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倒也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小时候魏宁也是喊皇帝一声舅舅,皇帝是真痴情,却也是真多情。
  徐元嘉重新在魏宁腿上躺下:“天底下的男人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魏宁捏了捏自家夫人的脸:“你这是连为夫和你自己都骂进去了。”
  徐元嘉不以为然:“男人不坏没人爱。”
  那种呆呆的正人君子,根本不会招惹他喜欢的。
  再说了,徐元嘉轻轻拽住魏宁的头发,示意魏宁凑过来一点。
  “嗯?”魏宁从善如流低下头。
  “当初你说要我帮忙,大可以让我做燕十三,做什么世子夫人呢?”
  他看魏宁明明就坏得很。
  “咳咳咳”魏宁突然发出了剧烈的咳嗽,决定抛开这个话题不谈。
  坏就坏吧,坏点才能够顺利地保护好自己,也能保护好自己所在意的人。
  与其做个被人吞得骨头都不剩的好人,还不如做个坏蛋。
  至少徐元嘉这个真小人比伪君子让他舒服得多。
  秋贡八月结束,九月初放榜。
  魏宁没打算特地去探查此次京城乡试的成绩,再怎么着,徐元嘉也不至于会落榜不是。
  先前为了避嫌,魏宁早先便提过家中有人要参与此次科举,只是未曾提过是家中何人。
  此次京城参与出题的考官是六部官员,虽然不是他的门生,也没有什么姻亲关系,可六部受尚书省管辖,魏宁表明之后,凡是同科举有关的折子,都直接往何淳这个左仆射那边走,他是半点都不经手。
  卷子的名字在排名出来之前,都是糊住的,而且京城同其他省城不一样,即便是乡试,也是由朝堂这些高管负责监考阅卷。
  主考官这边拟了大致的名字,送了前一百的卷子递到上峰阅卷,再由门下三省的官员共同确定名单。
  虽说举贤不避亲,本朝官员也是可以举荐自己的儿孙子侄入朝为官,但为了保证科举选拔人才的相对公平性,一般同考生关系亲近的官员都会被撇出来,并不参与议事。
  待确定了名次之后,方才把名单送回去,再由吏部官员把名单拆开,抄录出来,次日张贴放榜。
  不管是乡试还是会试,头三名总是备受关注的。
  名单送过来之后,吏部官员便开始着手拆卷宗。
  负责做这种杂事的是吏部员外郎施明,他小心翼翼地把封住的地方拆开,吏部侍郎和吏部尚书,一个人抱着一个泡了枸杞、茶叶的杯子在一旁看着。
  厚厚的封纸被取下来之后,头名的卷宗上,写着遒劲有力的三个字:徐元嘉。
  不是所有人的记性都像徐元嘉那么好的,而且当初魏宁成婚,他这些部下几乎都来了,可记得魏大人的夫人姓什么的不少,记得全名的却不多。
  一旁的吏部侍郎说:“这名字看着倒有几分眼熟,查查看他是哪家公子。”
  不查还好,这一查不得了:“徐解元家中的住址,填的是荣国公府。”
  “荣国公府?对了,魏大人曾提过,他家中有人参加了此次乡试。”
  因为魏宁没有提过是谁,打听也打听不出来,他们也就没往那边想,谁能想到魏宁认识的人能是此次的头名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