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返城前 第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就是所谓的讨好型人格,是一种不健全的人格,所以这两年她在有意识地纠正。
  这天,背着大大的帆布包,穿着一身天青色长裙的唐青月背着包坐上公交车,穿过黄浦江到达浦西一个镇上。
  唐家,包括唐家另外两个女儿的婆家都在这。
  九零年以来,浦西开始大规模旧区改造,棚户区、石库门都被拆除了,高楼大厦矗立四周。
  可惜唐清悠和同在附近居住的唐家早就从曾经的弄堂里搬出来,住进来单位分配的楼房里。
  当初让人眼红的楼房,现在却不被看好,没有电梯,没有车位,小区里脏、乱、拥挤。
  拆?肯定不会拆,毕竟才盖了没几年;扩建?没地方建,楼间距本来就小,难得一点空地早被人圈占着盖了储物间、厨房,别说停辆车就是放个垃圾桶的空地都难找出来。
  曾经最吃香的酒精厂也倒闭了,唐父以及许家许多人都下岗了。
  曾经风光显赫的赵厂长一大家子现在全靠做大学老师的儿媳妇养活。
  父母和两个姐姐现在过得很是窘迫,这些唐青月听得太多了。
  她也就看着,听着,不吱声。
  日子再难也只是稍显窘迫,不能像以前那样潇洒肆意罢了。
  唐青月知道父母对她的反应非常不满意,可惜她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为了寻求父母亲人关爱而委曲求全再□□让的小姑娘了。
  岁月带走了她对生活的激情也带走了她对父母亲人的那份濡慕。
  唐青月缓缓穿过几条巷子,来到晨星新村小区,这是申城酒精厂的家属楼。
  唐家大女儿唐清悠回城后嫁给当初在烟厂上班的许哲,原本他们同是申城的知青,去了最艰苦的边疆援建,在那边结了婚生了孩子,因为回城离婚,哪想回城后因为种种原因又复婚了。
  不过是把同属于两人的三个孩子接回来又送了出去。
  当时正逢唐家二女儿唐清婉在生下赵家长孙,又成功进入申城大学成为名牌大学大学生后,取得赵家两老同意同青梅竹马的赵靖远举办了婚礼,嫁入显赫的赵家。
  大女儿唐清悠的公婆和回城的丈夫许哲都在烟厂上班,因为当时烟厂的福利待遇没有酒精厂好,唐清婉就拜托她公公,酒精厂的厂长赵忠国将唐清悠婆家一大家子安排进了酒精厂。
  哪想到了九十年代,各种国营厂子纷纷倒闭,工人下岗,唯独烟厂效益倒是越来越好。
  而在酒精厂上班的唐父,大女儿、二女儿婆家加起来十几口人,一个不拉全下岗了。
  生活质量自然显著下降,不过再不济也不至于困顿,毕竟前面那么多年也存下了丰厚的家底,不说别的,就这厂里分下来的房子,三家各有一套,并没有被收回的,都在这个小区里。
  因为有赵家这层硬实的关系,虽然房子面积能动的手脚不大,选房可是紧着他们先挑的。
  三家都在一楼,唐清悠家选的是八十多平的三房,在小区的最南边,屋外前前后后的空地被他们占住盖了五间小房子,原本是作为仓库、杂物间的,这两年收拾出来了,一直对外出租的,据说这是许家当前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因为房屋出租,并且是零租,许家出入的人比较杂,大门也是常年不关的。
  唐青月本就沉闷的性子,以往每次来都是直接进门,放下东西说几句话就回去。
  这次原本也是如此,她的背包里装了一万块钱,是她给即将结婚的许明东准备的。
  许小西、许小北也有,同样是一万,等她们结婚的时候送出去。
  在猪肉只要四块钱一斤的九六年,对于二十出头的年青人来说这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不过现在看来,有些人是没法子满足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