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君王之薨(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上驾崩!”
  这个消息传到整个京城,传到整个天下,外面响起阵阵哭声,大多是士大夫阶层的既得利益者和一些愚民,当然也有为皇帝的死兴奋的,但是大多数百姓对于皇帝的死并没有任何感触。
  今日起,全国哀悼一个月。
  全国禁止一切娱乐活动,行斋戒,朝廷各部院大臣和官员要到本衙门宿舍中集体住宿斋戒,不许回府。斋戒期满以后,文武官员不准作乐,禁止丧服嫁娶活动。
  百姓要在二十七天中摘冠缨、服素缟,一个月内不准嫁娶,一百天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二十七天不准搞祈祷和报祭。
  京城自大丧之日始,各寺、观鸣钟三万次。
  京城被一片乌云笼罩,每家每户都在为崇祯帝哭丧吊唁。
  总之,京城要变天了。
  ……
  众臣看着皇帝的遗体,内心悲痛,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驾崩可是天塌下来的大事。
  好在皇帝三天前就处于病榻之中,病床上早就安排好了后事,其中有让方当摄政王的遗旨。
  众人只需要按照遗诏行事就可以了,当初皇帝的遗诏可是当着众位重臣的面做的,自然毫无怀疑了。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求治在亲民之吏端重循良,教忠励资,敬之忱聿,隆褒奨,方国公功大于国,特封为摄政大臣,助太子共管国事,……钦此。”
  此后还有几个圣旨,尊周芸为西太后垂帘听政,周皇后为东太后,太后张焉为太皇太后,其它几个妃子都封为太妃,几个儿女都被封为王爷,公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拜倒。
  虽说众人很意外,但是这可是皇帝遗诏,当初众臣亲眼见到皇上公布的,自然不会怀疑。
  周延儒等人看着方浩接受了遗诏,心中不是滋味,方浩本来就掌握了军权,朝廷中也是权利通天,这一次获得了遗诏,再也没有人可以反抗了。
  大明王朝再次迎来了权臣时代。
  历史上,每当摄政大臣出现,必是皇帝年幼,于是太后和摄政大臣共同理政,帮助小皇帝治理天下。
  历史上多尔衮名为摄政大臣,却睡了太后,当了皇父,实际上就是不挂名的皇帝了。
  多尔衮的最终封号是“皇父摄政王”,他的实力强大到什么程度呢,他若想反,必成功,可是他偏偏不反,也许是因为三十多岁就死了,没来得及反。
  方浩这样的安排,足可以看出他的野心,明朝皇权已经是手到擒来了。
  为什么陛下会将权利放在方浩这么一个权臣手上?周皇后,也就是现在的周太后,崇祯皇帝的皇后有些失落。
  “阿烺,我们母子以后就相依为命了。”周太后暗暗垂泪,心中抱怨崇祯皇帝的绝情,她想不通,为什么先帝要将皇家的身家性命寄托在一个外臣手中。
  想到这里,她打算去请教一下太皇太后张焉,太皇太后张焉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
  明朝后宫想当皇后要通过八级考试,在明朝,谁想贵为皇后,就得像今天英语专业考级那样,四六八级逐级过关,一直考过“八级”,才有资格母仪天下。
  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汲取历朝后宫乱政的教训,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
  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明代选后妃的制度却是十分规范,其过程大致分为“八级”,逐级加以筛选淘汰。
  第一级是“海选”。在皇帝届大婚年龄时,派遣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十三至十六岁之间的良家美少女,从中海选出五千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