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节(2 / 4)
一声微不可查的叹息传到喜公公的耳里,他恨不得将自己的舌头咬断,真是多嘴,哪一户不提提那一壶,女人最怕说她老,干嘛专门给皇后道出实情,令皇后触景生情,感叹颇多。
他急忙将功补过,哈着腰,斟酌着字句转移着话题,将豫王抬出来宽皇后的心:“皇后你在奴才心里永远是最美的,豫王都赞你是世上最美的母后。”
“豫儿都成年了,我也老了。现在,本宫最大的心愿就是为豫儿挑选中意的豫王妃。”皇后倪视了喜公公诚惶诚恐的模样,淡淡的说道:“公公,你去把内务府送来的画轴拿过来给本宫瞧瞧。”
“皇后说得是,奴才天天数着日子,希望看到豫王的大婚,奴才这就去拿美人画。”公公笑眯眯的跑进偏殿,打开柜子,从中挑选了一些漂亮的美人画像,一一卷起来,抱在怀里来到寝宫。放在皇后对面的矮几上。
矮几上堆满了画轴。
皇后倚在榻上。翻看着一卷卷画轴。一一进行着点评,将家世不中意的,长相不好的,身材不好的画像搁置一边。
公公侯在一边,把皇后看完的画轴重新整理好放在一起,呆在一边不敢打扰皇后审画。
皇后久久的盯着一张画,小喜子心里一动,他凑上前探头一看,
画上的女子好美啊,面似芙蓉,眉如柳,淡扫娥眉眼含春,肌肤如雪,一头黑发挽成漂亮的美人髻,满头的珠钗在阳光下耀出刺眼的光芒,好一个漂亮的女子。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 皇后选妃
“皇后,这是内阁学士柳大人的女儿,柳茹艳。年方十六,待字闺中。”喜公公见皇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端详着画中的美人不语。就向皇后介绍这位美丽端庄的千金小姐。
他的介绍平淡乏味,没有打动皇后的心,在皇宫里唯独不缺乏的就是美人,皇后见过的美人太多了,这一位小姐除了美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她随手将这一幅画递给小喜子。
喜公公接过画,把画卷起来,无意间发现画的一角卷起来,画后面有一行小字,他眼睛一亮,马上又把画递给皇后:“皇后你看这一幅画,下面还写了一句诗。”
皇后接过画一看,果然在画的后面留下了整整齐齐的一行娟秀的小楷字:云想衣裳花想容。
“这位小姐真有心。”喜公公试探着赞道。
皇后灿然的星光水眸隐含笑意,似在鼓励他大胆的讲下去,公公受到了鼓舞,按照自己的思路,认真答着:“皇后,奴才听说,柳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号称为京城第一美人,依奴才愚见,这一幅是柳小姐的自画像,借此证明自己的学识和诚心。”
公公停顿了一下,懒得猜测柳小姐暗恋谁?悄悄观察着皇后神情的变化,见皇后唇角微微上扬,保持着上翘的弧度,没有打断他的愚见,他就借着皇后给他的一个胆子,挑皇后感兴趣的话题,避重就轻说道:“柳小姐留下这一句诗,是否在暗示:她就像那一朵云儿,想象着豫王的衣衫,如那一朵花儿想像着豫王的美貌。呵呵,奴才明白了,豫王号称美男子,才情横溢,倾倒众生。柳小姐暗恋着豫王,借着一首诗暗示着自己的情怀。以及心有所属。”
公公对这一句诗的歪解,皇后不置可否,也没有指出他生搬硬套刻意讨好和赞美豫儿的用意,她只是对他话里的另一句话感兴趣:小姐暗恋豫王。
皇后眼里闪过沉思,想起了往昔的自己,自己也是少女怀春,暗恋皇上,怀着满腔希望和思恋来到了皇宫,结果很快就被后宫的争斗夺去了少女的情怀,变得工于心计,用尽了心机,得到了豫儿,得到了凤冠,可是,最后她还是失去了皇上的心。
她不由感慨的说了一句:“这一位小姐的确有心,恐落花有意,流水无心。她白费了心思。”
皇后仔细端详着柳小姐的这一幅画像,对小姐的心思她深有同感,只是叹息了一声:“命中有的终须有,命中无的终须无,一切由天定夺,按天意行事。”
皇后将这一幅画像递给公公,公公明白了皇后的意思,柳小姐进入了待选行列之中,他小心翼翼的将画轴卷好,双手托起来,放进盒子里,将盒子存放到漆金的柜子里锁起来。
喜公公来到皇后的面前,皇后的思绪还停留在那一副画上,没有消失,该画勾起了皇后满腹心思。
中秋节佳节之日,瑾贵妃夺了皇后的爱,皇上对她无情,可是皇上是皇后今生唯一牵挂的男人,他对她无情,她却对他有情,皇后感慨颇深:“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总让人牵怀。帝王之家哪里有真情。”
整个后宫的人都知道,皇上极少踏足永和宫,皇上即使来了,也仅仅只是局限在礼仪上按照宫中规矩在中秋节,大年三十必须到皇后寝宫用膳,召皇后侍寝。
除此之外,皇上一般都是留宿在其她的寝宫里,与她们吟诗作对,喝酒作画。
皇上与皇后之间就像一对老夫老妻一样,皇上对皇后恭敬有加,却无男女私情,极少翻皇后的牌子,召皇后侍寝。
而她对皇上心心念念,总是将皇上挂在心里,时刻不得忘怀。无奈,她就把满腔的希望和热情寄托在豫王的身上,希望他幸福,因此,豫王在行完了弱冠之礼以后,她就暗中留心帮助豫王物色合意的小姐,选为豫王妃。
皇后去世以后,太子也由她一手抚养长大成人,太子与豫王相差不大,为太子挑选太子妃的事情也迫在眉睫。她就一并挑起了选太子妃和豫王妃的重任。
朝中官员闻风而动,他们的嗅觉十分灵敏,闻到了一股政治的气息,他们估摸着皇后办赏花宴的用意,必定与太子和豫王选妃有关,纷纷托关系找路子巴结御画大师,请他进府为自己的女儿作画。送进内务府,以备侯用选妃。 ↑返回顶部↑
他急忙将功补过,哈着腰,斟酌着字句转移着话题,将豫王抬出来宽皇后的心:“皇后你在奴才心里永远是最美的,豫王都赞你是世上最美的母后。”
“豫儿都成年了,我也老了。现在,本宫最大的心愿就是为豫儿挑选中意的豫王妃。”皇后倪视了喜公公诚惶诚恐的模样,淡淡的说道:“公公,你去把内务府送来的画轴拿过来给本宫瞧瞧。”
“皇后说得是,奴才天天数着日子,希望看到豫王的大婚,奴才这就去拿美人画。”公公笑眯眯的跑进偏殿,打开柜子,从中挑选了一些漂亮的美人画像,一一卷起来,抱在怀里来到寝宫。放在皇后对面的矮几上。
矮几上堆满了画轴。
皇后倚在榻上。翻看着一卷卷画轴。一一进行着点评,将家世不中意的,长相不好的,身材不好的画像搁置一边。
公公侯在一边,把皇后看完的画轴重新整理好放在一起,呆在一边不敢打扰皇后审画。
皇后久久的盯着一张画,小喜子心里一动,他凑上前探头一看,
画上的女子好美啊,面似芙蓉,眉如柳,淡扫娥眉眼含春,肌肤如雪,一头黑发挽成漂亮的美人髻,满头的珠钗在阳光下耀出刺眼的光芒,好一个漂亮的女子。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 皇后选妃
“皇后,这是内阁学士柳大人的女儿,柳茹艳。年方十六,待字闺中。”喜公公见皇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端详着画中的美人不语。就向皇后介绍这位美丽端庄的千金小姐。
他的介绍平淡乏味,没有打动皇后的心,在皇宫里唯独不缺乏的就是美人,皇后见过的美人太多了,这一位小姐除了美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她随手将这一幅画递给小喜子。
喜公公接过画,把画卷起来,无意间发现画的一角卷起来,画后面有一行小字,他眼睛一亮,马上又把画递给皇后:“皇后你看这一幅画,下面还写了一句诗。”
皇后接过画一看,果然在画的后面留下了整整齐齐的一行娟秀的小楷字:云想衣裳花想容。
“这位小姐真有心。”喜公公试探着赞道。
皇后灿然的星光水眸隐含笑意,似在鼓励他大胆的讲下去,公公受到了鼓舞,按照自己的思路,认真答着:“皇后,奴才听说,柳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号称为京城第一美人,依奴才愚见,这一幅是柳小姐的自画像,借此证明自己的学识和诚心。”
公公停顿了一下,懒得猜测柳小姐暗恋谁?悄悄观察着皇后神情的变化,见皇后唇角微微上扬,保持着上翘的弧度,没有打断他的愚见,他就借着皇后给他的一个胆子,挑皇后感兴趣的话题,避重就轻说道:“柳小姐留下这一句诗,是否在暗示:她就像那一朵云儿,想象着豫王的衣衫,如那一朵花儿想像着豫王的美貌。呵呵,奴才明白了,豫王号称美男子,才情横溢,倾倒众生。柳小姐暗恋着豫王,借着一首诗暗示着自己的情怀。以及心有所属。”
公公对这一句诗的歪解,皇后不置可否,也没有指出他生搬硬套刻意讨好和赞美豫儿的用意,她只是对他话里的另一句话感兴趣:小姐暗恋豫王。
皇后眼里闪过沉思,想起了往昔的自己,自己也是少女怀春,暗恋皇上,怀着满腔希望和思恋来到了皇宫,结果很快就被后宫的争斗夺去了少女的情怀,变得工于心计,用尽了心机,得到了豫儿,得到了凤冠,可是,最后她还是失去了皇上的心。
她不由感慨的说了一句:“这一位小姐的确有心,恐落花有意,流水无心。她白费了心思。”
皇后仔细端详着柳小姐的这一幅画像,对小姐的心思她深有同感,只是叹息了一声:“命中有的终须有,命中无的终须无,一切由天定夺,按天意行事。”
皇后将这一幅画像递给公公,公公明白了皇后的意思,柳小姐进入了待选行列之中,他小心翼翼的将画轴卷好,双手托起来,放进盒子里,将盒子存放到漆金的柜子里锁起来。
喜公公来到皇后的面前,皇后的思绪还停留在那一副画上,没有消失,该画勾起了皇后满腹心思。
中秋节佳节之日,瑾贵妃夺了皇后的爱,皇上对她无情,可是皇上是皇后今生唯一牵挂的男人,他对她无情,她却对他有情,皇后感慨颇深:“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总让人牵怀。帝王之家哪里有真情。”
整个后宫的人都知道,皇上极少踏足永和宫,皇上即使来了,也仅仅只是局限在礼仪上按照宫中规矩在中秋节,大年三十必须到皇后寝宫用膳,召皇后侍寝。
除此之外,皇上一般都是留宿在其她的寝宫里,与她们吟诗作对,喝酒作画。
皇上与皇后之间就像一对老夫老妻一样,皇上对皇后恭敬有加,却无男女私情,极少翻皇后的牌子,召皇后侍寝。
而她对皇上心心念念,总是将皇上挂在心里,时刻不得忘怀。无奈,她就把满腔的希望和热情寄托在豫王的身上,希望他幸福,因此,豫王在行完了弱冠之礼以后,她就暗中留心帮助豫王物色合意的小姐,选为豫王妃。
皇后去世以后,太子也由她一手抚养长大成人,太子与豫王相差不大,为太子挑选太子妃的事情也迫在眉睫。她就一并挑起了选太子妃和豫王妃的重任。
朝中官员闻风而动,他们的嗅觉十分灵敏,闻到了一股政治的气息,他们估摸着皇后办赏花宴的用意,必定与太子和豫王选妃有关,纷纷托关系找路子巴结御画大师,请他进府为自己的女儿作画。送进内务府,以备侯用选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