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节(3 / 4)
该给的体面要给,可真涉及到总体战略之际,林成斌可就不会跟着其瞎胡闹了,压根儿就没去接话茬,而是面色肃然地扫了眼分坐两旁的李贺与萧三郎,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道。
“大将军明鉴,敌众我寡乃不争之事实,然我兵虽寡却精,敌军众却杂,而今敌麋集而来,各部实难急速到位,当披坚持锐,急袭破敌首脑,一战拿下木鹿城,而后趁敌势大乱,一路横扫,当可大获全胜无虞!”
林成斌既已点了名,不说自是不成了的,虽同为副帅,可李贺的衔职要比萧三郎高出两级,自是得率先开口,当然了,李贺本就对此番战事做过了精心的推演,心中早有了定策,自不会有甚怯场可言,话虽不多,可策略却已是说得分明无比了,那便是趁敌主力尚未完全集结之际,大破敌军首脑所在的主力部队,而后趁势来上个秋风扫落叶,携大胜之势席卷全波斯。
“嗯,李将军所言不无道理,萧将军可有旁的思路否?”
平心而论,李贺的战策倒也可行,大唐对外征战上,时常使用这一招,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李靖、薛仁贵等名将都曾使用过这等战法,然则林成斌却显然另有计较,只不过他并未急着发表自个儿的意见,而是将问题抛给了萧三郎。
“回大将军的话,末将以为李将军此策若行了去,大胜一场当自无虞,只是却有一碍难之处,我军兵少,实难分兵掠地,倘若残敌稳下心神,一心固守待援,则我军恐陷持久战矣,若敌国中主力来援,形势或有逆转之可能,虽不致有大败之虞,却恐师老无功而回,此不可不防也。”
萧三郎官衔较低,加之又曾在林成斌手下任职多年,自不好似李贺那般随意,言语间颇为恭谦,可该说的话却是说得个通透,显然他也不看好李贺的各个击破之战法。
“诚然如是,那依萧将军所见,这仗该如何进行方妥?”
萧三郎所言正是林成斌担心所在,自打受命挂帅时起,林成斌便已详细推演过了各种战法的优劣处,李贺之战策自然也在其中,但最终还是被林成斌放弃了,道理便是萧三郎所言的那般,这会儿见萧三郎思路与自己大体相近,林成斌登时便来了兴致,紧赶着便往下追问道。
“围点打援!末将以为当先一战击败敌酋所部,但并不全歼,围之于木鹿城中,而后骑军逡巡出击,将各路仓促赶来之敌军一一歼灭于路上,最后再一举攻克木鹿城,如此一来,或可大胜而归矣!”
萧三郎对林成斌恭谨归恭谨,可在战略战术上却是有着自己的主见,说将起来,同样是自信无比。
“萧将军此言差矣,围点打援之关键在围上,我军兵少,若欲围城则难分兵破敌其余诸路,倘若被人内外夹击了去,岂不是笑话一桩!”
说到自信,李贺可是从不让人的主儿,他先前的战略被萧三郎给说了一通,心中本就有火,此时一听萧三郎的战略陈述,自是大不以为然,也不等林成斌有所表示,立马毫不客气地反驳了一句道。
“李将军过虑了,但须仔细安排,无有不成事者,只消能一战先灭敌酋所部大半,我第一师足可胜任围城之任,至于灭敌诸路之事,莫非李将军不敢为么?”
萧三郎也是个有个性的人物,其与李贺本就不是一个系统的,彼此间也无甚亲密的私交,说起话来,自是不会给李贺留太多的情面。
“你……”
李贺可不是好惹的主儿,这一听萧三郎如此说法,眼立马便瞪圆了起来。
“二位将军,本将有个问题萦绕在心已是多时,却不得其解,还请二位将军帮本将参详一二,唔,这么说罢,倘若敌军十五万人齐聚,我军能胜否?”
眼瞅着李、萧二将要起争执,身为主帅,林成斌自是不愿见此,忙从旁打岔了一句道。
“这……”
“嗯?”
林成斌这个命题显然有些大,饶是李、萧二人都算是当世之将才,可一时间要想算计清楚,却也无法办到,加之不明林成斌此问的用心,自是不敢随便回答,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也没再多争执,而是各自皱眉思索了起来,林成斌见状,也不出言催促,只是默默地端坐着不动。
“若安排停当,当是能胜,只是我军兵少,要想全歼却是稍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大将军莫非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么?”
萧三郎到底曾在林成斌麾下多年,对其思维方式较为熟悉,只略一沉思,便已猜出了林成斌不曾说出口的打算,眼神瞬间便亮了起来,试探着出言问道。
“不错,我军兵少,且远离故土,万难有后续之援兵,若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后患无穷也,且敌国离波斯近在咫尺,一旦波斯被我占有,其恐将倾巢前来复仇,时间于我不利,须急战急胜,方可解得此厄!”
到了这等时分,林成斌也不打算再隐瞒自己的决心了,自信地一笑,将所思之战略简单地道了出来。
“苏尔汉河谷!”
李贺的反应也不慢,一搞清了林成斌的算路之后,脑筋便已是急速运转了起来,飞快地将木鹿城与巴克特拉城之间的地形地势过了一遍,瞬间便找到了林成斌不曾说出口的真正答案。
“嗯,正是此地,诸位且随本将来。”
林成斌早就知晓李贺之才能,对其能在如此短时间里看破自己的设计,自是半点都不以为奇,也没甚太多的表示,霍然起了身,招呼着三人一并凑到了巨幅沙盘前,抓起一把小旗子,只随手一丢,十数面小旗已插在了沙面上,不经意间,敌我态势已然明白无误地显示了出来。 ↑返回顶部↑
“大将军明鉴,敌众我寡乃不争之事实,然我兵虽寡却精,敌军众却杂,而今敌麋集而来,各部实难急速到位,当披坚持锐,急袭破敌首脑,一战拿下木鹿城,而后趁敌势大乱,一路横扫,当可大获全胜无虞!”
林成斌既已点了名,不说自是不成了的,虽同为副帅,可李贺的衔职要比萧三郎高出两级,自是得率先开口,当然了,李贺本就对此番战事做过了精心的推演,心中早有了定策,自不会有甚怯场可言,话虽不多,可策略却已是说得分明无比了,那便是趁敌主力尚未完全集结之际,大破敌军首脑所在的主力部队,而后趁势来上个秋风扫落叶,携大胜之势席卷全波斯。
“嗯,李将军所言不无道理,萧将军可有旁的思路否?”
平心而论,李贺的战策倒也可行,大唐对外征战上,时常使用这一招,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李靖、薛仁贵等名将都曾使用过这等战法,然则林成斌却显然另有计较,只不过他并未急着发表自个儿的意见,而是将问题抛给了萧三郎。
“回大将军的话,末将以为李将军此策若行了去,大胜一场当自无虞,只是却有一碍难之处,我军兵少,实难分兵掠地,倘若残敌稳下心神,一心固守待援,则我军恐陷持久战矣,若敌国中主力来援,形势或有逆转之可能,虽不致有大败之虞,却恐师老无功而回,此不可不防也。”
萧三郎官衔较低,加之又曾在林成斌手下任职多年,自不好似李贺那般随意,言语间颇为恭谦,可该说的话却是说得个通透,显然他也不看好李贺的各个击破之战法。
“诚然如是,那依萧将军所见,这仗该如何进行方妥?”
萧三郎所言正是林成斌担心所在,自打受命挂帅时起,林成斌便已详细推演过了各种战法的优劣处,李贺之战策自然也在其中,但最终还是被林成斌放弃了,道理便是萧三郎所言的那般,这会儿见萧三郎思路与自己大体相近,林成斌登时便来了兴致,紧赶着便往下追问道。
“围点打援!末将以为当先一战击败敌酋所部,但并不全歼,围之于木鹿城中,而后骑军逡巡出击,将各路仓促赶来之敌军一一歼灭于路上,最后再一举攻克木鹿城,如此一来,或可大胜而归矣!”
萧三郎对林成斌恭谨归恭谨,可在战略战术上却是有着自己的主见,说将起来,同样是自信无比。
“萧将军此言差矣,围点打援之关键在围上,我军兵少,若欲围城则难分兵破敌其余诸路,倘若被人内外夹击了去,岂不是笑话一桩!”
说到自信,李贺可是从不让人的主儿,他先前的战略被萧三郎给说了一通,心中本就有火,此时一听萧三郎的战略陈述,自是大不以为然,也不等林成斌有所表示,立马毫不客气地反驳了一句道。
“李将军过虑了,但须仔细安排,无有不成事者,只消能一战先灭敌酋所部大半,我第一师足可胜任围城之任,至于灭敌诸路之事,莫非李将军不敢为么?”
萧三郎也是个有个性的人物,其与李贺本就不是一个系统的,彼此间也无甚亲密的私交,说起话来,自是不会给李贺留太多的情面。
“你……”
李贺可不是好惹的主儿,这一听萧三郎如此说法,眼立马便瞪圆了起来。
“二位将军,本将有个问题萦绕在心已是多时,却不得其解,还请二位将军帮本将参详一二,唔,这么说罢,倘若敌军十五万人齐聚,我军能胜否?”
眼瞅着李、萧二将要起争执,身为主帅,林成斌自是不愿见此,忙从旁打岔了一句道。
“这……”
“嗯?”
林成斌这个命题显然有些大,饶是李、萧二人都算是当世之将才,可一时间要想算计清楚,却也无法办到,加之不明林成斌此问的用心,自是不敢随便回答,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也没再多争执,而是各自皱眉思索了起来,林成斌见状,也不出言催促,只是默默地端坐着不动。
“若安排停当,当是能胜,只是我军兵少,要想全歼却是稍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大将军莫非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么?”
萧三郎到底曾在林成斌麾下多年,对其思维方式较为熟悉,只略一沉思,便已猜出了林成斌不曾说出口的打算,眼神瞬间便亮了起来,试探着出言问道。
“不错,我军兵少,且远离故土,万难有后续之援兵,若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后患无穷也,且敌国离波斯近在咫尺,一旦波斯被我占有,其恐将倾巢前来复仇,时间于我不利,须急战急胜,方可解得此厄!”
到了这等时分,林成斌也不打算再隐瞒自己的决心了,自信地一笑,将所思之战略简单地道了出来。
“苏尔汉河谷!”
李贺的反应也不慢,一搞清了林成斌的算路之后,脑筋便已是急速运转了起来,飞快地将木鹿城与巴克特拉城之间的地形地势过了一遍,瞬间便找到了林成斌不曾说出口的真正答案。
“嗯,正是此地,诸位且随本将来。”
林成斌早就知晓李贺之才能,对其能在如此短时间里看破自己的设计,自是半点都不以为奇,也没甚太多的表示,霍然起了身,招呼着三人一并凑到了巨幅沙盘前,抓起一把小旗子,只随手一丢,十数面小旗已插在了沙面上,不经意间,敌我态势已然明白无误地显示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