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节(2 / 4)
内阁首相大隈重信环顾了一下四周,目光落在了山县有朋身上,他恭敬的请示道:“山县君,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把目光转移到了山县有朋身上。
山县有朋仿若一尊佛像,表情与身体都是岿然不动的样子,在缓缓的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之后,他才平静的开口说道:“我想听一听参谋本部对日中决战的评估。”
大山岩转向与自己仅隔一座的上原勇作,问道:“参谋本部最近的预计是什么样?”
上原勇作叹了一口气,沉着声音说道:“如果现在立刻向中国宣战的话,我们估测以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以及他们的战前准备,最坏的可能会将战线一度推移到汉城以南。也就是说,我们将承受一半朝鲜的失地,来换取拖延得来的时间。之后我们还要承担军队士气、物资损耗以及朝鲜本土各方面矛盾的压力,即便能够在后期爆发式的扳回局面,但整个战争会拖延到四个月之后。”
东乡平八郎问道:“四个月之后?是我们打败中国吗?”
上原勇作摇了摇头,叹息不止的说道:“我的意思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可以在四个月之后重新将战线推回到中朝边境,然后再进行最后的决战。”
听到这里,整个会场都陷入了一片惊诧的议论之中,四个月的时间只能把战局扳回到起始点的状态,而且还需要是在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这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在日本当局的各派系政客看来,对比长达十六个月之久的日俄战争来说,日本不可能在中国身上消耗四个月的时间,并且在这个之后还有未知多少时日的正式大战。
“这不行,这绝对不行。为什么陆军的效率会如此让人失望?”
“这不是陆军效率不效率的问题,这是战前准备充分不充分的问题!”
“请不要把什么责任都推卸在陆军上面,有本事你把军舰开上岸来协助我们作战!”
一些情绪激动的官僚忍不住互相指责起来。
这时,山县有朋态度笃定的发出了声音,他向上原勇作问道:“如果我们做好战前准备,那么这场决战的发展会是什么样?”
众人很快安静了下来,等待着上原勇作的回答。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20章,山县有朋的决定
上原勇作挺起了身子,脸上露出了坚毅的表情,郑重其事的说道:“如果我们按照原计划完成所有的战前准备,也就是说,我们将在对中国作战上投放八个师团的兵力,以及整个第一舰队的海上协作,那么我们很可能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取得第一阶段的优势,稳固在东三省与朝鲜边境的战场优势。接着,我们可以分兵两路,从旅顺和朝鲜直接把战线推至奉天,而只要顺利的攻克奉天,基本上这场战争就可以结束了。”
藏相若槻礼次郎奇怪的问道:“不是预计只有七个师团的兵力吗?为什么现在又会是八个师团的兵力?”
上原勇作有些不耐烦的说道:“除了台湾的第七师团、第十师团,在旅顺的第五师团,以及朝鲜原有的十六师团、十七师团,新编的十九师团、二十师团之外,还要算上重编的第十八师团。总兵力差不多在十七万左右,必要的话还会扩充到二十万。”
东乡平八郎郑重其事的说道:“虽然我还是坚持之前的意见,一次退让步步退让,最终会让我们日本国的威信大损。可是现在看来,准备充分与未准备充分的差距确实太大了,如果一切都能按照计划来进行,二十万兵力对中国十三万兵力,我大日本帝国的武士若还不能取胜,当真对不起亚洲列强的称谓了。”
上原勇作接过话来说道:“是的,总结了青岛战争失败的原因,我们已经在所有师团增设了防空部队,装备从美国引进的三十七毫米防空机关炮。我相信也很有信心这次决战能占据极大的优势!”
若槻礼次郎冷笑着说道:“三十七毫米防空机关炮?如果我没猜错,这是中国人卖给美国人,再由美国人卖给我们的武器。包括我们陆航兵团的战斗机、飞艇,这些可都是中国人多余的商品,为了购置这些设备,我们大藏省不得不接受了花旗银行的国家借贷。”
大山岩大声的强调道:“这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中国人的武器还是从德国购买的。他们为了缓解财政赤字,只能对外出售这些军火,对我们而言大日本帝国既然在这方面吃了大亏,自然要有所防备,这是合情合理也绝对合适的交易。”
在针对文治派的言论上,军阀们再次站在了一条线上。山本权兵卫接过大山岩的话,补充的说道:“英国驻日大使前几天还跟我谈过,英法联军目前在阿杜瓦战役上遇到了非常严重的困难,正是因为德国采用了新式的空军战术,对英国联通法国的后勤制造了极其沉重的打击。整个阿杜瓦战场正在缩水,现在连法国人都在通过美国采购防空设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阿杜瓦战役上,英法联军发动了两轮针对德国的大反击,然而因为沿用旧式战术思想,导致反攻遭到德国军队的成功阻挡,反而英法联军为此损伤惨重。在历史上,尽管德国军队在这两次战役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可最终未能完全截断英国的后勤交通线,因此为英法联军提供了准备下一场拉锯战的空间。
可是如今德国军队采用了新式飞机和新式飞艇,冒险尝试了新的空战思路,获得了非常良好的战果,迅速的在阿杜瓦战场上站稳了脚跟,并正在筹备一轮针对英法联军残部的大决战。正因为如此,英国、法国对远东的立场感到十分焦虑,一旦在这个时候中日开战,日本之前计划派遣远洋舰队支援欧洲作战的就会落空,甚至还会导致英法远东利益饱受影响。
就在这时,山县有朋提了提自己的手杖,在地面上不重不轻的磕了记下,打断了全场熙熙攘攘的议论声,口吻严肃的说道:“诸位,我希望你们不要把话题转移到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摆在我们面前严峻的问题到现在可还没有任何结果。”
寺内正毅轻轻的咳嗽了一声,由于行刺吴绍霆的行动失败,他一开始一直没好意思开口,不过现在不得不插嘴说了几句话:“关于滨口君发来的急电,我认为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正如上原君所说的那样,如果准备不充分,我们不仅要承担更多的风险,甚至还有可能错失日中决战的最好机会。这是决定我们大日本帝国于亚洲绝对地位的时刻,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如此草率。”
大山岩点着头说道:“没错。之前的日中甲午战争,再到后来的日俄战争,这两场关乎我们大日本帝国国运的战争,我们都是因为做足了充分准备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相反,青岛战争正是因为大日本帝国许多青年军人太过狂妄自大,不仅军事上缺乏周全准备,军心上更是浮躁松弛,这才招致了三天惨败的下场。”
东乡平八郎冷冷的说道:“也就是说,必须在台湾的事情上让步?不仅取消台湾的领土统治权,甚至还要交纳所谓的租金?”
上原勇作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看来,就是这样了。” ↑返回顶部↑
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把目光转移到了山县有朋身上。
山县有朋仿若一尊佛像,表情与身体都是岿然不动的样子,在缓缓的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之后,他才平静的开口说道:“我想听一听参谋本部对日中决战的评估。”
大山岩转向与自己仅隔一座的上原勇作,问道:“参谋本部最近的预计是什么样?”
上原勇作叹了一口气,沉着声音说道:“如果现在立刻向中国宣战的话,我们估测以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以及他们的战前准备,最坏的可能会将战线一度推移到汉城以南。也就是说,我们将承受一半朝鲜的失地,来换取拖延得来的时间。之后我们还要承担军队士气、物资损耗以及朝鲜本土各方面矛盾的压力,即便能够在后期爆发式的扳回局面,但整个战争会拖延到四个月之后。”
东乡平八郎问道:“四个月之后?是我们打败中国吗?”
上原勇作摇了摇头,叹息不止的说道:“我的意思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可以在四个月之后重新将战线推回到中朝边境,然后再进行最后的决战。”
听到这里,整个会场都陷入了一片惊诧的议论之中,四个月的时间只能把战局扳回到起始点的状态,而且还需要是在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这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在日本当局的各派系政客看来,对比长达十六个月之久的日俄战争来说,日本不可能在中国身上消耗四个月的时间,并且在这个之后还有未知多少时日的正式大战。
“这不行,这绝对不行。为什么陆军的效率会如此让人失望?”
“这不是陆军效率不效率的问题,这是战前准备充分不充分的问题!”
“请不要把什么责任都推卸在陆军上面,有本事你把军舰开上岸来协助我们作战!”
一些情绪激动的官僚忍不住互相指责起来。
这时,山县有朋态度笃定的发出了声音,他向上原勇作问道:“如果我们做好战前准备,那么这场决战的发展会是什么样?”
众人很快安静了下来,等待着上原勇作的回答。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20章,山县有朋的决定
上原勇作挺起了身子,脸上露出了坚毅的表情,郑重其事的说道:“如果我们按照原计划完成所有的战前准备,也就是说,我们将在对中国作战上投放八个师团的兵力,以及整个第一舰队的海上协作,那么我们很可能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取得第一阶段的优势,稳固在东三省与朝鲜边境的战场优势。接着,我们可以分兵两路,从旅顺和朝鲜直接把战线推至奉天,而只要顺利的攻克奉天,基本上这场战争就可以结束了。”
藏相若槻礼次郎奇怪的问道:“不是预计只有七个师团的兵力吗?为什么现在又会是八个师团的兵力?”
上原勇作有些不耐烦的说道:“除了台湾的第七师团、第十师团,在旅顺的第五师团,以及朝鲜原有的十六师团、十七师团,新编的十九师团、二十师团之外,还要算上重编的第十八师团。总兵力差不多在十七万左右,必要的话还会扩充到二十万。”
东乡平八郎郑重其事的说道:“虽然我还是坚持之前的意见,一次退让步步退让,最终会让我们日本国的威信大损。可是现在看来,准备充分与未准备充分的差距确实太大了,如果一切都能按照计划来进行,二十万兵力对中国十三万兵力,我大日本帝国的武士若还不能取胜,当真对不起亚洲列强的称谓了。”
上原勇作接过话来说道:“是的,总结了青岛战争失败的原因,我们已经在所有师团增设了防空部队,装备从美国引进的三十七毫米防空机关炮。我相信也很有信心这次决战能占据极大的优势!”
若槻礼次郎冷笑着说道:“三十七毫米防空机关炮?如果我没猜错,这是中国人卖给美国人,再由美国人卖给我们的武器。包括我们陆航兵团的战斗机、飞艇,这些可都是中国人多余的商品,为了购置这些设备,我们大藏省不得不接受了花旗银行的国家借贷。”
大山岩大声的强调道:“这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中国人的武器还是从德国购买的。他们为了缓解财政赤字,只能对外出售这些军火,对我们而言大日本帝国既然在这方面吃了大亏,自然要有所防备,这是合情合理也绝对合适的交易。”
在针对文治派的言论上,军阀们再次站在了一条线上。山本权兵卫接过大山岩的话,补充的说道:“英国驻日大使前几天还跟我谈过,英法联军目前在阿杜瓦战役上遇到了非常严重的困难,正是因为德国采用了新式的空军战术,对英国联通法国的后勤制造了极其沉重的打击。整个阿杜瓦战场正在缩水,现在连法国人都在通过美国采购防空设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阿杜瓦战役上,英法联军发动了两轮针对德国的大反击,然而因为沿用旧式战术思想,导致反攻遭到德国军队的成功阻挡,反而英法联军为此损伤惨重。在历史上,尽管德国军队在这两次战役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可最终未能完全截断英国的后勤交通线,因此为英法联军提供了准备下一场拉锯战的空间。
可是如今德国军队采用了新式飞机和新式飞艇,冒险尝试了新的空战思路,获得了非常良好的战果,迅速的在阿杜瓦战场上站稳了脚跟,并正在筹备一轮针对英法联军残部的大决战。正因为如此,英国、法国对远东的立场感到十分焦虑,一旦在这个时候中日开战,日本之前计划派遣远洋舰队支援欧洲作战的就会落空,甚至还会导致英法远东利益饱受影响。
就在这时,山县有朋提了提自己的手杖,在地面上不重不轻的磕了记下,打断了全场熙熙攘攘的议论声,口吻严肃的说道:“诸位,我希望你们不要把话题转移到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摆在我们面前严峻的问题到现在可还没有任何结果。”
寺内正毅轻轻的咳嗽了一声,由于行刺吴绍霆的行动失败,他一开始一直没好意思开口,不过现在不得不插嘴说了几句话:“关于滨口君发来的急电,我认为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正如上原君所说的那样,如果准备不充分,我们不仅要承担更多的风险,甚至还有可能错失日中决战的最好机会。这是决定我们大日本帝国于亚洲绝对地位的时刻,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如此草率。”
大山岩点着头说道:“没错。之前的日中甲午战争,再到后来的日俄战争,这两场关乎我们大日本帝国国运的战争,我们都是因为做足了充分准备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相反,青岛战争正是因为大日本帝国许多青年军人太过狂妄自大,不仅军事上缺乏周全准备,军心上更是浮躁松弛,这才招致了三天惨败的下场。”
东乡平八郎冷冷的说道:“也就是说,必须在台湾的事情上让步?不仅取消台湾的领土统治权,甚至还要交纳所谓的租金?”
上原勇作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看来,就是这样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