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3 / 4)
多的是人一夜暴富,但也不乏有人为此倾家荡产。
徐宁不知嫡姐是怎么想到这条路子的,她以前只在缅北、金三角那些鬼地方听过此类行当,总之正经人还是少沾染的好,莫非真是家学渊源?钱掌柜跟她说王氏以前去过赌坊时,她还不肯相信呢。
当然,徐馨更可能是被人引诱,赌石市场多的是鱼龙混杂,远非她一个闺阁千金所应踏足,而这宗生意不但需要 丰富的经验,更需要足够的运气与胆量。
显然,徐馨两样都很欠缺,她信不过雇来的人手,唯恐他们背着她捣鬼,非要亲自出马,然而剖出来的要么空空如也,要么尽是些残次品,有价无市,倒是那些她没耐心查看匆匆卖出去的原石,过后却被发现剖出美玉,徐馨懊悔不已。
中途倒也遇上过两块好的,然而因她一惊一乍,害得工匠持刀的手发抖,导致上等翡翠出现裂纹,虽然最终得以售卖,可盈利实在寥寥。
就连徐宁也觉得嫡姐怎就那么背运呢。
当然,这些不关她的事,她只在意嫡母名下的铺子。
眼看着已到了一月一度的催债之期,而徐馨从上月拖延至今,依旧没能将利息还上,徐宁当机立断,“让钱掌柜将那几间铺面查封,人手也悉数换掉。”
本来不该这样狠心,但王氏可不是好糊弄的,唯有速战速决才能占得先机。
半夏会意,“是否让赵掌柜郭掌柜也来帮忙?”
徐宁颔首,“去传吧。”
商人重利,这几位更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必得狠狠扯下一块肉来,即便徐馨能在短时间内凑到赎金,怕也于事无补。
诚意伯府中,徐建业正跟老妻商量该备什么礼到王府去。
为的自然是徐宁肯帮徐馨证明清白一事。
王氏很是心不甘情不愿,那封信早点来倒好,还能算雪中送炭,可偏偏是在老太太发落方姨娘后才送来,顺水人情谁不会做?
诚意伯无言,“你讲讲良心,静王妃还能掐着点送信?你当飞鸽传书呢!”
王氏只是舍不得,为了这点子谈不上帮忙的小忙,又得让她破费,她是金子打的不成?
“要么,去铺子里挑几盒胭脂送她好了。”
诚意伯没好气,“回头用着不好烂了脸,再叫人说你故意害她?”
前车之鉴这么快给忘了,虽说方姨娘已倒,可背地里恨静王妃的也不在少数,他可不想给人家当枪使,什么吃食、胭粉能免则免。
王氏听着有理,看来只有送首饰最合适,至于衣裳,徐宁穿的都是时新宫缎,她那些早就过时了的,更加拿不出手。
诚意伯道:“越性凑一整套头面送去,省得寒酸。”
王氏心里在淌血,老爷就会动动嘴皮子,压根不知柴米贵,照这般用法,过不了几年就该坐吃山空了。
正打算找人问问可有卖剩下的钗环链镯胡乱配一套出来,却见铺子里那几个老掌柜先行过来了,个个淌眼抹泪,悲怆万分。
难道遇上打劫的不成?天子脚下谁这般大胆。
一问方知,却原来徐宁派人去接手了,王氏几欲晕倒,“你们都是死人不成,由着她蹬鼻子上脸?”
诚意伯皱眉,老妻这话也太冲动了,有失风度。
掌柜们蝎蝎螫蛰道,人家拿着借契来赶人,他们哪敢违抗?要知道王府可是设有府兵的,钱财都是身外物,哪比得上性命重要。
王氏不信,说抵押就抵押了,都还没经她过目呢,怕是唱些空城计。
这些无胆鼠辈,人家一诈就唬得跟什么似的,还得她亲自去问问仔细。 ↑返回顶部↑
徐宁不知嫡姐是怎么想到这条路子的,她以前只在缅北、金三角那些鬼地方听过此类行当,总之正经人还是少沾染的好,莫非真是家学渊源?钱掌柜跟她说王氏以前去过赌坊时,她还不肯相信呢。
当然,徐馨更可能是被人引诱,赌石市场多的是鱼龙混杂,远非她一个闺阁千金所应踏足,而这宗生意不但需要 丰富的经验,更需要足够的运气与胆量。
显然,徐馨两样都很欠缺,她信不过雇来的人手,唯恐他们背着她捣鬼,非要亲自出马,然而剖出来的要么空空如也,要么尽是些残次品,有价无市,倒是那些她没耐心查看匆匆卖出去的原石,过后却被发现剖出美玉,徐馨懊悔不已。
中途倒也遇上过两块好的,然而因她一惊一乍,害得工匠持刀的手发抖,导致上等翡翠出现裂纹,虽然最终得以售卖,可盈利实在寥寥。
就连徐宁也觉得嫡姐怎就那么背运呢。
当然,这些不关她的事,她只在意嫡母名下的铺子。
眼看着已到了一月一度的催债之期,而徐馨从上月拖延至今,依旧没能将利息还上,徐宁当机立断,“让钱掌柜将那几间铺面查封,人手也悉数换掉。”
本来不该这样狠心,但王氏可不是好糊弄的,唯有速战速决才能占得先机。
半夏会意,“是否让赵掌柜郭掌柜也来帮忙?”
徐宁颔首,“去传吧。”
商人重利,这几位更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必得狠狠扯下一块肉来,即便徐馨能在短时间内凑到赎金,怕也于事无补。
诚意伯府中,徐建业正跟老妻商量该备什么礼到王府去。
为的自然是徐宁肯帮徐馨证明清白一事。
王氏很是心不甘情不愿,那封信早点来倒好,还能算雪中送炭,可偏偏是在老太太发落方姨娘后才送来,顺水人情谁不会做?
诚意伯无言,“你讲讲良心,静王妃还能掐着点送信?你当飞鸽传书呢!”
王氏只是舍不得,为了这点子谈不上帮忙的小忙,又得让她破费,她是金子打的不成?
“要么,去铺子里挑几盒胭脂送她好了。”
诚意伯没好气,“回头用着不好烂了脸,再叫人说你故意害她?”
前车之鉴这么快给忘了,虽说方姨娘已倒,可背地里恨静王妃的也不在少数,他可不想给人家当枪使,什么吃食、胭粉能免则免。
王氏听着有理,看来只有送首饰最合适,至于衣裳,徐宁穿的都是时新宫缎,她那些早就过时了的,更加拿不出手。
诚意伯道:“越性凑一整套头面送去,省得寒酸。”
王氏心里在淌血,老爷就会动动嘴皮子,压根不知柴米贵,照这般用法,过不了几年就该坐吃山空了。
正打算找人问问可有卖剩下的钗环链镯胡乱配一套出来,却见铺子里那几个老掌柜先行过来了,个个淌眼抹泪,悲怆万分。
难道遇上打劫的不成?天子脚下谁这般大胆。
一问方知,却原来徐宁派人去接手了,王氏几欲晕倒,“你们都是死人不成,由着她蹬鼻子上脸?”
诚意伯皱眉,老妻这话也太冲动了,有失风度。
掌柜们蝎蝎螫蛰道,人家拿着借契来赶人,他们哪敢违抗?要知道王府可是设有府兵的,钱财都是身外物,哪比得上性命重要。
王氏不信,说抵押就抵押了,都还没经她过目呢,怕是唱些空城计。
这些无胆鼠辈,人家一诈就唬得跟什么似的,还得她亲自去问问仔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