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3 / 4)
至于日常礼仪方面,她早就想好了,就以落入印月池忘了许多事为借口,叫樱桃把家常的规矩再教一遍,孟冰学东西还是挺快的,纵然往后再出一丝半点的疏漏,凭她在培训中心多年磨练出来的机变,也能不着痕迹地圆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平氏派头十足地来了。
蕊心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大伯母,只见她三十几岁的年纪,中人之姿,只两弯吊梢眉毛显得别有风韵,穿着深杏色挑金丝的如意纹褙子,露出绛色细褶马面裙,头光面净,头上别着两根翠玉簪子,一朵蓝宝珠花,除了鬓边已经微微露出几丝儿白发,整个人却很是精神。
蕊心见尤嬷嬷低眉顺眼地跟在后头,再不犹豫,施礼道:“大伯母来了!”
平氏点点头,微笑道过来拉了蕊心的手,笑道:“听说侄女儿大好了,我欢喜得了不得,这不,才瞧完了账本子,就急着过来看你了!”
蕊心笑道:“多谢大伯母关心!” 一面让座上茶。
平氏喝了一口茶,笑道:“侄女儿虽然好了,可是也得再小心调养一阵子,不可留下病根儿。”
蕊心道:“是。”
平氏笑道:“前日你郑家姨妈送来两支极好的鹿茸,补身子是最好的,回头我叫人给你送来。”
孟冰心想,鹿茸?吃多了会流鼻血耶!她就曾经因为狂补鹿茸半夜三更血溅公寓,不过平氏既要给,她也不能不收,不过蕊心琢磨着,樱桃和荔枝的事儿还没完呢,这不会是先礼后兵的节奏吧。
果然平氏很快就步入正题了,笑道:“你大姐姐也十分挂念你,明儿召你和锦心过府一叙呢。”
蕊心小心肝儿一颤,尽管她早已听说了这位大姐姐,也旁敲侧击的打听过,可是去见真人版的,她表示还是有压力滴。
平氏哪知道蕊心这些想法,又笑道:“明儿正好趁着去见你大姐姐的空儿,把你姨妈托付的那件事在你大姐姐面前提一提吧,”平氏攥着蕊心的手就紧了一紧,“务必要叫你大姐姐应承下来!”
应承什么呀!蕊心茫然,只得拍着脑门笑道:“哪一位姨妈是陶家的,还是喻家的,大伯母说的,我竟不记得了。”
谢蕊心的母亲杨氏的姐妹,一位嫁给了喻家,一位嫁给了陶家,平氏说的当然不是不是肃国公家的亲戚。平氏的脸色当时就变了一变,她整饬了精神,笑道:“是你灌家姨妈的大儿子求宫廷侍卫的事。”
蕊心明白了,平氏若不提这位姨妈,蕊心兴许还想不起来呢,平氏娘家的姐妹虽多,只这一位妹子,算是个人物。
原来平氏有一位一母所生的娘家妹子,嫁给宣府指挥同知的庶子,公公死后,又分了家,丈夫也没有个正经差事,家里渐渐落魄,这位妹子闲来无事,时常地进侯府来与平氏说话儿,竟比承阳伯家的嫡女还入平氏的眼,照樱桃的话说,这位灌姨妈在长宁侯府,俨然拿着一副正经主子的款儿,竟比长宁侯府嫁出去的几位正经姑奶奶来得还勤,众人畏惧平氏,也不敢说什么。
灌姨妈长了一张巧嘴,极会奉承平氏,平氏也乐得在妹子面前显显自己能耐,便时常地接济妹子。
蕊心深刻怀疑杨氏的嫁妆,也流入了灌姨妈的口袋。
蕊心心里的的小算盘打得哗啦啦响,平氏提出叫蕊心去谢明心面前求这个人情,至少说明三点,其一,平氏与明心不和;其二,蕊心还是很得明心这位堂姐的青眼的;其三,恐怕谢锦心这位嫡亲妹子在恪王妃面前也是说不上话的,不然平氏何必舍近求远。
所以蕊心打算调戏一下平氏,就低眉笑道:“论起来,二姐姐是大姐姐的嫡亲妹子,倒比侄女儿更近些。”
平氏一愣,往日这位侄女一直对在明心面前更得脸而沾沾自喜,平氏虽然眼红,但是因势利导地赞她几句,蕊心就不知东南西北了,平氏叫她去求谢明心什么事,她都会出面去求,今日怎么反倒谦逊起来了?对,必定是要听几句奉承才行的。
平氏嘻嘻一笑,道:“侄女不是不知道,你二姐姐笨嘴拙舌的,哪有你一半的灵巧?更何况侄女身上还有二老爷的面子,锦心哪有这个福气?”
这事又与父亲何干?蕊心笑问道:“大伯母总说父亲有面子,只是侄女至今还是想不透彻,还请大伯母给侄女儿解说解说。”她得慢慢套出平氏的实话。
平氏着急外甥的差事,就连忙给蕊心解释说:“恪王爷交往的人里头,有许多都是江南的盐商,没有你二老爷照应着,哪能这般顺风顺水?恪郡王府又哪里来的那份儿富贵?”
蕊心明白了,王爷们虽是皇帝的儿子,可皇上生了那么多儿子,也不能把国库搬来都给了儿子们,所以,即使这些天潢贵胄,想要财源滚滚,也是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
官商结合,自古有之,只要不做得太离谱,一般来说都能做到双赢。
看起来恪郡王就结交了这样一些朋友,而谢墀与恪郡王就是这样的互惠互利的关系。怪不得平氏要借蕊心的面子呢!
可是蕊心也明白,恪郡王再用得着谢家,也是皇家血脉,若不是因为与谢墀的姻亲关系,只怕想要巴结恪郡王的官员还排不上队呢!若是谢墀确有难处,求恪郡王办事也就罢了,如今为了个八杆子打不着的表弟,叫蕊心去支付父亲积攒的人情支票,岂有此理!
平氏见蕊心不语,面上笑意淡了淡,道:“当初二老爷外放做官,乔姨娘那个狐媚子抢着要去,到底还是我做了坏人,做主拦下了她的,到底只到寿姨娘跟着去了,不然,若叫你母亲出头,岂不又要担一个嫉妒的名声,”又低了低声音,“你也知道,寿姨娘自从上次小产之后,伤了身子,连大夫都说她子嗣上艰难了。我这么做,还不是为着你和你娘?大伯母若不是顾着妯娌情分,把乔姨娘送了去,到时候二老爷回来,还认不认得你们娘儿几个都难说呢!” ↑返回顶部↑
就在这个时候,平氏派头十足地来了。
蕊心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大伯母,只见她三十几岁的年纪,中人之姿,只两弯吊梢眉毛显得别有风韵,穿着深杏色挑金丝的如意纹褙子,露出绛色细褶马面裙,头光面净,头上别着两根翠玉簪子,一朵蓝宝珠花,除了鬓边已经微微露出几丝儿白发,整个人却很是精神。
蕊心见尤嬷嬷低眉顺眼地跟在后头,再不犹豫,施礼道:“大伯母来了!”
平氏点点头,微笑道过来拉了蕊心的手,笑道:“听说侄女儿大好了,我欢喜得了不得,这不,才瞧完了账本子,就急着过来看你了!”
蕊心笑道:“多谢大伯母关心!” 一面让座上茶。
平氏喝了一口茶,笑道:“侄女儿虽然好了,可是也得再小心调养一阵子,不可留下病根儿。”
蕊心道:“是。”
平氏笑道:“前日你郑家姨妈送来两支极好的鹿茸,补身子是最好的,回头我叫人给你送来。”
孟冰心想,鹿茸?吃多了会流鼻血耶!她就曾经因为狂补鹿茸半夜三更血溅公寓,不过平氏既要给,她也不能不收,不过蕊心琢磨着,樱桃和荔枝的事儿还没完呢,这不会是先礼后兵的节奏吧。
果然平氏很快就步入正题了,笑道:“你大姐姐也十分挂念你,明儿召你和锦心过府一叙呢。”
蕊心小心肝儿一颤,尽管她早已听说了这位大姐姐,也旁敲侧击的打听过,可是去见真人版的,她表示还是有压力滴。
平氏哪知道蕊心这些想法,又笑道:“明儿正好趁着去见你大姐姐的空儿,把你姨妈托付的那件事在你大姐姐面前提一提吧,”平氏攥着蕊心的手就紧了一紧,“务必要叫你大姐姐应承下来!”
应承什么呀!蕊心茫然,只得拍着脑门笑道:“哪一位姨妈是陶家的,还是喻家的,大伯母说的,我竟不记得了。”
谢蕊心的母亲杨氏的姐妹,一位嫁给了喻家,一位嫁给了陶家,平氏说的当然不是不是肃国公家的亲戚。平氏的脸色当时就变了一变,她整饬了精神,笑道:“是你灌家姨妈的大儿子求宫廷侍卫的事。”
蕊心明白了,平氏若不提这位姨妈,蕊心兴许还想不起来呢,平氏娘家的姐妹虽多,只这一位妹子,算是个人物。
原来平氏有一位一母所生的娘家妹子,嫁给宣府指挥同知的庶子,公公死后,又分了家,丈夫也没有个正经差事,家里渐渐落魄,这位妹子闲来无事,时常地进侯府来与平氏说话儿,竟比承阳伯家的嫡女还入平氏的眼,照樱桃的话说,这位灌姨妈在长宁侯府,俨然拿着一副正经主子的款儿,竟比长宁侯府嫁出去的几位正经姑奶奶来得还勤,众人畏惧平氏,也不敢说什么。
灌姨妈长了一张巧嘴,极会奉承平氏,平氏也乐得在妹子面前显显自己能耐,便时常地接济妹子。
蕊心深刻怀疑杨氏的嫁妆,也流入了灌姨妈的口袋。
蕊心心里的的小算盘打得哗啦啦响,平氏提出叫蕊心去谢明心面前求这个人情,至少说明三点,其一,平氏与明心不和;其二,蕊心还是很得明心这位堂姐的青眼的;其三,恐怕谢锦心这位嫡亲妹子在恪王妃面前也是说不上话的,不然平氏何必舍近求远。
所以蕊心打算调戏一下平氏,就低眉笑道:“论起来,二姐姐是大姐姐的嫡亲妹子,倒比侄女儿更近些。”
平氏一愣,往日这位侄女一直对在明心面前更得脸而沾沾自喜,平氏虽然眼红,但是因势利导地赞她几句,蕊心就不知东南西北了,平氏叫她去求谢明心什么事,她都会出面去求,今日怎么反倒谦逊起来了?对,必定是要听几句奉承才行的。
平氏嘻嘻一笑,道:“侄女不是不知道,你二姐姐笨嘴拙舌的,哪有你一半的灵巧?更何况侄女身上还有二老爷的面子,锦心哪有这个福气?”
这事又与父亲何干?蕊心笑问道:“大伯母总说父亲有面子,只是侄女至今还是想不透彻,还请大伯母给侄女儿解说解说。”她得慢慢套出平氏的实话。
平氏着急外甥的差事,就连忙给蕊心解释说:“恪王爷交往的人里头,有许多都是江南的盐商,没有你二老爷照应着,哪能这般顺风顺水?恪郡王府又哪里来的那份儿富贵?”
蕊心明白了,王爷们虽是皇帝的儿子,可皇上生了那么多儿子,也不能把国库搬来都给了儿子们,所以,即使这些天潢贵胄,想要财源滚滚,也是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
官商结合,自古有之,只要不做得太离谱,一般来说都能做到双赢。
看起来恪郡王就结交了这样一些朋友,而谢墀与恪郡王就是这样的互惠互利的关系。怪不得平氏要借蕊心的面子呢!
可是蕊心也明白,恪郡王再用得着谢家,也是皇家血脉,若不是因为与谢墀的姻亲关系,只怕想要巴结恪郡王的官员还排不上队呢!若是谢墀确有难处,求恪郡王办事也就罢了,如今为了个八杆子打不着的表弟,叫蕊心去支付父亲积攒的人情支票,岂有此理!
平氏见蕊心不语,面上笑意淡了淡,道:“当初二老爷外放做官,乔姨娘那个狐媚子抢着要去,到底还是我做了坏人,做主拦下了她的,到底只到寿姨娘跟着去了,不然,若叫你母亲出头,岂不又要担一个嫉妒的名声,”又低了低声音,“你也知道,寿姨娘自从上次小产之后,伤了身子,连大夫都说她子嗣上艰难了。我这么做,还不是为着你和你娘?大伯母若不是顾着妯娌情分,把乔姨娘送了去,到时候二老爷回来,还认不认得你们娘儿几个都难说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