慢慢的流逝着,方陵承受着这剔骨之痛,将一丝丝的先天之源从肉身中抽出,这些魔气都是从魔界石上吸收而成的,至阴至邪,如今凝聚在一起,便宛如妖化的魔物一般。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方陵的元婴终于分离出了最后一丝魔气,并且借助强大的灵魂力量将其封印在元婴的深处。
  这样一来,魔气先天之源依旧存在,便不会影响到元婴的修为,只是元婴暂时失去了法力,但先天之源被封印起来,又不会影响到元婴吸取浩然正气。
  当然,这样做实际上也是相当危险,一旦灵魂力量受到外界影响而让魔气泄露出来,到时候魔气会和正气在元婴体内发生激烈冲突,后果简直难以想象,但对方陵而言,这却是现在能够找到的强化力量的唯一方法。
  所以方陵立刻开始了第二步行动:吸收浩然正气。
  灵魂回归主体肉身,他张口猛一吸气,一大口的浩然正气顿时吞入嘴中。
  感受到方陵体内无处不存的魔气,正气顿时有了反应,化为无数股细流,朝着魔气攻去,一瞬就反被魔气所吞噬。
  方陵陆续吸了几口气,却发现无论一口能吞入多少正气,要想让它们安全的抵达腹部,进入元婴之内都是不可能的,虽然他能够完全压制住体内气息的反应,但是这些正气却不受控制,一入体便发动自杀式的攻击。
  如此一来,要想让元婴吸取浩然正气的方法便只有一个,那就是直接让元婴接触到正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