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慕垂凉正要开口,蒋宽突然激动地站起身来指着云卿说:“她在干什么?!”
  几人齐齐回头,却见云卿正手拿金簪,一点一点费力地挑开右手腕上包扎的衣料。孙成在一旁想拦又怕伤着她,哭着喊:“云姐姐,咱们不比了,咱们干什么要辛辛苦苦为苏家人做嫁衣裳,赢了又能怎么样呢?你的手……你让我怎么给二太太交代啊!”
  云卿恍若未闻,拆开了先前的衣料,又开始挑最早那重包扎。那里一片血红,胆小的早就别过头去,有小孩子吓得哇哇乱哭。
  “方才洒了一点朱砂色。”说话的是慕垂凉。
  果然,云卿将纱布挑开,然后将手腕移到一只用空洗净的碟子里,并着先前剩下的一点朱砂两三下调匀了,然后选了一支猪鬃硬毫笔,开始认认真真在灯上作画。
  这次画的慢,许是鲜血未调药水,颜色也几乎没退,但那画已经没什么新奇——梅花。
  不是一树红梅,也不是一簇红梅,而是一枝一枝的,从灯的最下方往上长,枝干遒劲,花色亮丽,工工整整不带任何技巧,没有差错,也并不出彩。
  云卿一笔一笔的画,先前众人都以为她画的认真,便齐齐将注意力放在研究红梅上,然而不久便有人看出来,她不是非要认真作画,而是作画的右手已经几乎使不出力气。她分明是用尽了全力才能画一笔,而每顿一下笔,每蘸一次墨,那只手都要颤上好半天。
  “疯了,疯了!”蒋宽叫,“想赢想疯了!”
  裴子曜长身玉立,目光滞涩,身上满是颓败的气息,裴牧全力扶着他,却没法劝他走。
  这两人站着,叶怀臻和慕垂凉便也站了起来。恰逢此刻,云卿收了笔,抬头淡然扫一眼台上四人,然后收回目光对孙成说:“点灯吧!”
  “现在?”上面分明只有梅花,孙成禁不住问。
  云卿目光坚毅,声音清越,大喊一声:“苏记《踏雪寻梅》,点灯!”
  蜡烛亦是特制的,孙成连忙将点起一支香,再将香探进灯笼里,毫无特色的扁圆白宣纸绘红梅的灯笼被孙成点燃了挂在一个一丈高的横杆上。烛火摇曳,越发显得红梅如火如荼,枝干刚进不折。
  “这么半天,就个破梅花?”蒋宽大为失望。
  蒋宽话音刚落,只见昏黄的烛火突然爆出一个橘红色的烛花,一股奇异的香味传来,人群中一阵惊呼,几人忙抬头看,却见那圆灯竟自己转起来。
  “走马灯?”蒋宽惊讶。
  叶怀臻打量良久,禁不住赞道:“是灯中灯。里头是走马灯,带动整个灯旋转。外头是普通的灯,只用来作画。至于其他的——梅花!”
  “梅花消失了!”
  这盏灯从右向左转,和先前画灯的方向一致,从梅花一枝一枝消失开始,灯上也开始出现一些大块的色彩,而第一幅,正是一株古老的梨树,树上簇簇梨花堆雪,树下片片花瓣留香。灯往左转,便看得见第二幅图,绿草如茵,骏马飞驰,两个小小的身影策马奔腾。紧接着第三幅,但见“接天绿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塘中一弯小舟,上面隐约似有人影。再接着是第四幅,冬天银装素裹,冰雕玉砌,依旧是两个背影在雪地里疯闹,纵然只是一幅画,也看得出独属于孩童的欢乐。
  相识,骑马,采莲子,堆雪人……
  多么久远的故事。
  云卿看着那灯,只神色冷淡地重新包扎好手腕。
  当灯笼转了一圈,先前那副姿态轻灵的梨花竟然再度消失不见,画上依旧有两个背影,看身量已经长大,迷离的夜,暗蓝的天,秋香色的草丛,少女正猫着腰蹑手蹑脚地扑萤火虫,少年则背靠一株老树抱臂坐看,侧脸笑容极尽温柔……
  灯越转越开,每一幅画都只能停留几个瞬间,几乎刚刚得以看清全貌它便已经消失得一干二净,惹得一群人连连惊呼又连连叹息。
  “杨柳青青,东晴西雨?是刘禹锡的竹枝词么?”
  “这幅是巴山剪烛?只画窗纱照影更显意境,真是妙极了!”
  “这幅绿酒红炉,雪中共饮,实在是惬意得令人羡慕啊!”
  那是裴子曜十七岁的事。裴家祖上的规矩,男丁但凡行医的都要在成年之前出去游医,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不照规矩游医的将来是没有资格进入裴家药房坐诊的。裴子曜去游医自然很开心,他走时故作潇洒,没多久却又忍不住托人带各地的小玩意儿给她。那是云卿第一次有完整安静的时间来思考两人的关系,等到裴子曜回来,寒冬落雪,绿酒红炉,她微醺之际突然发现,久别一年,她真的非常、非常地想念他。
  画上始终只有两个人,并且从来都只是背影。众人看着,评着,赞叹着,惋惜着,突然又爆出一声烛花炸响,灯里丝丝缕缕弥漫出寒梅一般的冷香,灯火变得更加昏黄,让灯上的画显得也显得陈旧又黯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