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锦伸手将头上的璞头官帽取下,又脱去官服搭在手臂上,一副准备辞官归隐的样子,赵祯憋着气看着他一番做作,强忍怒气没再出声。
  “皇上,诸位大人,我想请问在座各位,我大宋和西贼之间的战事因何而起?”
  有人道:“那还用问?自然是西贼判国自立,然后我大军征讨之。”
  苏锦冷笑道:“难为还有人记得此事,夏人本是我大宋属地,当初征讨他们便是因为叛宋自立之事,其实我大宋早已失去对夏人的控制,当初讨伐之便是因为面子上过不去,怕其他属国效仿之,我说的对不对?”
  众人默不作声,赵祯自然知道苏锦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大宋确实是面子上过不去,这才兴兵讨伐自立的李元昊,但实际上,在此之前,早已对夏人不能发号施令了;当然这怪不得自己,早在太祖太宗朝,大军败于西夏之后,这种情形便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夏人当时乖巧,称臣于宋,故而面子上过得去,也就不了了之了。
  苏锦续道:“战争的起因是这件事,那么现在和议的条款的前提是什么?难道便是为了和议而和议?那当初又为何要发兵讨伐?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么?况且如今西北战事逆转,党项人大败而回,这时候不是我们要谈和,而是李元昊迫切需要谈和,在这个时候谈判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中,为何我未见谈判条款中有一个字提及让夏人取消立国之事?这才是谈判的大前提。”
  众人恍然,对呀,叛宋立国是导火索,和议自然是要让夏人取消立国,那样才会回归到老路上,面子也算是过的去,不然确实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为了和议而和议了。
  赵祯暗自点头,他不是没想到这一点,他只是觉得若提出这条,双方的谈判必然破裂,赵祯不想再打了,所以他装了糊涂。
  “苏大人,你以为你的一厢情愿夏人会答应么?”杜衍冷冷道。
  苏锦怒道:“他们同不同意我们有必要替他们考虑么?李元昊率大军攻我大宋的时候怎么不问我们同不同意?”
  “然则,若党项人不同意这个前提便如何?继续打么?”夏竦问道。
  苏锦冷笑道:“这是和议的前提,不管他们同不同意,起码表明了我大宋不容忍背叛的态度,否则东南西北几个藩国会以为我大宋对背叛的态度纵容,这不是一个党项人的问题,这干系到各方的态度,很多双眼睛看着咱们呢,咱们岂能容夏人蒙混过去。”
  “可是……若再战的话,你有信心再胜?见好就收岂不是很好?过犹不及啊。”副宰相章得象冒了句。
  苏锦道:“谁也不敢保证胜利,当初太祖爷手下精兵强将如云,当时的党项人还是个弱小之部落,都没能征服他们,现如今兵将不如太祖朝之兵,而夏也已成了气候,此消彼长之下,想征服他们谈何容易,况且宋夏辽三国鼎立,灭夏会招致辽国与之联合,反倒会带来祸患,所以我不主张继续用兵;但这不妨碍咱们谈判的前提;他们不同意,我们便继续打下去,夏人耗得过我们?”
  众人均明白苏锦之意了,苏锦的意思很明确,面子一定要找回来,夏人无力再战,就算和议不成,起码维持现状,但对四面属国而言,表明了坚决不允许背叛的态度。
  “该骂你的还不止这一点。”苏锦将矛头在此指向韩绛,韩绛悲愤交加已经连站都站不住了。
  第八一四章大功之臣(五)
  “韩大人,你是怎么想的,数万西北军民浴血击溃西贼,多少人洒下一腔热血,到头来议和之时,你倒是觉得应该赔偿西贼绢十三万匹、五万两银和两万斤茶叶,为什么?我想问你,是我们胜了,还是我们败了?”
  “这个……下官是遵循神宗朝议和规制,神宗朝……”
  “闭嘴!世易时移,此一时彼一时也,神宗朝时,西贼还是我大宋属国,先皇岁赐夏人,是安抚嘉奖党项人之意,现如今西贼叛国,早已不忠于我大宋,且近四年的战事中,西贼屠戮捋掠我百姓无算,现在打败了他们,反倒要赔偿其白银布绢?他们配么?”
  “不是赔偿……是……赐予……”
  “蠢材,那只是自己骗自己罢了,人家都不愿为大宋臣属,还一厢情愿赐予什么?”韩琦终忍不譝。尤肟谥镏小?br/gt;
  群臣经苏锦一提醒,也举得战胜了再给西夏赐币毫无道理,搞得好像大宋战败赔款一番,只因刚才都觉得遵循老制不会错,如今细想之下,方觉有误。
  “其实第二条倒也无关紧要,每年给西贼那点钱也算不得什么,但这是原则问题,岂能黑白颠倒?李元昊是白眼狼,若是看不清这一点今后我大宋还要吃大亏;从他们提出的第三条便可得知,李元昊贼心不死,他名义上是祈求我们开放边境贸易,说什么拿牛羊毛皮青盐换取我们的粮食棉花工匠等等,说什么学习我大宋礼仪云云,听起来好像挺有面子的,但是你们可知道,渭州之战的时候,李元昊随军的工匠们是什么人么?都是辽国工匠,替他们打造攻城器械,攻打我大宋城池;还好那些工匠手艺粗糙,只会打造简易的投石机和简单的云梯,若是让李元昊获得更多的精良的攻城武器,渭州守得住么?”
  苏锦环视鸦雀无声的大殿,继续道:“什么叫中山之狼?什么叫养虎遗患?我们今天对夏人仁慈,给他们钱,给他们粮食,给他们棉花布匹,给他们工匠;明天养肥了恢复过来了的西贼便会反咬一口,诸位若不信,便请拭目以待吧。”
  “我大宋如今沉浸在战胜喜悦中,这时候很容易便犯下烂好人的错误,我大宋之人和西贼辽人的区别便是缺少一股虎狼之性,总以为敌人战败之后无需痛打落水狗,那样显得不够仁恕;谁又见过党项人辽人对我大宋仁恕过?正因如此,才会屡屡被他们抓住弱点,言尽于此如何取舍自然是请皇上圣裁;诸位若觉得我今日无礼,不能容忍的话,我便请辞官归家做我的小商贾去。”
  苏锦扬了扬臂上的官府,手中的官帽,上前放在殿下阶上,朝赵祯跪拜行礼,起身阔步往外便走。
  群臣鸦雀无声,众人还沉浸在苏锦所言的思索之中,眼见苏锦已经走到了殿门口,众人才反应过来,富弼第一个叫道:“苏大人,不可啊,皇上并没允许你辞官呢。”
  欧阳修急忙跪下道:“皇上,苏大人句句发自肺腑,乃是居安思危的金玉良言,皇上岂能容他就这么归隐?”
  晏殊、范仲淹、韩琦等人也赶紧上前磕头求情,这几人一跪,朝堂上官员顿时呼啦啦跪倒一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