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 李谚师徒差点气吐血了(日常万字,(9 / 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哪怕是那个灯丝今天就烧断了,等到安装了玻璃灯罩并抽真空或者填充氮气之后,使用寿命也会远远超过李谚他们在论文中提到的电灯泡。
  这种使用寿命超过十几天的电灯泡,显然已经具备了商业价值。
  这一点,不管是李谚还是饶永祥,显然都是已经意识到了的。
  毕竟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电灯泡并不会从早点到晚。
  有至少十几天的寿命的电灯泡,就意味着在普通房间里头使用的话,可以用上小半年才会坏掉呢。
  这个意义就非同凡响了。
  “实验都还没有结束,你高兴那么早干什么?”
  李谚不知道要怎么搭话,只能黑着脸顶了一句。
  其实他刚刚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气的要吐血了。
  没想到化学院还真的把自己给压在了下面。
  这怎么可以忍受?
  哪怕是外面的哪个作坊做的更好,他也忍了。
  但是化学院的话,他有点忍不了啊。
  “嘿嘿,虽然实验还没有结束,但是正因为还没有结束,所以才是更好的消息啊。
  哪像是你们格物学院,哪怕是加了玻璃灯罩之后,电灯泡的寿命也就那样。”
  虽然事情是练志坚做成功的,但是饶永祥一点也不觉得把自己徒弟的功劳放在自己身上会不好意思。
  在李谚面前,他完全就是一副自己搞出了比你好的电灯泡的模样。
  这让李谚的心情更加不好了。
  “我听说你们一直都是在那竹丝做实验,难道你们采取了什么特殊的处理方法吗?
  竹丝制作的灯丝寿命,在所有的材料当中是最长的。
  但是之前我们没有确认到跟你们实验室里头那样的情况。”
  虽然心中很气,但是李谚也知道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先把化学院发生的事情搞清楚再说。
  自己在化学院虽然有一些眼线,但是一些非常核心的消息,显然是没有那么容易打听到的。
  “嘿嘿,过几天我们的论文发表了,你就知道了!”
  饶永祥才不会那么傻,在论文都还没有投稿的时候就先把情况跟李谚共享了。
  这要是万一碰到一个小人,把论文给先发表了。
  那么到时候这个电灯泡的重要改进,到底是谁搞出来的,就会有争议了。
  毕竟在大唐,如今很多科学技术一旦出现争议的话,都是以论文发表的时间作为重要的判断依据的。
  这个基本常识,是所有科研人员必须要掌握的。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