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嘴上没说,鼻子却很酸,很酸很酸。
  很想抱住他,很想哥哥。
  出门吃早餐,转了半天只有肯德基开门。没胃口吃垃圾食品,顺着古街旁的青石河堤朝古街里走,想整理一下混乱的思绪。直到走到最里端的石拱桥上,依着桥栏掏出手机,按出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号码。犹豫了一会儿,又一个个将数字删去……
  站在桥上看着涓涓流水发了一会儿呆,忽然闻到一股醇厚的米酒甜香,诱得人食指大动。顺着香味往里找,不一会儿就见到了一个卖汤圆的小摊。
  古街里是一片明清时期建筑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色古香的木楼民居,青色砖石铺就的狭窄小巷,巷间曲曲弯弯的河道。走在中间,彷佛时间倒回了百年之前,别有一番幽远的韵味。但由于开发得不好,多数房屋大门紧锁。旅游部门还在里面开了几个不伦不类的小卖店,古装照相馆,旅游用品纪念商店什么的,大煞风景。平常除了拍古装婚纱照和写真集的人喜欢在建筑群里转悠,很少有游客。
  这个汤圆摊摆在古街建筑群深处,一条僻静昏暗的小巷中央。发黑的两面白灰墙中间摆着三张红漆八仙桌。因为亮光被头顶的屋檐挡着,早上也不得不在墙上拉一盏白积灯。铝锅里水汽氲氤,被灯光透出一片晕黄。汤圆摊前面用竹杆支了块古色古香的麻布幌子,上面写着“梦氏汤圆”。
  摊主是个中年女人,胖乎乎的脸蛋透着两抹高原红。头上盘着古时妇人的发型,用青花布包着。身上穿了件棕色古装长裙。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在几桌客人中间麻利地忙碌着。
  别说,这家仿古摊子还真像那么回事,比那几家小卖店照相馆对味多了。而且她家的汤圆肯定好吃,不光因为从铝锅中飘出来的勾人甜香,还因为三张挤满人的桌子。这里离古街已经有一段距离,连车都进不来,一大早有这么多人到这巴巴地吃碗汤圆,还不能说明问题嘛?把葛优的话反过来,选饭馆就像选网络,哪人多去哪。正好还没吃早餐,吃完还能上微博写篇文文艺一下,名字就叫《深藏陋巷的古街汤圆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