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吴汉先是一愣,而后看了眼安月恒,随便编造了一个数据,好在不算十分离谱。
  没过多久,皇帝便下令将吴汉给拉出去仗毙,而安月恒在找人替代之后,终于算是松了口气。
  可惜好景不长,沐正德却是不合时宜的再次开口:“启奏陛下,微臣觉得这银锭子有问题。”
  “说来听听。”皇帝一直都在等着沐正德开口,否则还真不知该如何继续下去了。
  “微臣总觉得这银锭子似乎比正常的要沉上一些,用手颠了颠也觉得不对。”沐正德见着替罪鬼已死,这才开口,却是又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拿着银两的众多大臣反复开始称量手中的银锭子,还别说,当真发觉了不对之处,总觉得这银子的中间似乎出奇的重了一些。
  伍国公和安月恒的脸色终于难看起来,眼中带着一丝愤恨,这沐正德实在是花样百出,这一点,他们确实谁也没想到。
  皇帝一听,便也想明白了事情的关键,找来了工匠,费了不少功夫,总算是将这银子给分开了,可众人一瞧,却是傻了,因为这银锭子中间却是一块大铁疙瘩!
  ------题外话------
  加上昨晚的一万,我昨天一共码了一万五。吐血了…呜呜,求安慰,宝贝们加群~群号在留言板置顶了…
  正文第一百三十五章尘埃落定
  场面瞬间寂静了下来,似乎谁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么个结果,这银锭子中竟然是铁疙瘩,竟然有人利用这批赈灾官银做假,实在是胆大包天。舒殢殩獍
  没有人开口,心思都在快速的转动着,之前说这批官银对不上账目,现在可不就真相大白了,为什么?因为有人趁乱发放这批含铁疙瘩的官银,这市面上指不定流通了多少这种假银锭子,这账目能合得上就出鬼了?
  安月恒的心沉了下去,这沐正德果然是好思量,他可是一丁点也没有想到沐正德能够利用这批官银作假,而且这沐正德还不在处死吴汉之前开口,只等着人已经死了再说,所以这皇帝若是要问责,自然只能问责到他的头上来,他想要再找一个替罪羔羊,是决计不可能的。
  “安月恒,你倒是给朕说说,这是怎么回事!”皇帝的声音中夹杂着怒气和隐隐的雀跃,如果仔细听,大概会分辨出来雀跃是多过这愤怒之情的。
  安月恒的脸上依旧是无波无澜,不得不说他沉得住气,此刻的安月恒正在快速的在心中估量着这次事情若是失利之后的结果,他向来喜欢做最坏的打算,不过,只是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出乎意料,让他没有准备。
  “回禀陛下,微臣并不知晓此事,吴汉胆大妄为,竟然乱制官银,使得丞相大人饱受怀疑,帝都百姓混乱不安,微臣实在是心中有愧,恳请陛下责罚。”安月恒并不将此事揽到自己身上,却又说愿意受责罚。
  皇帝心中憋了口怒气,因为推出吴汉之后,却是没有罪证证明这事情安月恒真的参与了,不过既然这东西是在安月恒的府中搜出来的,他是怎样也逃脱不了罪责的,只是这安月恒狡猾,却是甘愿领罚,所以这若是传了出去,却是这安月恒愿意为了这死去的门生受过。
  沐正德双眼微微眯起,安月恒到这个时候还是不忘记算计一把,因为若是皇帝真的处置了他,传出去之后,众人只当是这安月恒有情有义,毕竟一个人手下的门生幕僚无数,哪里管得住每一个不出差错,可是这安月恒却因为门生的过错,甘愿对这些受苦的百姓负责,传了出去,倒是也没有人会骂他什么,最多不过是个用人不当,识人不清。
  这时,检验官银的官银再次开口道:“启奏陛下,经过微臣等商议,这批官银并非是宫中发放出的那批,而是纯粹假造,上面的年号等虽然极为相似,可是在力道上却有着细微的差别,每一锭均是如此。”
  众人再次忍不住议论纷纷,虽然说之前大概就已经猜到,但是却是没想到,竟然有人有这么大的本事,真的能仿制出官银来。
  当人,除了一些人十分惊奇外,还有不少人胆颤不安,不为别的,自然是他们曾经也干过类似的事,譬如把贪污下来的银子回炉重造,而后混在之前的批次里,他们便可以花的正大光明了。
  “安月恒,你府上戒备森严,难道吴汉在你府上藏下这么多的官银你毫无所查?”皇帝沉声开口道。
  “启奏陛下,微臣对于门客向来信赖,若是他们出入王府都要经过严查,实在是对他们的不信任,时间久了,会让人心寒。”安月恒不急不缓的回话,同皇帝声音中的急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皇帝一时语塞,沐正德却是上前一步,对着搜查摄政王府的官员开口道:“这官银是从外院还是内院搜查出来的?”
  “是从内院…”那人带着几分忐忑回答了沐正德话。
  沐正德没有理会他,而是转头看向安月恒道:“敢问王爷,你的门客都是住在外院,为何这官银是出现在内院中,要知道这内院可有着不少的女眷的,难道说王爷出于对门客的信赖,甚至是允许其随意出入王府内宅,连女眷都不用避讳?”
  不少人忍不住拍手称快,甚至存了看热闹的心思,看安月恒这次要如何回话?
  安月恒的脸色终于有些松动,这个沐正德虽然不是个活阎王,却绝对是个难缠的小鬼,最重要的是,这个小鬼的心思却是极深的,连自己都揣摩不清。
  “启奏陛下,微臣认为,若是有人存了心思要做某件事,总归是会有办法的,微臣对此并无所知,就好似宫中盛行五石散,可是宫中守备森严,成成阻挠,可这五石散依旧是流传到了宫中,可这并不能表示这五石散是受到陛下所应允的,微臣身上发生的事,同样是这个道理。”安月恒巧妙的辩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