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奔小康 第132节(2 / 4)
亚的族群中的青壮比起赤岩族的多,又都会打仗,一旦攻上来,赤岩族即使挡得住,也会伤亡惨重,甚至很有可能灭族。哪怕是投靠过去,食物紧缺之下,族里的残弱老人甚至还有娃,可能都会活不下来。
景平安比划着说:“冬天,食物充足,不需要狩猎,我打算把族中的青壮都组织起来,每天进行作战训练,防止他们来攻。长矛、弓箭、盾牌、大刀等作战武器,我们都得装备上。族里的男野人,给他们的食物,让他们去采矿、伐木、烧炭!”
这个提议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
景平安简单地跟她们开完会,先把这项事情定下,便忙着做人口统计。
如果只是为了方便暂时调度安排,那自然是以工种为统计比较方便,可从长久来看,则还是以家庭为单位更合适,因为工作是经常变动的,家庭关系,血缘亲情,这个是生来就注定的,固定了的。
为了方便理清家庭成员关系,方便管理,那自然是要确定户主的,都是直系血缘亲属,自然是按照母亲、子女、孙辈排下来。
赤岩族人对同辈、晚辈、父亲都是直呼名字,对于父亲的母亲,跟其他祖母辈的人一样,都是喊阿嬷,至于父亲的父亲,这隔得比较远,且不知道去哪里找,大概率都没在世,没有称呼,也不认识。母亲的母亲,则是称为阿家。
如果家里有祖母辈的人在世,那自然就是阿家是户主了,如果没有,那就是母亲是户主。景平安考虑了下,自己还是个娃,开春才满七岁,就还是给亲妈办了个户口,列为户主。
她家的户口下面,亲妈是户主,下面加个她。为了区分土生土长跟她们这种移民过来的区别,她又在名字前面加了“山崖”两个字,亲妈的名字在户口上登记为“山崖步”,她是“山崖安。”
赤岩族的名字,则是在名字前加“赤岩”为姓,例如,赤岩敏、赤岩瓦。
舒想了想,说:“安,大家都知道你和步,以前是山崖族,但在我们心里,你是我们赤岩族人。”
敏、瓦、猛她们都纷纷点头。
景平安告诉她们,“我们要跟亚抢人,壮大我们的族群。以后还会有别的部族过来,他们离开了自己的部族,留下个名字也是个念想,以免像绿颜族那样,投靠树巢族二十多年,还会想着回到自己的族群,反过来把树巢族灭了。”最重要的是,有名字,方便管理,一听就知道是从哪来的。
她又补充着说道:“族里的男野人,在其他族群,有娃,很可能在旱灾中活不下来,要是我们有余力,族里的男野人和他找的配偶愿意的话,可以迁过来,或许就能活下来了呢?”
第161章 远回来了
景平安的话说到议事厅中好几人的心坎上。
哈生了两个儿子,膝下没有女儿,也没有一个孙辈。入冬前,两个儿子都回来了。他们跟下游族群的女野人生有娃,两个人一共有五个娃。她想象下两个儿子把他们的娃领到赤岩族来的情形,心头一片火热,随即又觉得不合适。且不说别人愿不愿意来,即使愿意来,拿什么养活。
哈觉得不切实际,却很想同意景平安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唯有沉默。
景平安看到她们的反应,心头便踏实了几分,问:“要是能解决食物的问题,你们愿意让族里的男野人,把他们的娃和配偶,接来吗?”
舒说:“人多,更强大,当然愿意。”
徵也点头。
舒和徵在族里的地位仅次于安,要是没有安,她俩就是实打实的首领,很有发言权。她俩都同意了,其她人本就乐意的事,自然不会反对,纷纷点头同意。
景平安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便正式忙碌起登记造册的事。
兽皮是硬通货,格外昂贵,兔皮纸从材料到加工都很费事,景平安自然是舍不得拿来做户籍登记。她安排舒,去找两个干活比较利索的,拿起斧头、刀子做木简。
她在这里从来没有见过竹子,没办法制作竹简。造纸需要水,且是个技术活,需要时间去琢磨,她现在没那功夫,也没那水,加上纸张不易于保存,怕受潮怕霉,还会生虫,放不了几年就会变黄。茅草顶的屋子又容易漏雨,一场大暴雨下来,纸就全完了。木简怎么都比纸更抗造一些,取材方便,造价低廉。
景平安在登记户口的时候,还顺便给他们发了个身份证,同样也是木头做的,一个巴掌大的小牌子,上面写有户籍编号,户主姓名,本人姓名、性别、年龄。
野人的重名率非常高,跟声响有关的名字特别多,呱、哗、轰、啾、叽、呜之类的特别多,鸟的叫声,打雷的声音,果子落在地上的声音,水响声,都能拿来起名字,撞名率太高。例如,呱,小表妹叫呱,赤岩族里随手一抓,至少还能揪出七八个来,喊一声赤岩呱,能有一堆人出来回答。加上户主的名字,这一看就知道是哪家的赤岩呱了。
最重要的是,有了身份牌,就不怕外族的男野人冒充本族人了。景平安手写的身份牌,别人想要仿造,难度太大。
景平安决定不为难自己的小身板去森林里到处找人登记,而是让舒通知族人到会议室这里来登记。为了方便登记和发放身份牌,要求他们是全家一起来。什么叫全家,老母亲,儿女,孙辈,全都得来。
这消息一出,赤岩族上下全都轰动了。 ↑返回顶部↑
景平安比划着说:“冬天,食物充足,不需要狩猎,我打算把族中的青壮都组织起来,每天进行作战训练,防止他们来攻。长矛、弓箭、盾牌、大刀等作战武器,我们都得装备上。族里的男野人,给他们的食物,让他们去采矿、伐木、烧炭!”
这个提议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
景平安简单地跟她们开完会,先把这项事情定下,便忙着做人口统计。
如果只是为了方便暂时调度安排,那自然是以工种为统计比较方便,可从长久来看,则还是以家庭为单位更合适,因为工作是经常变动的,家庭关系,血缘亲情,这个是生来就注定的,固定了的。
为了方便理清家庭成员关系,方便管理,那自然是要确定户主的,都是直系血缘亲属,自然是按照母亲、子女、孙辈排下来。
赤岩族人对同辈、晚辈、父亲都是直呼名字,对于父亲的母亲,跟其他祖母辈的人一样,都是喊阿嬷,至于父亲的父亲,这隔得比较远,且不知道去哪里找,大概率都没在世,没有称呼,也不认识。母亲的母亲,则是称为阿家。
如果家里有祖母辈的人在世,那自然就是阿家是户主了,如果没有,那就是母亲是户主。景平安考虑了下,自己还是个娃,开春才满七岁,就还是给亲妈办了个户口,列为户主。
她家的户口下面,亲妈是户主,下面加个她。为了区分土生土长跟她们这种移民过来的区别,她又在名字前面加了“山崖”两个字,亲妈的名字在户口上登记为“山崖步”,她是“山崖安。”
赤岩族的名字,则是在名字前加“赤岩”为姓,例如,赤岩敏、赤岩瓦。
舒想了想,说:“安,大家都知道你和步,以前是山崖族,但在我们心里,你是我们赤岩族人。”
敏、瓦、猛她们都纷纷点头。
景平安告诉她们,“我们要跟亚抢人,壮大我们的族群。以后还会有别的部族过来,他们离开了自己的部族,留下个名字也是个念想,以免像绿颜族那样,投靠树巢族二十多年,还会想着回到自己的族群,反过来把树巢族灭了。”最重要的是,有名字,方便管理,一听就知道是从哪来的。
她又补充着说道:“族里的男野人,在其他族群,有娃,很可能在旱灾中活不下来,要是我们有余力,族里的男野人和他找的配偶愿意的话,可以迁过来,或许就能活下来了呢?”
第161章 远回来了
景平安的话说到议事厅中好几人的心坎上。
哈生了两个儿子,膝下没有女儿,也没有一个孙辈。入冬前,两个儿子都回来了。他们跟下游族群的女野人生有娃,两个人一共有五个娃。她想象下两个儿子把他们的娃领到赤岩族来的情形,心头一片火热,随即又觉得不合适。且不说别人愿不愿意来,即使愿意来,拿什么养活。
哈觉得不切实际,却很想同意景平安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唯有沉默。
景平安看到她们的反应,心头便踏实了几分,问:“要是能解决食物的问题,你们愿意让族里的男野人,把他们的娃和配偶,接来吗?”
舒说:“人多,更强大,当然愿意。”
徵也点头。
舒和徵在族里的地位仅次于安,要是没有安,她俩就是实打实的首领,很有发言权。她俩都同意了,其她人本就乐意的事,自然不会反对,纷纷点头同意。
景平安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便正式忙碌起登记造册的事。
兽皮是硬通货,格外昂贵,兔皮纸从材料到加工都很费事,景平安自然是舍不得拿来做户籍登记。她安排舒,去找两个干活比较利索的,拿起斧头、刀子做木简。
她在这里从来没有见过竹子,没办法制作竹简。造纸需要水,且是个技术活,需要时间去琢磨,她现在没那功夫,也没那水,加上纸张不易于保存,怕受潮怕霉,还会生虫,放不了几年就会变黄。茅草顶的屋子又容易漏雨,一场大暴雨下来,纸就全完了。木简怎么都比纸更抗造一些,取材方便,造价低廉。
景平安在登记户口的时候,还顺便给他们发了个身份证,同样也是木头做的,一个巴掌大的小牌子,上面写有户籍编号,户主姓名,本人姓名、性别、年龄。
野人的重名率非常高,跟声响有关的名字特别多,呱、哗、轰、啾、叽、呜之类的特别多,鸟的叫声,打雷的声音,果子落在地上的声音,水响声,都能拿来起名字,撞名率太高。例如,呱,小表妹叫呱,赤岩族里随手一抓,至少还能揪出七八个来,喊一声赤岩呱,能有一堆人出来回答。加上户主的名字,这一看就知道是哪家的赤岩呱了。
最重要的是,有了身份牌,就不怕外族的男野人冒充本族人了。景平安手写的身份牌,别人想要仿造,难度太大。
景平安决定不为难自己的小身板去森林里到处找人登记,而是让舒通知族人到会议室这里来登记。为了方便登记和发放身份牌,要求他们是全家一起来。什么叫全家,老母亲,儿女,孙辈,全都得来。
这消息一出,赤岩族上下全都轰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