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被饿狠了的人,哪里会记得那么多的礼义廉耻。这男人想法是好,可惜东西不一定能带回去。
  得了魏宁给的吃食,那男人的态度好了许多,眼神里带了几分感激:“谢谢大老爷,不过我家囡囡已经一天多没吃一滴米了。”
  代王出声说:“既然是给你的,就吃了吧,吃饱了,一个时辰后,到刺史府外头叫上这城里的人,来排队领粥,按人头来,每个人都有一碗。”
  男人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方才听到的话。
  随行的另外一个官员说:“这是当今代王,我们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赈灾,之后还有大批灾粮送到,代王说的话,自然是真的。”
  那男人立马跪下来,梆梆磕了两个响头:“谢谢代王,谢谢大老爷!”
  徐元嘉注意到,对方到底还是没吃那糕点,而是小心翼翼地藏在了怀里。
  舟车劳顿,他们这些人却没有休息的时间。
  如今的刺史府是离此处最近益州调过来的兵马把手,当初杀害青州刺史的暴民早在一个月前,便于午门斩首。
  虽然情有可原,但杀害朝堂命官是重罪,青州刺史的脑袋,要砍也是由皇帝下令来砍,若是容忍了这一次,那岂不是四处揭竿而起,目无法纪,只会对寻常百姓带来更大的危害。
  没了领头人,剩下的这些难民不过是一盘散沙。
  魏宁一行人占了刺史府,负责清扫的清扫,燕十二连通王氏为他准备的家丁,则是把他惯用的东西放到了这府上第二好的房间。
  原本刺史住的房间,不消说,自然是留给了代王。
  会厨艺的伙夫收拾了厨房,用他们驻扎时候的锅瓦瓢盆开始煮粥。
  魏宁同另外几个官员,还有代王一起,共同商议赈灾的具体事情。
  徐元嘉虽然聪慧,但他身份不合适,不可能参与进来。
  等帮着收拾了他同魏宁的住处,他想了想自己还能做的,又拿了纸笔,帮着写起了牌子,领粥的、看病的,这些地方,他都特地把字写很大,吩咐燕十二糊在木牌子上,用个凳子在后头当着,放在外头,让人一眼就能看得见。
  徐元嘉没有特地活要干,这里走一走那里看一看,能够帮一帮的,便搭把手,做不到的,他也不逞强,免得给别人添乱。
  米粥的香味,渐渐从厨房里飘了出来,他走到放粮食的地方,算了下数量,又看了看煮着粥的锅,然后舀了水往里头倒。
  厨房的伙夫瞪他:“你这干什么呢?这么稀的粥,能吃饱吗?!”
  在船上因为骂了徐元嘉,被打板子的人,是这伙夫的小舅子,他怎么看都觉得徐元嘉不顺眼。
  而且一个厨子,最忌讳的,便是别人到自己的地盘来指手画脚。
  代王正好从外头走进来:“怎么了?”
  那伙夫是代王带过来的厨子,见到主子,立马告状说:“禀告王爷,这粥都快煮好了,这人往里头倒了一大堆生水进去,这可都是给灾民们准备的粥啊。”
  代王方才说了,他要和难民们同甘共苦,难民喝粥,他也喝粥,煮得太清的话,那岂不是要让代王饿着。
  代王看向徐元嘉:“他说的话,可是真?”
  徐元嘉的神色倒十分冷静:“这水的确是我倒的。”
  代王道:“虽然你是子规的妻子,但兹事体大。”
  徐元嘉接着说:“我方才查了益州诸位大人留下的文书,青州百姓八千户,青城及方圆十里内,还余下约六千户,也就是近两万余人。”
  他用勺子舀了锅子内热气腾腾的粥:“一斤米,能煮上六七碗饭,按照方才的煮法,若是煮成稀粥,能有近二十碗。一石米,便是两千碗粥,我们带来的粮食,不过一百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