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锦盯着地图眉头紧锁,缓缓道:“这个倒不难,有大量粮草物资为诱饵,不怕西贼不上钩;若是按照范大人的设计,本人以为要么我们停在此处等敌人前来,就在山口处进行包围;要么便在鹰嘴崖进行合围。”
  狄青忽然问道:“大人以为何处合宜呢?”
  苏锦见狄青有考校自己之意,微笑道:“若在此地设伏,有一利两弊,利在深入永兴军腹地纵深,西贼即便溃逃,边陲各镇也能出兵围追堵截,西贼逃回去的几率很小;弊端在于,一则若等西贼兵至,大队人马须得在此扎营等候,此举不合常理,有可能被西贼洞悉计谋;二则西贼若是深入腹地,必会更加的小心在意,回撤的路线上又有山路,他们定然会加紧打探消息,而我们的行动有细作往敌方送信,他们怕是不会上钩。”
  狄青抚掌赞道:“苏大人果然是文武全才,这分析的透彻,教人心服口服,跟卑职想的一模一样。”
  苏锦翻翻白眼,心道:你这是在夸我还是夸你自己。
  “所以,最佳的伏击地点我建议放在鹰嘴崖一带,离边境越近,便越容易吸引的西贼动手;弊端在于鹰嘴崖之后再无山地,敌军又是骑兵很容易逃脱,在布置上恐要多费些脑筋,那处的地形我又不甚了然,也不敢贸然定论。”
  狄青忙道:“大人看图,鹰嘴崖的地形卑职标在图上了,请看,这弯钩如鹰嘴之处便是鹰嘴崖的峡谷,这里是天然的峡谷,所以谷中宽阔的很,两头窄中间宽,是个绝佳的扎口袋之处。”
  苏锦道:“崖谷里边有多大?”
  狄青道:“宽逾百丈,上千骑兵在里边也能纵横来去,这是不利之处。”
  苏锦眼睛一亮,道:“也不尽然,这正是有利之处,否则西贼怎肯入崖中?咱们又怎能瓮中捉鳖?”
  狄青嘿然笑道:“卑职真的服了,苏大人原谅卑职不敬之处,卑职只是奉命试探苏大人的智谋,就凭苏大人这几句话,卑职当再无怀疑了。”
  苏锦呵呵笑道:“何须如此,我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实战之时还需狄指挥协助指挥。”
  狄青道:“卑职尽心竭力,绝不敢怠慢;只是有些难的是,虽谷中地方宽阔,但尚不足以让西贼消除戒心,他们一定不肯贸然进入鹰嘴崖谷之中,事情的棘手之处便在这里,若是西贼不肯进崖,则只能在崖口开战了,到那时确有可能追之不及,如果他们铁了心要跑的话。”
  苏锦哈哈笑道:“这件事交给我来办,咱们来个请君入瓮,唯希望范大人那边不要惊动了西贼,若无意外的话,西贼的兵马已经入境了,希望没人打搅他们才好。”
  狄青笑道:“范公的心思比大人可细了百倍,苏大人您放一百二十个心,定然妥妥当当,让西贼一路畅通无阻。”
  苏锦哈哈笑道:“那最好,且让他们去得意去,最好这回来的是李元昊本人,咱们来个一了百了。”
  众人虽明知苏锦在开玩笑,倒也充满期待,元昊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若是真来了,倒也是一场好戏。
  第七零九章鹰嘴崖
  鹰嘴崖在解州西南,是京师通往两路腹地的必经之道,左右大山横亘,官道也只能因势利导,选择尽量从谷中穿行,减少开凿的人力耗费。
  运粮队伍缓缓前行,两天后抵达鹰嘴崖,队伍开进崖下峡谷之中,众人大为赞叹,崖下谷底宽阔平坦,地上全是板结的细沙地面,想来是多年雨水流经此地,将砂砾沉淀板结所致,马蹄踏在沙上只留下浅浅的痕迹,丝毫不陷半分;整个鹰嘴崖谷底就像一个巨大的广场,若不是零星散布着些树木,山谷又呈鹰嘴形弯曲,几乎可以一眼望穿尽头。
  这两日狄青很低调,向苏锦要了三套侍卫马军的军服,跟随同自己而来的两名都头扮作马军随从夹在队伍之中,又用炭灰涂了脸,掩盖脸上的鲸疤,若非苏锦相询,他也尽量的不开口。
  苏锦暗自佩服,不愧是和西贼打了几年交道的老油条,狄青这是尽量的掩盖他的行踪,西贼对狄青太熟悉了,而且也害怕狄青,虽然队伍前前后后一无异状,但指不定便有人环伺在侧,一旦被人认出狄青来,意图便会暴露,整件事便算是泡汤了。
  大队人马进入鹰嘴崖之后,派出的斥候探马便快马回禀,前方官道十五里处似有异样,有烟尘尘嚣之势。
  苏锦和狄青对视一眼各自心惊,西贼来的好快,接到消息到今天不过六日未到,便已经抵达此处了;鹰嘴崖怎么也算是距离边境两百余里的腹地,西贼来的如此之快,几乎可以断定是接到报信之后立刻便起兵前来,没有丝毫的犹豫,一方面说明西贼轻车熟路根本就没将大宋的防线放在眼里,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对抢.劫物资有着无比的兴趣。
  西夏奉行以战养战,自从范仲淹韩琦达成共识,实行坚壁清野稳固防守之策之后,广袤的大地上除了城寨几无人烟,让西贼们劫掠无落,已经憋得受不了了。
  狄青亲自出马,充当斥候前去核实,根据他的经验,尘土飞扬之势正是大股骑兵到来迹象,而且下马俯听地面,地面亦震动不休,当无疑问。
  当晚,苏锦悄声下达命令,做了一番布置,安排身手灵活之人上崖顶眺望警戒,倒不是为了警戒西贼骑兵动向,而是为了震慑鹰嘴崖两侧山上可能存在的随行奸细,晚上的一番布置决不能为他们所得知,一旦走漏了消息,便前功尽弃了。
  苏锦最关心的莫过于范仲淹的大军的位置,现在已经和敌军遭遇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范仲淹的兵马便是东风,只有得知了他的具体位置,苏锦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问及狄青,狄青胸有成竹的道:“今晚必有消息到,苏大人大可放心。”
  苏锦道:“消息如何进来?谷口外定然已经为贼兵斥候所监视,怕是不易进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