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3 / 4)
白诩表情严峻的点了点头,“除此之外,小生别无良策。天下之大队河东外,再无十万义军的容身之地。”
楚天涯点了点头,陷入了沉默之中。白诩所说的这个意思,也是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楚天涯是想转移根据地,但问题就在于——去哪里呢?
难不成倒戈一击,去抢占大宋的州县城池?那可就真是成了叛国盗贼了,那是与天下为敌,迟早死于非命,还真是不如跟金人拼个你死我活,好歹能死个轰轰烈烈。
眼下,太原面临灭顶之灾,十万义军与河东百姓势如垒卵。想挪窝,却发现自己四面受敌如同栖身棘从之中,无可动弹。剩下的唯一选择,仿佛就是等在这里与抱着金国人一起死。抱一个不赔本,抱两个有得赚!
楚天涯真的是头大了。比起去年的这时候,现在才更加要命。当时楚天涯心里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打退金国人过住太原就行,孤家寡人的一个也无牵无挂,成了光荣失败了也光荣;现在不行了,明知道十万人最终都要死于非命,楚天涯还能眼巴巴的坐在这里心存侥幸的看天吃饭么?
“不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楚天涯说道,“敬谦,想个法子——咱们要活下去!”
白诩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惊悚,“主公,你要弃太原而走?”
“我们走与不走,太原都必定会沦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楚天涯说道,“我知道,现在我们是大宋的河东门户。我们一走,完颜宗翰就敢长驱直入杀到东京,大宋非灭亡了不可!——我们是不能走,但我们必须想办法活下去!”
白诩苦笑的摇头,“主公,这很矛盾。”
“我知道。”楚天涯也是苦笑不迭,“但是十万弟兄与无数百姓的生死,现在都捏在我们手上。我们岂能掩耳盗铃的坐以待毙?敬谦,外人知道我们河东义军兵强马壮,你心里还没有数么?如果完颜宗翰正的率领三十万以上的大军杀来,我们能抵抗得住么?”
“不能……”白诩叹息了一声,“小生,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河东义军号称十万,但是根底太浅战力微弱,其中能战之师不过半数。剩下的都是一年之内赶来投奔的四方流民,他们加入义军更多的只是为了混一碗饭吃。这样的军队与金国横扫辽国的百战之师比起来,的确是不堪一击。”
“现在,金国的大军已经扩充到接近百万之巨。”楚天涯正色道,“是,一百万,你没有听错!就在北方云中离我们区区数百里的西朝廷,完颜宗翰的手上预计就有不低于四十万的精锐,这还是保守估计。去年一战完颜宗翰受辱而去,这次再来,他必是全力一击。如果我是完颜宗翰,就会一口气踏平太原尽雪去年之耻再说。击破了这块大宋的国门,他们再要南下扫荡,就如摧枯拉朽了。”
“主公,小生愚昧……除了死守太原,小生真的不知道,我们还能如何做?”白诩面露难色。
楚天涯心里叹息了一声:罢了!他终究是不愿与我同心,只是抱定了必死之心留在太原不肯走;既然他心意已决,也就不会再有他想——白诩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他根本不愿意去想办法!
楚天涯第一次和白诩话不投机。他不知道是白诩心中有了别的念头,还是两个人的千年思想代沟所致。总之眼下,楚天涯只能独自一人,为十万义军谋生路了。
第247章 终于来了
次日,孟德启程前往西山。他说,既然主公回来了,他也该回去镇守后方主持粮草了。
楚天涯就笑,他知道自己的兄长是一番好意,要帮他把萧玲珑给替换来。不过,西山那边的一档子事情,还真没有人比孟德还能料理得更好。
楚天涯回来之后一直忙里忙外,和许多人说事谈话,其实他有更多的事情要与孟德深谈。于是他亲自送孟德下山,一路上也好跟他交个底,把重要的事情谈一谈。
“主公,我看你自从河东归来之后,虽是打了胜仗满载而归,但一直忧心忡忡,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衷么?”孟德主动问。
兄弟就是兄弟,孟德一句话就说到楚天涯的心里去了,暖心窝啊!
“七哥,没有外人你就不要叫我主公了。”楚天涯感叹道,“我就只有你这么一个亲兄弟,真想跟你说说心底话。”
“好啊,你说!”孟德爽朗的笑道,“咱们兄弟俩,也是有些日子未尝交心深谈了。”
“我感觉河东快完了。”楚天涯一句话,就把孟德的心刺得颤了一颤。
“怎么说?”孟德浓眉轻拧。
楚天涯就把金国的兵马动向与即将大军南下、一鼓作气铲平河东河北的事情,给孟德说了。
孟德听完后,沉默了半晌,然后道:“白诩与焦文通是个什么态度?”
“焦文通的态度现在不重要了。”楚天涯说道,“至从上次的兵马调防之后,焦文通的手中已经没了多少人马,而且他与我的关系大有增进。基本上,我能说服他按我说的去做。关键在于白诩……你看这小苍山上方圆几十里地界的大防御体系,他已经做好了长期固守绝不退让的决定。”
孟德双眉轻拧,“兄弟,我有件事情想跟你说,不知道是否妥当。”
“七哥说吧!”楚天涯苦笑,“你我兄弟之间又何必藏着掖着?” ↑返回顶部↑
楚天涯点了点头,陷入了沉默之中。白诩所说的这个意思,也是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楚天涯是想转移根据地,但问题就在于——去哪里呢?
难不成倒戈一击,去抢占大宋的州县城池?那可就真是成了叛国盗贼了,那是与天下为敌,迟早死于非命,还真是不如跟金人拼个你死我活,好歹能死个轰轰烈烈。
眼下,太原面临灭顶之灾,十万义军与河东百姓势如垒卵。想挪窝,却发现自己四面受敌如同栖身棘从之中,无可动弹。剩下的唯一选择,仿佛就是等在这里与抱着金国人一起死。抱一个不赔本,抱两个有得赚!
楚天涯真的是头大了。比起去年的这时候,现在才更加要命。当时楚天涯心里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打退金国人过住太原就行,孤家寡人的一个也无牵无挂,成了光荣失败了也光荣;现在不行了,明知道十万人最终都要死于非命,楚天涯还能眼巴巴的坐在这里心存侥幸的看天吃饭么?
“不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楚天涯说道,“敬谦,想个法子——咱们要活下去!”
白诩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惊悚,“主公,你要弃太原而走?”
“我们走与不走,太原都必定会沦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楚天涯说道,“我知道,现在我们是大宋的河东门户。我们一走,完颜宗翰就敢长驱直入杀到东京,大宋非灭亡了不可!——我们是不能走,但我们必须想办法活下去!”
白诩苦笑的摇头,“主公,这很矛盾。”
“我知道。”楚天涯也是苦笑不迭,“但是十万弟兄与无数百姓的生死,现在都捏在我们手上。我们岂能掩耳盗铃的坐以待毙?敬谦,外人知道我们河东义军兵强马壮,你心里还没有数么?如果完颜宗翰正的率领三十万以上的大军杀来,我们能抵抗得住么?”
“不能……”白诩叹息了一声,“小生,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河东义军号称十万,但是根底太浅战力微弱,其中能战之师不过半数。剩下的都是一年之内赶来投奔的四方流民,他们加入义军更多的只是为了混一碗饭吃。这样的军队与金国横扫辽国的百战之师比起来,的确是不堪一击。”
“现在,金国的大军已经扩充到接近百万之巨。”楚天涯正色道,“是,一百万,你没有听错!就在北方云中离我们区区数百里的西朝廷,完颜宗翰的手上预计就有不低于四十万的精锐,这还是保守估计。去年一战完颜宗翰受辱而去,这次再来,他必是全力一击。如果我是完颜宗翰,就会一口气踏平太原尽雪去年之耻再说。击破了这块大宋的国门,他们再要南下扫荡,就如摧枯拉朽了。”
“主公,小生愚昧……除了死守太原,小生真的不知道,我们还能如何做?”白诩面露难色。
楚天涯心里叹息了一声:罢了!他终究是不愿与我同心,只是抱定了必死之心留在太原不肯走;既然他心意已决,也就不会再有他想——白诩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他根本不愿意去想办法!
楚天涯第一次和白诩话不投机。他不知道是白诩心中有了别的念头,还是两个人的千年思想代沟所致。总之眼下,楚天涯只能独自一人,为十万义军谋生路了。
第247章 终于来了
次日,孟德启程前往西山。他说,既然主公回来了,他也该回去镇守后方主持粮草了。
楚天涯就笑,他知道自己的兄长是一番好意,要帮他把萧玲珑给替换来。不过,西山那边的一档子事情,还真没有人比孟德还能料理得更好。
楚天涯回来之后一直忙里忙外,和许多人说事谈话,其实他有更多的事情要与孟德深谈。于是他亲自送孟德下山,一路上也好跟他交个底,把重要的事情谈一谈。
“主公,我看你自从河东归来之后,虽是打了胜仗满载而归,但一直忧心忡忡,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衷么?”孟德主动问。
兄弟就是兄弟,孟德一句话就说到楚天涯的心里去了,暖心窝啊!
“七哥,没有外人你就不要叫我主公了。”楚天涯感叹道,“我就只有你这么一个亲兄弟,真想跟你说说心底话。”
“好啊,你说!”孟德爽朗的笑道,“咱们兄弟俩,也是有些日子未尝交心深谈了。”
“我感觉河东快完了。”楚天涯一句话,就把孟德的心刺得颤了一颤。
“怎么说?”孟德浓眉轻拧。
楚天涯就把金国的兵马动向与即将大军南下、一鼓作气铲平河东河北的事情,给孟德说了。
孟德听完后,沉默了半晌,然后道:“白诩与焦文通是个什么态度?”
“焦文通的态度现在不重要了。”楚天涯说道,“至从上次的兵马调防之后,焦文通的手中已经没了多少人马,而且他与我的关系大有增进。基本上,我能说服他按我说的去做。关键在于白诩……你看这小苍山上方圆几十里地界的大防御体系,他已经做好了长期固守绝不退让的决定。”
孟德双眉轻拧,“兄弟,我有件事情想跟你说,不知道是否妥当。”
“七哥说吧!”楚天涯苦笑,“你我兄弟之间又何必藏着掖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