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余火 第97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蒋白棉闻言,心中一动,霍然侧过了脑袋。
  下一秒,她看见套着黑色长袍的杜衡如梦幻泡影般一点点破碎,消失不见。
  就在蒋白棉瞳孔放大,如陷幻觉时,外面谷地内的那座城市中,一道道身影从不同地方走了出来,他们衣着都相当陈旧,目光呆滞,眼睛无神,动起来摇摇晃晃,一个个都仿佛活死人。
  呜!
  风吹入这座山谷,奏响了刺耳的乐器。
  (第七部完)
  第七部总结兼请假
  这一部原本预计的内容有一百六七十章的,但写着写着就发现,当谜题越来越接近真相,当故事越来越靠近主线,再想展开分支,再写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再想慢下来,就显得不是那么有故事张力。
  所以,我调整了故事的结构,把岁末城部分,把去另外的地方寻找疯掉的大长老秦科部分,进行了浓缩,去掉了细枝末节的脉络,去掉了那种游记式的探索内容,同样的,商见曜探索心灵房间,探索“205”梦境也做了一定缩减。
  将这些以更为明显更为浮夸的巧合呈现出来后,我发现其实更符合这一卷的主题“幻想”,“幻想”来自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我取的是最后一个乐章“妖魔夜宴”的意象,展现一种狂乱、诡异和荒诞。
  另外,“幻想”的第二层意思是,灰土上所有人对新世界的期待和向往最终只是一场幻想。
  而卷首语有人堕落,有人疯了,有人随着风去了,代指的是在追寻新世界过程中,死去的,疯掉的,放弃的,助纣为虐的种种人物。
  这一部在写作上的问题就是开头说的那个,当故事已经快起来,已经能看见结尾的时候,再想强行慢下去,强行写游记式内容,以及为解决问题多增设几个环节,提升感官难度,都是不合时宜的,而经过调整,还是有一定效果。
  更多的写作总结目前也不好说,等第八部写完,全书作为一个整体来讲可能更好。
  嗯,第八部的名字大家应该都能猜到,它就是:
  “致新世界”
  按照老规矩,休息三天半,今天,周二,周三加周四上午,也就是说,周四晚上7点恢复更新,然后,咱们就进入长夜的最后一段故事了。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
  第八部 致新世界
  第一章 “新世界”
  商见曜和蒋白棉站在隧道的尽头,眼中是簇拥高塔而成的小型城市和摇摇晃晃出来的“活死人”们,耳畔是大风刮过谷地、刮过街道、刮过众多建筑之间带来的刺耳动静,这就仿佛有一群初学者在那里摆弄乐器。
  而和他们一同来到这里的杜衡,如同泡沫,在阳光照射下,破碎蒸发了。
  对蒋白棉来说,这就宛如一场幻境。
  下一秒,她和商见曜同时感觉脑袋抽痛,头晕目眩,灵魂都似乎要离开身体。
  他们皆是有过经验的人,知道这是罹患“无心病”的前兆。
  而这很可能是某位执岁或者某位“新世界”强者在试图吸取他们的意识!
  商见曜没有犹豫,也没时间再捏一捏头盔挡住的两侧太阳穴,精神一沉,意识一收,直接进入了“心灵走廊”。
  他狂奔出自己的“131”房间,不带一点拐弯地来到“205”外面,推门而入。
  那扇沉重与虚渺并存的深黑大门静静屹立在梦境中,没有任何变化,但不再是开启状态。
  商见曜伸出双手,用力一推,那大门无声打开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