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节(2 / 4)
“可如何仓禀实就讲究了,”冯诡提起茶壶给熊式辉倒上水,边倒边说:“从历史上看,老百姓其实并不管你什么主义,什么理想,轻徭役,薄赋税,与民修养生息,老百姓自然安定下来,不管什么gcd还是其他什么,宣扬再好,老百姓绝不会跟着他们造反。”
熊式辉不断保持着警惕,冯诡此言一出便品出了其中的味道,没有动眼前的茶碗,他悄然皱眉望着冯诡:“无常兄,有什么话不妨明说,我熊式辉不是不讲理的人。”
冯诡端起茶碗喝了口水,然后才慢慢的说道:“东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众富有,非关内可比,而且,东北人性情耿直,易于统治,所以以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之才,亦能统领此地,委员长将这块地区交给我们是对我们寄予莫大期望。”
“那是,委员长的苦心,我非常理解。”熊式辉随口答道,东北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仅次于江浙,加之人口稀少,荒地很多,生活比关内容易。不过冯诡在这时提起这个问题,熊式辉绝不会简单的认为冯诡是在感叹。
冯诡没有在意熊式辉的态度,他接着说:“但东北的问题复杂在于苏俄,苏俄从未停止染指东北的野心,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已经暴显露来,虽然被委员长拒绝,可此后斯大林策动了新疆叛乱,这场叛乱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平息,我们在蒙古和新疆赢了斯大林两回合,可斯大林会不会就此罢休吗?我认为不会。”
熊式辉的神情依旧平静,冯诡说的这些,他已经考虑到了,在黄山别墅时,蒋介石也提示过他,到东北后一定要警惕苏俄,要严防gcd。
新疆叛乱在中苏达成谅解后,苏军开始撤离新疆,而中国方面的实力再度增强,从江南调来的部队抵达新疆,白崇禧展开了全面攻击,胡宗南率领北路军从塔城沿中苏边境南下,刘文辉率二十四军突破天险铁列买提达坂,从南面包抄伊宁;白崇禧亲身指挥中路军,正面强攻果子狗。
在苏军撤离后,叛军本就人心惶惶,士气低落,面对士气如虹的平叛部队,根本无法抵挡,在六月初平叛部队光复伊宁,随后分兵追剿叛军,在中苏边境将叛军七千主力聚歼,白崇禧下令将全部叛军俘虏枪毙,剩余叛军散入天山深处,平叛部队转入剿匪阶段。
整个平叛过程,充斥着血腥的杀戮,光复伊宁后,白崇禧下令实行甄别,城内的维族几乎被杀绝,追剿过程中,凡是向叛军提供过粮食马匹,协助过叛军部落,几乎被斩尽杀绝,伊犁河河水再次被染红,这一次是复仇之血。
这次屠杀被塔斯社向全世界报道,可引起的反响却不大,西方社会根本不相信塔斯社,不过,蒋介石趁机将白崇禧召回重庆,重新出任副总参谋长,胡宗南也调离新疆,重新回到陕西,升任第八战区司令,成为黄埔一期中第三个出任战区司令官的学生。
中苏达成协议的另一个结果是蒙古境内中苏对峙的局面缓解下来,苏蒙军主力东进,中国军队主力也同样东进,蒙古境内只留下第六集团军和傅作义三十五军,以及反正的李守信伪军。
驻守在中蒙边境地区的四十九集团军也开始秘密向东移动,随着东北军整编结束,进入冀东,整个东北战区的兵力部署开始调整。
这些情况熊式辉是不知道的,但冯诡却很清楚,庄继华虽然身在冀东,但与全国几个重要战场都保持着联系,新疆的刘文辉随时将情况向他通报,征蒙军的内部也有他安插的钉子,随时向他通报蒙古境内的情况变化。
除了他自己的情报来源,军统和中统也随时向他通报东北和江南的敌情变化;庄继华与蒋介石关系微妙,但现在他依旧是东北战区司令,手下控制着国民党最骁勇善战的百万大军,正在进行光复东北的作战,军统中统有责任协助他。
冯诡看着熊式辉继续说道:“除了外面的要挟,gcd也开始向东北渗透,在华北会战前期,八路军晋察冀两支部队已经进入东北,以东北目前的空虚,相信他们很快便能站住脚,而且,林b率领的新11军也正在试图进入东北。”
熊式辉的神色终究变了,这个情况是他不知道的,如果是这样,那光复东北后,便立刻会进入国共之争。
“庄司令是怎么想的?”熊式辉郑重的问。
“中共的问题必须放在全国范畴来处理,”冯诡心里满不是滋味,他对gcd没有丝毫好感,从二十年前他便开始反共,可没想到现在却要协助庄继华与gcd合作,但有一点他认为庄继华是对的,经过残酷的七年战争,中国已经精疲力竭,没有二十年时间是根本没法恢复的,战后中国不能再出现内战。
“经过七年战争,gcd的力量发展很快,总兵力可能达到百万之众,如果采用军事手段处理gcd问题,势必引起一场新的战争,而我们也再也经不起一场战争,文革的意思是对进入东北的八路军部队进行限制,不动用武力。”
没有了日本人的要挟,国共问题立刻凸显出来,战后如何对待中共,国民党内也存在两种观点,张治中杨永泰等人认为,能够用和平手段处理中共的军队和争权问题,他们的理由与庄继华大同小异;但陈诚顾祝同等军事将领则认为,经过七年抗战,国共两党军现实力不是缩短了,而是增大了,所以他们认为,如果延安愿意交出争权和军队,政府能够容纳他们,如果不,那就军事处理。
熊式辉还没有卷入这场争论中,他没对这个问题发表任何观点,谁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熊式辉眉头轻皱,一言不发。冯诡悄然吹了下茶水,抿了口茶。
葡萄架下陷入沉默,良久,熊式辉才问:“如何限制?”
冯诡将茶碗放下:“隔离,按照陕甘宁的方式,将他们的控制区与我们的隔离开。”
“如果他们抢占了长春沈阳哈尔滨这样的城市呢?”熊式辉的问题开始尖锐起来。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一节一个美国记者的目光(八)
冯诡没有直接回答,他端起茶碗喝了口茶,将茶碗稳稳的放在桌上,然后才望着熊式辉说:“如果是这样,那就麻烦了。”
“是呀。”熊式辉叹口气,他有些失望,冯诡的语气表明,庄继华对此也束手无策,他原以为庄继华能拿出办法来,可没想到,庄继华也同样没有办法。
“如果我们用武力将他们赶出去……”熊式辉试探的问。
“可如果gcd以武力反击,势必造成两党关系全面破裂,而国军在华北山东陕西河南各地兵力薄弱,根本无法抵挡八路军的进攻。”冯诡摇头说道。
熊式辉也以沉默表示同意,国民党军队在华北只有汤恩伯的三十一集团军的两个军,在山东只有王耀武的七十四军,河南没有正规部队,陕西只有两个乙种师,主力一部分调新疆,一部分调蒙古,山西阎锡山在抗战中受创严重,晋军严重削弱,一部主力还在蒙古,整个山西有一半地区控制在八路军新四军手中。 ↑返回顶部↑
熊式辉不断保持着警惕,冯诡此言一出便品出了其中的味道,没有动眼前的茶碗,他悄然皱眉望着冯诡:“无常兄,有什么话不妨明说,我熊式辉不是不讲理的人。”
冯诡端起茶碗喝了口水,然后才慢慢的说道:“东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众富有,非关内可比,而且,东北人性情耿直,易于统治,所以以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之才,亦能统领此地,委员长将这块地区交给我们是对我们寄予莫大期望。”
“那是,委员长的苦心,我非常理解。”熊式辉随口答道,东北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仅次于江浙,加之人口稀少,荒地很多,生活比关内容易。不过冯诡在这时提起这个问题,熊式辉绝不会简单的认为冯诡是在感叹。
冯诡没有在意熊式辉的态度,他接着说:“但东北的问题复杂在于苏俄,苏俄从未停止染指东北的野心,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已经暴显露来,虽然被委员长拒绝,可此后斯大林策动了新疆叛乱,这场叛乱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平息,我们在蒙古和新疆赢了斯大林两回合,可斯大林会不会就此罢休吗?我认为不会。”
熊式辉的神情依旧平静,冯诡说的这些,他已经考虑到了,在黄山别墅时,蒋介石也提示过他,到东北后一定要警惕苏俄,要严防gcd。
新疆叛乱在中苏达成谅解后,苏军开始撤离新疆,而中国方面的实力再度增强,从江南调来的部队抵达新疆,白崇禧展开了全面攻击,胡宗南率领北路军从塔城沿中苏边境南下,刘文辉率二十四军突破天险铁列买提达坂,从南面包抄伊宁;白崇禧亲身指挥中路军,正面强攻果子狗。
在苏军撤离后,叛军本就人心惶惶,士气低落,面对士气如虹的平叛部队,根本无法抵挡,在六月初平叛部队光复伊宁,随后分兵追剿叛军,在中苏边境将叛军七千主力聚歼,白崇禧下令将全部叛军俘虏枪毙,剩余叛军散入天山深处,平叛部队转入剿匪阶段。
整个平叛过程,充斥着血腥的杀戮,光复伊宁后,白崇禧下令实行甄别,城内的维族几乎被杀绝,追剿过程中,凡是向叛军提供过粮食马匹,协助过叛军部落,几乎被斩尽杀绝,伊犁河河水再次被染红,这一次是复仇之血。
这次屠杀被塔斯社向全世界报道,可引起的反响却不大,西方社会根本不相信塔斯社,不过,蒋介石趁机将白崇禧召回重庆,重新出任副总参谋长,胡宗南也调离新疆,重新回到陕西,升任第八战区司令,成为黄埔一期中第三个出任战区司令官的学生。
中苏达成协议的另一个结果是蒙古境内中苏对峙的局面缓解下来,苏蒙军主力东进,中国军队主力也同样东进,蒙古境内只留下第六集团军和傅作义三十五军,以及反正的李守信伪军。
驻守在中蒙边境地区的四十九集团军也开始秘密向东移动,随着东北军整编结束,进入冀东,整个东北战区的兵力部署开始调整。
这些情况熊式辉是不知道的,但冯诡却很清楚,庄继华虽然身在冀东,但与全国几个重要战场都保持着联系,新疆的刘文辉随时将情况向他通报,征蒙军的内部也有他安插的钉子,随时向他通报蒙古境内的情况变化。
除了他自己的情报来源,军统和中统也随时向他通报东北和江南的敌情变化;庄继华与蒋介石关系微妙,但现在他依旧是东北战区司令,手下控制着国民党最骁勇善战的百万大军,正在进行光复东北的作战,军统中统有责任协助他。
冯诡看着熊式辉继续说道:“除了外面的要挟,gcd也开始向东北渗透,在华北会战前期,八路军晋察冀两支部队已经进入东北,以东北目前的空虚,相信他们很快便能站住脚,而且,林b率领的新11军也正在试图进入东北。”
熊式辉的神色终究变了,这个情况是他不知道的,如果是这样,那光复东北后,便立刻会进入国共之争。
“庄司令是怎么想的?”熊式辉郑重的问。
“中共的问题必须放在全国范畴来处理,”冯诡心里满不是滋味,他对gcd没有丝毫好感,从二十年前他便开始反共,可没想到现在却要协助庄继华与gcd合作,但有一点他认为庄继华是对的,经过残酷的七年战争,中国已经精疲力竭,没有二十年时间是根本没法恢复的,战后中国不能再出现内战。
“经过七年战争,gcd的力量发展很快,总兵力可能达到百万之众,如果采用军事手段处理gcd问题,势必引起一场新的战争,而我们也再也经不起一场战争,文革的意思是对进入东北的八路军部队进行限制,不动用武力。”
没有了日本人的要挟,国共问题立刻凸显出来,战后如何对待中共,国民党内也存在两种观点,张治中杨永泰等人认为,能够用和平手段处理中共的军队和争权问题,他们的理由与庄继华大同小异;但陈诚顾祝同等军事将领则认为,经过七年抗战,国共两党军现实力不是缩短了,而是增大了,所以他们认为,如果延安愿意交出争权和军队,政府能够容纳他们,如果不,那就军事处理。
熊式辉还没有卷入这场争论中,他没对这个问题发表任何观点,谁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熊式辉眉头轻皱,一言不发。冯诡悄然吹了下茶水,抿了口茶。
葡萄架下陷入沉默,良久,熊式辉才问:“如何限制?”
冯诡将茶碗放下:“隔离,按照陕甘宁的方式,将他们的控制区与我们的隔离开。”
“如果他们抢占了长春沈阳哈尔滨这样的城市呢?”熊式辉的问题开始尖锐起来。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一节一个美国记者的目光(八)
冯诡没有直接回答,他端起茶碗喝了口茶,将茶碗稳稳的放在桌上,然后才望着熊式辉说:“如果是这样,那就麻烦了。”
“是呀。”熊式辉叹口气,他有些失望,冯诡的语气表明,庄继华对此也束手无策,他原以为庄继华能拿出办法来,可没想到,庄继华也同样没有办法。
“如果我们用武力将他们赶出去……”熊式辉试探的问。
“可如果gcd以武力反击,势必造成两党关系全面破裂,而国军在华北山东陕西河南各地兵力薄弱,根本无法抵挡八路军的进攻。”冯诡摇头说道。
熊式辉也以沉默表示同意,国民党军队在华北只有汤恩伯的三十一集团军的两个军,在山东只有王耀武的七十四军,河南没有正规部队,陕西只有两个乙种师,主力一部分调新疆,一部分调蒙古,山西阎锡山在抗战中受创严重,晋军严重削弱,一部主力还在蒙古,整个山西有一半地区控制在八路军新四军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