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4 / 4)
李隆基脸色怒极,伸手猛地向下一击,怒道:“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李隆基是年五十二岁,正值壮年。遥想自己于先天元年登基之时,自己不过二十四岁,看自己目下的身体与精力光景,再做二十年皇帝也非难事,难道太子李瑛果然有些焦急了吗?
太子若有此等心思,只要其不付诸于行动,按说也很正常,然他现在就与李瑶、李琚混在一起,那李琚还为文武全才之人,他们如此妄议父皇,其实已有结党之嫌了。
李隆基由郡王之身经多番拼杀成为皇帝,他当然明白觊觎皇位者甚众。为了清除这些对皇位有威胁者,他往往不待其发展至萌芽状态即扼杀之。像王毛仲当初未必有谋反之心,然其权位日重且交结诸将,则有谋反的条件和可能,所以李隆基凭借严挺之的奏言将王毛仲一伙散之于无形。如今太子三人交结妄言,其实蕴藏有祸乱的可能,李隆基由此心生警觉。他默默思索片刻,然后问道:“那张姓仆人现在何方?”
“杨洄为了不引起鄂王警觉,即让他又返回鄂王府中。”
“嗯,杨洄还算谨细之人,如此做甚好。惠儿,此事不用声张,我明日先与九龄他们商议一下,再定下步行止。”
武惠儿脸上不自觉地绽出笑容,答道:“妾谨遵陛下之言。陛下,妾身今生侍奉陛下,则心足矣,唯思身后瑁儿和琦儿一生平安,则为大幸。”武惠儿共生过四个儿子,前两个生下来不久即夭折,寿王李瑁为李隆基的第十八个儿子,另李琦被封为盛宣王,为李隆基的第二十一子。
李隆基叹道:“你仅想瑁儿和琦儿,我却想让诸子皆一生平安啊。”
第二日朝会散后,李隆基留下三名宰相,意欲和他们商议太子结党之事。 ↑返回顶部↑
李隆基是年五十二岁,正值壮年。遥想自己于先天元年登基之时,自己不过二十四岁,看自己目下的身体与精力光景,再做二十年皇帝也非难事,难道太子李瑛果然有些焦急了吗?
太子若有此等心思,只要其不付诸于行动,按说也很正常,然他现在就与李瑶、李琚混在一起,那李琚还为文武全才之人,他们如此妄议父皇,其实已有结党之嫌了。
李隆基由郡王之身经多番拼杀成为皇帝,他当然明白觊觎皇位者甚众。为了清除这些对皇位有威胁者,他往往不待其发展至萌芽状态即扼杀之。像王毛仲当初未必有谋反之心,然其权位日重且交结诸将,则有谋反的条件和可能,所以李隆基凭借严挺之的奏言将王毛仲一伙散之于无形。如今太子三人交结妄言,其实蕴藏有祸乱的可能,李隆基由此心生警觉。他默默思索片刻,然后问道:“那张姓仆人现在何方?”
“杨洄为了不引起鄂王警觉,即让他又返回鄂王府中。”
“嗯,杨洄还算谨细之人,如此做甚好。惠儿,此事不用声张,我明日先与九龄他们商议一下,再定下步行止。”
武惠儿脸上不自觉地绽出笑容,答道:“妾谨遵陛下之言。陛下,妾身今生侍奉陛下,则心足矣,唯思身后瑁儿和琦儿一生平安,则为大幸。”武惠儿共生过四个儿子,前两个生下来不久即夭折,寿王李瑁为李隆基的第十八个儿子,另李琦被封为盛宣王,为李隆基的第二十一子。
李隆基叹道:“你仅想瑁儿和琦儿,我却想让诸子皆一生平安啊。”
第二日朝会散后,李隆基留下三名宰相,意欲和他们商议太子结党之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