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却见袭人请了安,贾母和王夫人都瞒着下面,她不知两房的事,笑道:“天热,宝玉身上的伤没大愈,嫌腌的玫瑰卤子吃絮了,一味说上回在二姑娘房中吃的露极香妙,所以我过来向二姑娘讨一点子回去。老太太知道宝玉受用,也是二姑娘的好处。”
  迎春听了,淡淡一笑,道:“来得不巧了,这露我得的不多,现今只剩半瓶了。若要,就拿去罢。”命司棋将半瓶玫瑰清露给她。
  袭人见到半瓶玫瑰清露,心中略有不满,陪笑道:“敢问二姑娘一句,这香露从何而来?若是知道了,就不必来叨扰二姑娘,让二姑娘割爱了。”
  惜春冷笑一声,道:“知道了从何而来,难道你们还特特去讨要不成?快别丢脸了!”
  袭人不免有些尴尬,她秉性纯良,恪尽职守,且素知惜春的性子,倒也不恼,忙笑道:“四姑娘说的是,我想着让宝玉常吃,才有此问,既然不好说,我就不问了。”拜谢过,拿着半瓶玫瑰清露告辞离开。
  窦夫人任由她们姊妹两个说话,坐在上面笑而不语。
  迎春摇头叹息了片刻,道:“老太太叫太太过去,有什么事?”贾赦做下那些事,窦夫人和贾琏夫妇都知道,却没让迎春知道,但是迎春生性聪颖,当时亦在,瞧出贾赦和贾琏眉梢眼角上喜悦不同往日,后来又见贾母派人来叫窦夫人,声色不如从前,心里难免有些好奇。
  窦夫人无意同她们说明,并不细说,道:“哪有什么要紧事?就是八月初八是林姑娘和俞公爷的文定之日,到时候咱们都得过去。”
  ☆、第083章:
  俞恒和黛玉文定的日子是灵台师父挑的,良辰吉日,天作之合。
  灵台师父因长安城中出现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故而进京,暂居在西门外牟尼院,许多人都知道她的名声,常来请教。灵台师父秉性怪癖,登门百人不过她只见三五个,偏生她极精演先天神数,反倒更受敬重。
  元春是王夫人唯一的女儿,王夫人又是极信神佛的人,也曾拿着元春和西宁王爷的八字请灵台师父挑日子。灵台师父挑的是十月二十,不过西宁王爷将去驻扎平安州,急于娶妻进门,元春的年纪又耽搁不得,最终定在了八月初十,就是在黛玉和俞恒小定的两日后。
  听说元春出阁的日子后,贾敏长叹一声,却不再提起。
  若按前世来算,灵台师父旧岁冬日圆寂,妙玉今年被贾家接进大观园,然而灵台师父依然健在,妙玉却已出嫁。林如海并不在意元春的亲事,因她并非封妃,大观园也就没有了,更加不会有明年省亲的盛况,因此他将贾赦临走前所赠之物拿出来,分给林睿兄弟和黛玉。
  贾赦所送皆是好东西,林睿和林智都让黛玉先挑。
  黛玉谦让一回不得,方挑了古琴和琴谱,这张古琴虽非绝世名琴,但音色清亮,亦是难得,且出自大家之手,两本琴谱也是自己不曾见过的古曲,想来是孤本。
  林睿道:“妹妹只挑这两样?我瞧着字画倒好,妹妹拿一幅去。”
  黛玉摇了摇头,笑道:“琴和琴谱已足矣,字画我并不缺,我那里有好些呢,难道哥哥和丑儿得了字画,日后不许我赏鉴了不成?这字画总是放在家里的,我什么时候想见了,就去找哥哥和丑儿借来观摩。”
  林睿听了,又让林智。
  林智瞧了瞧黛玉,想了半日,拿了两张法帖和一方宝砚,笑道:“上回父亲说我的字不如哥哥的,我就拿着字帖儿练字,可巧过几日是国子监中徐先生的寿辰,徐先生酷爱宝砚,这块儿砚台作了寿礼正好。”
  林睿见他们姐弟二人挑的东西都不多,不禁笑道:“两本棋谱、两幅字画、一张法帖和两件瓷器、一件玉器,这些竟都便宜我了?”
  黛玉和林智齐声笑道:“哥哥为长,理应多得。”
  林如海和贾敏在上头见他们兄弟姊妹友爱非常,心中暗暗得意,他们家的孩子果然比别人家的好,瞧其他人家,为了一点子东西,多少都是争得乌眼鸡似的,别说是亲人了,竟是反目的仇人,正如贾赦和贾政兄弟。
  贾敏忍不住问道:“大哥哥当真坑了母亲一回,运走了三万两黄金?”
  三万两黄金不是小数目,而且贾敏知道,这些都是当年老国公和贾代善打仗时所得,平常花用的都是银子、铜钱,鲜少用黄金采买东西,所以贾家存了不少。
  林如海轻笑道:“还能是假的?早在几日前大内兄就来找过我一回,细问来日之祸,我原不想多说,但瞧着大内兄近几年并未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琏儿又是长进的,便一一与他说了,也是叫他心里先惧的意思,惧了便不会再惹事。不想大内兄却舍不得府里那些财物,盘算了好几日,终于在离去当日办成了。三万两黄金,两处田庄一百顷,两间商铺,祖宅的房契,外加一些字画孤本古玩,着实是不小的一笔。”
  林如海的话刚刚落下,林睿林智和黛玉却都听住了。
  贾敏问明缘故,叹道:“怕是母亲心里恨得了不得。早些年大哥哥还了四五十万两的亏空,多是典当所得,倒还无妨,此时入不敷出,却又加上这些,约莫弄走一半了,若不是先前二嫂的把柄在大哥哥房里,母亲必然是不依的。”
  林如海淡淡地道:“若是岳母行事公道些,也不致于此。”
  贾敏道:“也是,自古以来,长幼有序,上下颠倒,乃乱之始也。”她竟不知宝玉有何好处,为了他,贾母几乎是不管不顾的,一味想着宝玉,殊不知溺爱过甚即为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