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2 / 4)
说到这里,史鼐夫人皱眉,即使自己与她说贾家种种不合规矩之处,恐怕她会不以为然,反说自己太过为难她罢?
次日一早,史鼐夫人叫来湘云,可巧湘雪也来了,对母亲道:“如今已经七月了,转眼入秋,秋衣的料子几时发放下来?我好带着丫鬟们做两身精致的衣裳,早些做完,便不必再累着自己了,空出时间来读书。”
他们家在还亏空时,府里财物不如从前,人情往来却是一年一二万,实在是支撑不住,便节衣缩食,打发了不少好吃懒做的下人。同时也不用针线上的人,都是娘儿们自己带着贴身丫鬟做,横竖针线上人做的衣裳他们不大穿,一季四套,压根儿不够出门更换的,所以都是她们自己缝衣制鞋,没必要留着这么多用不着的下人。后来史鼐和史鼎打仗,得了不少赏赐东西,但是东西多,金银少,仍然不够用,也便仍旧按着从前的规矩。每年换季前一个月,府里发放时鲜应季的衣料给各房,都由贴身丫鬟做,所以湘雪才有今日之语。
看着女儿,史鼐夫人未露一丝偏爱,道:“已经打发人采买回来了,我还没看呢,你急什么?就是做衣裳,也得用时鲜的料子。秋衣用厚实的料子做衣裳才好,今年我叫人特特采买了二十匹刻丝,再添上绸缎,你们姊妹每人四匹刻丝,四匹绸缎,够做十几套衣裳了。”
湘雪笑道:“到时让我和姐姐挑些好颜色花样。”
史鼐夫人道:“放心,那些娇艳淡雅颜色不都是给你们的?别人又穿不得。你先去上学罢,留你姐姐陪我说几句话儿,叫你们先生先检查你先前的功课。”
湘雪笑着应是,就此告退。
湘云住在荣国府时,也是和三春一起上学读书的,但是没过几年,三春姊妹中除了迎春外,探春惜春便只跟着李纨学习针黹女工诵读诗书,不再去上学,反倒是回到史家后,一直都有先生教导功课,连同三叔家的堂妹一起读书。
听史鼐夫人独留自己,湘云不禁有些忐忑不安,道:“不知婶娘有什么吩咐?”
史鼐夫人指了指下面的椅子叫她坐下,道:“云丫头,今儿呢,我和你说些梯己话。你不必怕,你自小没了娘,都是我教导你的,我更该教你一些世事规矩。”
湘云忙道:“婶娘请说,侄女洗耳恭听。”
史鼐夫人道:“也不说别的,就说说我为何留你在家罢。世上对女孩儿家的规矩多,一举一动,都让人看在眼里,略有一点子差池,不说有多少人嚼舌根,就是一辈子抬不起头的也多得是。你已经定了亲,除了跟我出门外,不是不能往亲戚家走动,既是亲戚,走动时兄弟姊妹相见无妨,但是似荣国府那般,却是不能久住的,我也是为你着想。”
湘云眼光一闪,道:“婶娘这话我却不懂,怎么别人家去得,也能住得,偏生荣国府不能?上回我去舅舅家拜见舅舅和舅母,婶娘却还叫我多住几日呢。”
史鼐夫人语重心长地道:“娘舅亲,娘舅亲,你已经没了父母,娘舅于你而言便是最亲密的,你舅舅虽然并非位极人臣,但是这么多年来稳稳当当,极有见识,你和舅舅家亲近,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何况你两位表兄都是尊礼守节的人,素日里另门别院,寻常不住在一起,我怎么能让你疏远你舅舅家呢?反观荣国府,我知道,你自小住在荣国府里几年,兄弟姊妹对你都好,但是你们毕竟大了,宝玉也不是小时候,在他这样的年纪,都该寻摸亲事了,依旧住在老姑太太院落里,你也住进去,这成何体统?叫外人知道,你的名声还要不要了?虽然在家里外面不知道,但是荣国府里那些人什么消息没有透露出去?自家人知道你们清白,不过是兄妹情分,外人却不会如此想,到时候说话难听着呢。”
湘云轻声抱怨道:“依我说,世人就太糊涂了些,怎么就听着几句闲话生了龌龊之心?本是没有的事儿,经他们一说,便是有的了。”
史鼐夫人点头道:“偏生这样的人多,咱们只能洁身自好些,别给人留下把柄。云儿,我听说,你抱怨林姑娘,说她不该因那日之事记恨荣国府和宝玉?”
湘云心中一沉,神色游移不定。
史鼐夫人见她并不回答,也不追究,只细细与她分说,道:“你看,你昨儿说的话,不独我,别人也听说了几句,传到卫将军家,他们怎么看你?知道的说你只是替两家说和,不知道的说你是非不分。到时候,你进了门,能得什么好?公婆叔姑怎么看你?宝玉行事无心,你我都知道,可是外人哪里知道呢?纵然是无心的,可是这话说得不对,林家哥儿姐儿若是依旧和他亲密友爱,旁人就骂他们不孝了,不孝之名,谁担当得起呢?实话跟你说罢,从前也有过和这样差不多的事情,母丧,孝期之中,表弟未守功服,竟怀了孩子,为此,表兄弟两个一辈子都不曾来往,旁人也没说那表兄的不是,反说他孝顺。女孩子的表字是父母长辈所赐,不然便是定亲时夫君所赠,这才是正理,明知俞林两家定了亲,宝玉才见就问表字,此为轻浮无状,又取字,岂不是当林大人和林夫人都不在了?怨不得他们不和宝玉来往。”
湘云低头沉思,半日,轻叹一声,道:“我知道是二哥哥的不是,不过二哥哥已经吃了极多的苦头,挨了几次打,再计较,反显得他们不好了,所以我才说一句,原是想和林姐姐一同去给老祖宗拜寿,也是两家尽释前嫌的道理。”
史鼐夫人摇头道:“只怕到那时,有人说他们兄弟姊妹的不是了。这是贾家的事儿,很不该你费心,你既然知道是宝玉之过,便不该开口。我知道你和宝玉从小儿一处长大,亲密友爱较别人不同,宝玉待你比迎探惜三姊妹都好些,你为他说话,我不怨你,这也是你的好处,做人,总要知恩图报,不能忘恩负义。不过,今儿你得明白,贾家行事很有些不规矩的地方,你总不能一心向着他们。”
湘云不解地道:“我不解婶娘这话,老祖宗和宝玉都是极好的,府里除了老太太院里和太太房里,别处的人都坏得很,怎么就不规矩了?”
史鼐夫人道:“你这傻丫头,难道待你好的人,就是好人不成?千万别被一点子小恩小惠收服了去。你是咱们保龄侯府的大姑娘,正经的侯门千金,若是有朝一日,湘雪取代你做了大姑娘,你该当如何想?”
湘云怔了怔,无言以对。
史鼐夫人微微一笑,道:“这就是了,湘雪若是取代了你,被人称为大姑娘,便是咱们家不懂规矩,不遵长幼。你看荣国府,袭爵的是赦老爷,住在正院里且管家的是政老爷,赦老爷被挤到了马棚子后头,你也是读书识字的人,你说,这可是大家子的规矩?我还听说,荣国府里头都称呼政老爷夫妇为老爷太太,称呼赦老爷夫妇是大老爷大太太?可是如此?”
湘云点点头,心想自己长在荣国府时,一直便是如此,怎么到了史鼐夫人嘴里,却是极不懂规矩的?想到长幼有序,湘云不禁若有所思。
她本是极聪明的女子,许多事一点即通,只是许多时候气愤不过,所以口无遮拦。
史鼐夫人见她听进去了,略感欣慰,道:“说起来,他们家就是长幼不分,赦老爷夫妇住在荣禧堂里才是理所当然,偏生没有。外头忌惮他们府里,嘴里不说,心里何尝不在嘀咕他们家没有规矩?你叫我如何放心你久住?尤其是宝玉常在内闱厮混,而且他们家除了窦夫人外,从来不带姑娘们出门应酬,你看,咱们家可有这样的规矩?你迎春姐姐倒也罢了,惜春妹妹也因你迎春姐姐得以出门,可是探春丫头呢?除了先前王子腾在京城时去王子腾家,何曾露过面?说起来,别人家都不知他们家有这么一位姑娘。你若也是如此,怎么结交闺阁密友?这人脉靠的就是那些各家的手帕交,她们出身是一权势,将来说亲都是门当户对的,又是一门权势,认识的人多了,门路也就多了,帮扶娘家,辅佐夫婿,这才是咱们娘儿们该做的正经事,不能一味留在家里,一个人都不认识。”
湘云若有所思,这么说来,留自己在史家,反倒是对自己好了?若是住在贾家,出不得门,见不到客,一味吃喝玩乐,半点好处都无?她看了史鼐夫人一眼,难怪常听说谁家的姑娘认识了谁家的千金,谁家姑娘结交的人多,名声好,本事大,便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史鼐夫人说到这里,只觉得口干舌燥,湘云连忙递上茶水,史鼐夫人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女孩儿家,便该有这份眼力。
喝完茶,史鼐夫人道:“这些话你在心里多想想,别告诉了别人,毕竟背后说人,不是什么体面的事情,叫人知道,咱们都没脸面。我只是叫你明白,多多留心自己的名声,你定了亲,一举一动,夫家和外人都看着呢,莫被其他人带累了。”湘云一人的名声便是史家所有女孩儿的名声,万不能叫她玷辱了。 ↑返回顶部↑
次日一早,史鼐夫人叫来湘云,可巧湘雪也来了,对母亲道:“如今已经七月了,转眼入秋,秋衣的料子几时发放下来?我好带着丫鬟们做两身精致的衣裳,早些做完,便不必再累着自己了,空出时间来读书。”
他们家在还亏空时,府里财物不如从前,人情往来却是一年一二万,实在是支撑不住,便节衣缩食,打发了不少好吃懒做的下人。同时也不用针线上的人,都是娘儿们自己带着贴身丫鬟做,横竖针线上人做的衣裳他们不大穿,一季四套,压根儿不够出门更换的,所以都是她们自己缝衣制鞋,没必要留着这么多用不着的下人。后来史鼐和史鼎打仗,得了不少赏赐东西,但是东西多,金银少,仍然不够用,也便仍旧按着从前的规矩。每年换季前一个月,府里发放时鲜应季的衣料给各房,都由贴身丫鬟做,所以湘雪才有今日之语。
看着女儿,史鼐夫人未露一丝偏爱,道:“已经打发人采买回来了,我还没看呢,你急什么?就是做衣裳,也得用时鲜的料子。秋衣用厚实的料子做衣裳才好,今年我叫人特特采买了二十匹刻丝,再添上绸缎,你们姊妹每人四匹刻丝,四匹绸缎,够做十几套衣裳了。”
湘雪笑道:“到时让我和姐姐挑些好颜色花样。”
史鼐夫人道:“放心,那些娇艳淡雅颜色不都是给你们的?别人又穿不得。你先去上学罢,留你姐姐陪我说几句话儿,叫你们先生先检查你先前的功课。”
湘雪笑着应是,就此告退。
湘云住在荣国府时,也是和三春一起上学读书的,但是没过几年,三春姊妹中除了迎春外,探春惜春便只跟着李纨学习针黹女工诵读诗书,不再去上学,反倒是回到史家后,一直都有先生教导功课,连同三叔家的堂妹一起读书。
听史鼐夫人独留自己,湘云不禁有些忐忑不安,道:“不知婶娘有什么吩咐?”
史鼐夫人指了指下面的椅子叫她坐下,道:“云丫头,今儿呢,我和你说些梯己话。你不必怕,你自小没了娘,都是我教导你的,我更该教你一些世事规矩。”
湘云忙道:“婶娘请说,侄女洗耳恭听。”
史鼐夫人道:“也不说别的,就说说我为何留你在家罢。世上对女孩儿家的规矩多,一举一动,都让人看在眼里,略有一点子差池,不说有多少人嚼舌根,就是一辈子抬不起头的也多得是。你已经定了亲,除了跟我出门外,不是不能往亲戚家走动,既是亲戚,走动时兄弟姊妹相见无妨,但是似荣国府那般,却是不能久住的,我也是为你着想。”
湘云眼光一闪,道:“婶娘这话我却不懂,怎么别人家去得,也能住得,偏生荣国府不能?上回我去舅舅家拜见舅舅和舅母,婶娘却还叫我多住几日呢。”
史鼐夫人语重心长地道:“娘舅亲,娘舅亲,你已经没了父母,娘舅于你而言便是最亲密的,你舅舅虽然并非位极人臣,但是这么多年来稳稳当当,极有见识,你和舅舅家亲近,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何况你两位表兄都是尊礼守节的人,素日里另门别院,寻常不住在一起,我怎么能让你疏远你舅舅家呢?反观荣国府,我知道,你自小住在荣国府里几年,兄弟姊妹对你都好,但是你们毕竟大了,宝玉也不是小时候,在他这样的年纪,都该寻摸亲事了,依旧住在老姑太太院落里,你也住进去,这成何体统?叫外人知道,你的名声还要不要了?虽然在家里外面不知道,但是荣国府里那些人什么消息没有透露出去?自家人知道你们清白,不过是兄妹情分,外人却不会如此想,到时候说话难听着呢。”
湘云轻声抱怨道:“依我说,世人就太糊涂了些,怎么就听着几句闲话生了龌龊之心?本是没有的事儿,经他们一说,便是有的了。”
史鼐夫人点头道:“偏生这样的人多,咱们只能洁身自好些,别给人留下把柄。云儿,我听说,你抱怨林姑娘,说她不该因那日之事记恨荣国府和宝玉?”
湘云心中一沉,神色游移不定。
史鼐夫人见她并不回答,也不追究,只细细与她分说,道:“你看,你昨儿说的话,不独我,别人也听说了几句,传到卫将军家,他们怎么看你?知道的说你只是替两家说和,不知道的说你是非不分。到时候,你进了门,能得什么好?公婆叔姑怎么看你?宝玉行事无心,你我都知道,可是外人哪里知道呢?纵然是无心的,可是这话说得不对,林家哥儿姐儿若是依旧和他亲密友爱,旁人就骂他们不孝了,不孝之名,谁担当得起呢?实话跟你说罢,从前也有过和这样差不多的事情,母丧,孝期之中,表弟未守功服,竟怀了孩子,为此,表兄弟两个一辈子都不曾来往,旁人也没说那表兄的不是,反说他孝顺。女孩子的表字是父母长辈所赐,不然便是定亲时夫君所赠,这才是正理,明知俞林两家定了亲,宝玉才见就问表字,此为轻浮无状,又取字,岂不是当林大人和林夫人都不在了?怨不得他们不和宝玉来往。”
湘云低头沉思,半日,轻叹一声,道:“我知道是二哥哥的不是,不过二哥哥已经吃了极多的苦头,挨了几次打,再计较,反显得他们不好了,所以我才说一句,原是想和林姐姐一同去给老祖宗拜寿,也是两家尽释前嫌的道理。”
史鼐夫人摇头道:“只怕到那时,有人说他们兄弟姊妹的不是了。这是贾家的事儿,很不该你费心,你既然知道是宝玉之过,便不该开口。我知道你和宝玉从小儿一处长大,亲密友爱较别人不同,宝玉待你比迎探惜三姊妹都好些,你为他说话,我不怨你,这也是你的好处,做人,总要知恩图报,不能忘恩负义。不过,今儿你得明白,贾家行事很有些不规矩的地方,你总不能一心向着他们。”
湘云不解地道:“我不解婶娘这话,老祖宗和宝玉都是极好的,府里除了老太太院里和太太房里,别处的人都坏得很,怎么就不规矩了?”
史鼐夫人道:“你这傻丫头,难道待你好的人,就是好人不成?千万别被一点子小恩小惠收服了去。你是咱们保龄侯府的大姑娘,正经的侯门千金,若是有朝一日,湘雪取代你做了大姑娘,你该当如何想?”
湘云怔了怔,无言以对。
史鼐夫人微微一笑,道:“这就是了,湘雪若是取代了你,被人称为大姑娘,便是咱们家不懂规矩,不遵长幼。你看荣国府,袭爵的是赦老爷,住在正院里且管家的是政老爷,赦老爷被挤到了马棚子后头,你也是读书识字的人,你说,这可是大家子的规矩?我还听说,荣国府里头都称呼政老爷夫妇为老爷太太,称呼赦老爷夫妇是大老爷大太太?可是如此?”
湘云点点头,心想自己长在荣国府时,一直便是如此,怎么到了史鼐夫人嘴里,却是极不懂规矩的?想到长幼有序,湘云不禁若有所思。
她本是极聪明的女子,许多事一点即通,只是许多时候气愤不过,所以口无遮拦。
史鼐夫人见她听进去了,略感欣慰,道:“说起来,他们家就是长幼不分,赦老爷夫妇住在荣禧堂里才是理所当然,偏生没有。外头忌惮他们府里,嘴里不说,心里何尝不在嘀咕他们家没有规矩?你叫我如何放心你久住?尤其是宝玉常在内闱厮混,而且他们家除了窦夫人外,从来不带姑娘们出门应酬,你看,咱们家可有这样的规矩?你迎春姐姐倒也罢了,惜春妹妹也因你迎春姐姐得以出门,可是探春丫头呢?除了先前王子腾在京城时去王子腾家,何曾露过面?说起来,别人家都不知他们家有这么一位姑娘。你若也是如此,怎么结交闺阁密友?这人脉靠的就是那些各家的手帕交,她们出身是一权势,将来说亲都是门当户对的,又是一门权势,认识的人多了,门路也就多了,帮扶娘家,辅佐夫婿,这才是咱们娘儿们该做的正经事,不能一味留在家里,一个人都不认识。”
湘云若有所思,这么说来,留自己在史家,反倒是对自己好了?若是住在贾家,出不得门,见不到客,一味吃喝玩乐,半点好处都无?她看了史鼐夫人一眼,难怪常听说谁家的姑娘认识了谁家的千金,谁家姑娘结交的人多,名声好,本事大,便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史鼐夫人说到这里,只觉得口干舌燥,湘云连忙递上茶水,史鼐夫人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女孩儿家,便该有这份眼力。
喝完茶,史鼐夫人道:“这些话你在心里多想想,别告诉了别人,毕竟背后说人,不是什么体面的事情,叫人知道,咱们都没脸面。我只是叫你明白,多多留心自己的名声,你定了亲,一举一动,夫家和外人都看着呢,莫被其他人带累了。”湘云一人的名声便是史家所有女孩儿的名声,万不能叫她玷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