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氏刚提起她的小儿子,王氏脸色立时难堪起来。上下牙齿紧紧地咬合,生怕自己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
  张氏听不大懂王妃的话,这儿子懂事和高敏的女红有什么关系?
  至于王妃话中所言的小儿子,张氏倒是知道些。她好歹是侯府的大太太,京都名门中的丑闻、八卦事儿多少听得一些。早有传闻说秦王夫妇十分宠溺他们嫡出的小儿子,他们的‘宠’和一般的父母‘宠爱’不太一样,据说已经达到天理不容、人神共愤的地步。
  张氏本以为传言不可信,如今看了八九成是属实的。
  秦王王妃夏氏统共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是秦王世子朱怀山,年纪刚满十九岁,和镇南候府的嫡女夏敏定了亲,因去年王妃生母过世,将婚期延到了今年。小儿子叫朱怀璧,十四岁,京都人都称他怀璧公子。且说这位怀璧公子,在京都城那可是个传奇人物。五岁便逛遍了京都八大青楼;六岁纳十名美女为通房;七岁改好男色,养了十二名小倌;八岁调戏尼姑;九岁以后,一直和十八个尚同吃同住……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听到怀璧公子这四个字,活该认命的绕道走。
  更有世人戏言他:
  “翩翩公子好风流,
  日夜酒色琴鸣中;
  数尽古人后来者,
  怀璧公子当居首;
  世人弗敢随其后,
  莫有权贵傍腰身;”
  从此话里可见,秦王夫妇对朱怀璧的宠爱的确过分到极致。
  秦王身居高位,几乎没人敢管他的家事。若是皇亲长辈们管管他们也好,偏太后也极为溺爱朱怀璧。秦王是太后的小儿子,太后素来对他宠爱有加,那么对她小儿子的小儿子,太后更是喜欢不得了。据说纵然怀璧公子怎么使坏,甚至算计到当今太子的头上,老太后仍是一贯的挂着笑脸夸他好,还鼓励他‘多玩玩多闹闹’。
  秦王王妃夏氏一句话,引得在场人心思各异,不高兴的、愤恨的、嫉妒的、焦虑的、好奇的。
  初晨想要拒绝夏氏,她不愿自己的诗流传出去。然这首诗是在公开作下的,内容也没什么,况且早也有过闺门女子的诗句流传出去的佳话,初晨左右找不到理由拒绝王妃。初晨只好委婉的提醒夏氏:“只怕初晨的诗太小家子气,污了公子的眼。”
  夏氏以为初晨说此话是谦虚,赞同她才貌具备性子不骄不躁,将来准有出息的。夏氏喜欢初晨的性子,亲热的拉她的手道:“他的性情最乖张,仗着自己有些才华不把别人看在眼里。我就是要拿这首诗,打打他的脸。”
  提起小儿子,夏氏又有说不完的话,眉眼飞扬,脸上笑意不断。初晨细细的听着,弯下眼角,和王妃夏氏一遭儿笑起来。
  张氏也跟着赔笑,违心的奉承说满京都城都晓得怀璧公子的好名声。王氏狠狠地剜她一眼,张氏赶忙敛住笑容,低头假意品茶;心里却疑惑:王氏先前摆明了想讨好王妃,她好心帮衬反成了驴肝肺。这王氏的反应倒也奇怪,她和这个怀璧公子像有什么深仇大恨似得。
  王氏道几个姑娘坐着拘谨,向王妃提议让她们自己玩去。得到应允后,高敏拉着初雨和初虹,并着初晨一起逛园子。
  镇南候府的园子可比信远候侯府的大多了,二倍不止,奇花异草随处可见。令人不禁感慨:镇南候和信远候虽同为侯爵,在京都的地位却是天差地别。镇南候袭爵于镇南公,父辈功勋赫赫,且手握实权;况且高家早册封公爵之前,已是有名的书香王族,根基深厚,人脉极广。而信远候则是村夫出身,且爵位只封那么一代且没实权,她们在那些真正的名门望族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高敏颇有优越感,很有大家风范的带着她们三人随处逛悠,耐心地和她们一一解说镇南候府的繁华。初雨、初晨见高敏亲和,心中巴不得结交上她这样的大家闺秀;二人你一言我一句,巧言讨好高敏。没多大会子,三人成了挚友,无话不谈。说笑间,高敏侧头用余光扫向后头,见被她们冷落的初晨似乎在发呆,神情有些失魂落魄。
  高敏得意一笑,从腰间扯下一对蝴蝶玉佩,与了初雨、初虹二人,算作结交的礼物。玉佩材质精美,一瞧就是好东西,初雨、初虹自然感激,高敏很大声的说不必客气,眼睛却瞟向初晨。偏偏初晨脸上原有的呆滞不见了,面容平静、神态怡然的观赏风景。
  高敏又气又恨,看见前方的顽石林,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趁着初晨看风景,高敏带着初雨、初虹和丫鬟婆子们快步走进去。
  初晨意识到她被落下的时候有些晚了,虽快步跟了进去,但进了顽石林,里面假山层层叠叠,排布错乱,羊肠小路七拐八弯的,很容易藏人;初晨走了没几步,不仅不见高敏等人的身影,连她们的说笑声声音也听不见了。
  初晨试着喊了两声,不见她们回应,原地等了会子。突然有稳健的脚步声传来,初晨忙躲在顽石后头。脚步声越来越近,停了一会儿,脚步声又响起来,最终渐渐地远去。初晨这才敢探出头来,按照原路返回。出了顽石林,初晨瞧距离四五丈远的地方站着一名二十多岁的高大男子,背对着她。初晨早先听脚步声便觉得像是男子,故此并不太惊讶,只小心的藏在假山后。
  不一会儿,镇南候府的大奶奶初雪领着几个婆子来。初雪远远地顿住脚,由婆子上前跟那名男子说什么,男子摇摇头走了,随后初雪也带着人走了。
  初晨这才敢出来,一个人按照原路往回走,路过荷塘的时候,隐约听到荷塘边传来的争吵声。
  碍于先前发生的事儿,初晨忙躲到一颗较粗的柳树后头,探头望去。
  塘边水榭上站着两名少年,分别穿着青色和白色的锦袍,穿青色的那位衣着更华贵些,手拿的白玉骨扇更是价值连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