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八岁。”
  “下回赶集若是还有这样的鸡蛋就送些到府里来,不会少给你们银钱。”佟老爷拿食指点了点桌子,立即有丫鬟拿来些许碎银子,那佟老爷看一眼她才低头捡了一个小小的银锞子出来,不过四五克,但是心窝处刻了个梅花烙子,想着拿去哄哄这乡下小丫头是正好。
  “这银子算是少爷赏你们的,拿去玩儿吧。”将银子放到甄知夏手里,那两根手指轻轻点了点她的手心。
  甄知夏几不可见的皱了皱眉。
  拿了银钱回到厨房,和张妈妈又是一番攀扯,才告辞说时间不早了。
  出了角门,甄知春就擦了擦额角冷汗:“这趟鸡子卖的,这大户人家的地界儿都快叫咱走遍了。”
  甄知夏气定神闲道:“地方是又大又漂亮,就是人多,规矩更甚,咱就去了一趟,都换了好几拨丫头在面前晃。还有那佟家小少爷,瞧人都是拿着眼角看的。不过姐,咱这趟没白来啊。”她捏着藏在胸口的银锞子,银子啊,打重生以来就没见过亮灿灿的银子,上面还雕琢梅花一朵,很有意思。
  这一趟去镇上收获大了,鸡子卖了一百零伍文,李氏的绣品卖了四十五文,甄知春的荷包卖了一十四文钱,还意外的了一个银锞子,甄知夏忍不住勾起嘴角,单单就这佟家老爷赏的银锞子,比那些鸡子绣品加起来都多。
  “姐,待会儿,你把钱藏我这儿,就给奶一百四十六文钱就行了。”
  “为什么?”
  “你听我的就是了。”
  3风口浪尖
  “甄老三家的丫头回来啦。”
  到了村口,一过那棵标志性的梧桐树,便有人陆陆续续的和甄知夏两姊妹打招呼,这时候饭点过了没多久,夏天天黑的晚,很多村民喜欢扎堆聊天当做一天的消遣,有些个因着家里农活耽搁,开火晚的还会捧着粗瓷大碗边吃边和邻居唠嗑,两姊妹平日见着乡里乡亲的最是嘴甜,这时候一个个的喊过来,清脆的声音扬了一路。
  “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啊。”
  “张奶奶,咱们这是去赶集啦。”
  “那买了不少好东西吧。”
  “不是去买东西的,是去把家里积攒的鸡蛋去卖了。”
  “两个小丫头跑那么远啊,你奶给你留饭了吧,赶紧回去吧。”
  “晓得了张婶子。”
  瞧着甄知夏姐妹小胳膊小腿的朝家走着,方才笑眯眯的村民便开始凑一堆儿开始闲扯。
  “厉害啊,家里这么多张嘴还有鸡蛋余下来能拿去镇上卖,可见人家会过日子,我家攒了俩月也没几个,就换到了两把盐。”
  “嘿嘿,也不看看是谁当家。”三个两个村民此时笑的颇有些心照不宣。
  “就是可怜甄家的几个丫头了。”这是看着甄家姐妹长大的张婆子。
  “别刚饱的了五更就可怜饿三更的了,这些都是命,谁教没睁眼赚个男儿身。”他家汉子咳嗽了声。
  “按说甄家也都是将宝压在甄五一个人身上了,要不然这家子怎么也不该过成这样。”
  “也就是再苦苦熬大半年,明年二月又要开考了吧,万一真的押对了,这甄家往后就不一样啦。”
  村里人生活无聊,大家得空便喜欢聚一处说些家长里短,而梧桐村的甄家人可说的上是村里最大的谈资之一,就常常处在这风口浪尖,各中原因么,是因为甄家的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
  这第一个男人是方才大家口里的甄五,早早改了名叫甄惜福,惜福这个名字还是求了村里的教书先生给改的,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童生,五年前由教书先生吴秀才推荐甄惜福去考过一次童试,录取了,接着考院试,可惜名落孙山,不然若是过了就也是个秀才老爷,这甄家可就光宗耀祖了。
  第二个男人是甄五的四哥,甄四,他的理由简单,生来右足便是跛的,到了地里还顶不上一个粗壮些的妇人,乡下地方下不了地儿的男人便算的上半个废物,村里某些个嘴里缺德的很是喜欢拿他取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