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丢的小姐回侯府了 第25节(3 / 4)
但种家在关西关系纵横,不仅粮草军马均有涉猎,就是关西的大户大多都是背靠种家,换了个官来关西根本做不下去。陛下的意思是把双刃剑,既让私兵的问题为难,又给了一条新路,如今关西的将军也能去其他地方带兵了,种述如何不心动?
“我让舜臣去凉州,也是想不再聚在关西了。不让将军常驻,既是坏事,也是好事。你我当早做筹谋。”打败仗死的不再是自己养出来的亲兵,自然作战就能更勇猛一些。
虽然手下的兵马良莠不齐,但种家人擅带兵,相比其他武将更加有优势,因此这也不是完全不好的事情。
种樽点点头,“我看二郎才思敏捷,可是准备走文职?”
“正是,武职虽然升的快,但到底不如士大夫在朝中舒坦。既然种家不再居于关西一隅,自然当放眼朝中。”
种述这是不满足当本地权贵了,但是种樽却对兄长的想法十分支持,“官家血性不够,听到契丹和辽人都害怕,岁币年年都在加供,只怕满足不了这些番人的胃口。一旦战事将至,即便重文轻武又能如何,我种家的机会也快要到了。”
“噤声!”种述呵斥道。
种樽自觉失言,讪讪笑了笑,不再提这些事情。
种述琢磨了一番,又问道:“你且再说说那个小娘子。”
种樽兴致勃勃又说回了林家小娘子的事情,“这个姑娘当真不寻常,先以重金做饵,让侍卫鼓起斗志,又在贼寇相围之时拉弓而起,射中了匪徒。等到匪徒散去,她赠金银宝刀给舜臣,却以晚辈礼待我,同我提到了三哥你的事情。寻常小娘子哪有这样的眼界?我瞧林蔚之不过俗人尔,怎么养出的女儿个个都不凡。”
种述点点头,“倒是不俗,难怪世瑄常常念着她。”
“是了。不过世瑄年纪尚小,三哥就没有想过再找一个人来照顾他?”种樽试探着问道。
“眼下世衡脾气不定,还是晚些的好。”种述摇摇头。
种世衡是嫡长子,他的心态自然是极为重要的,种樽也不好再劝。
“若是为世衡聘林家的小娘子,你看如何?”
种樽大吃一惊,“这如何使得,她……不过是林妃的家眷罢了。”
“这个小娘子,我是晓得的。她是杀猪匠养大的姑娘,最近才被林家找了回来呢。”
种樽大吃一惊,“这万万使不得啊,若是世衡的妻子如此,那弟媳妇的身价还不得更低?!”
“的确身份低了些,只是那日世衡当街被人拦车,眼见要惹了祸事,她三言两语下来,愣是划清楚了界限。头脑清晰,不卑不亢,又有胆色,堪为冢妇。相逢乱世,我就担心那些小姑娘扛不住啊……”
“您有如何知道?且不说我们关西的女子胆色也不错,京中高门大户教养出来的女儿,一个个宠辱不惊,更有冢妇风范。”
种述点点头,见弟弟不支持倒也不纠结了,“我只是这么一说,世衡的媳妇,到底还远着呢。”他叫回六弟和冼舜臣,自是早早替他们铺好路子,上书调去了盐州。盐州紧靠着党项人和契丹人,夹缝中求生存,最是容易开战的地方。
冼舜臣升了官,种樽也是身负重任,两人斗志昂扬,只等着命书下来,便即刻赶赴盐州。
另一边,清河县县令携夫人正好赶来京中,第一件事情便递了拜帖,进了承恩侯府。
清河县令夫人和江文秀是族亲,两人见礼后,县令夫人也见过了董敏和李平儿。
“当初我瞧见姐儿,便觉得和姨母生得一模一样,真是贵人模样,天定的缘分。”县令夫人的远房姨母正是江文秀的娘亲,她这一顺口,下面就开始管江文秀喊表姐了。
江文秀自然不推辞,她谢过了县令夫人,又问她是想要留在清河县还是如何。
县令夫人本想说外调去其他县城,可瞧见了董敏穿金戴玉十分富贵的模样,心里有了别的主意。她虽然伶俐,子嗣却不丰盛,只生了一个女儿,如今年纪和李平儿也差不多大小。
就算老爷再出息,最后好处不也是庶子得了么?她亲女儿能落什么好处?但要是像董敏这样能住在承恩侯府里……
县令夫人犹如被佛祖点化一般,眼泪婆娑,竟然有几分凄楚模样,“我也不瞒姐姐,老爷这官儿当得四平八稳,他做的好了自然有提拔,哪能劳烦侯府挂心。只是……只是我命中子嗣缘浅,只生了个女儿,这辈子就盼着女儿嫁得好,姐姐若是不嫌弃,能不能将小姑娘留在府中,日后从京都发嫁,便是给萱小姐当牛做马也是使得的。”
江文秀能明白她的心情,若是女儿嫁得好,死也甘愿了。她瞧着女儿,心中一动,“都是一家人,她嫁得好了,我们也开心。你若是放心,就尽管留在侯府便是。” ↑返回顶部↑
“我让舜臣去凉州,也是想不再聚在关西了。不让将军常驻,既是坏事,也是好事。你我当早做筹谋。”打败仗死的不再是自己养出来的亲兵,自然作战就能更勇猛一些。
虽然手下的兵马良莠不齐,但种家人擅带兵,相比其他武将更加有优势,因此这也不是完全不好的事情。
种樽点点头,“我看二郎才思敏捷,可是准备走文职?”
“正是,武职虽然升的快,但到底不如士大夫在朝中舒坦。既然种家不再居于关西一隅,自然当放眼朝中。”
种述这是不满足当本地权贵了,但是种樽却对兄长的想法十分支持,“官家血性不够,听到契丹和辽人都害怕,岁币年年都在加供,只怕满足不了这些番人的胃口。一旦战事将至,即便重文轻武又能如何,我种家的机会也快要到了。”
“噤声!”种述呵斥道。
种樽自觉失言,讪讪笑了笑,不再提这些事情。
种述琢磨了一番,又问道:“你且再说说那个小娘子。”
种樽兴致勃勃又说回了林家小娘子的事情,“这个姑娘当真不寻常,先以重金做饵,让侍卫鼓起斗志,又在贼寇相围之时拉弓而起,射中了匪徒。等到匪徒散去,她赠金银宝刀给舜臣,却以晚辈礼待我,同我提到了三哥你的事情。寻常小娘子哪有这样的眼界?我瞧林蔚之不过俗人尔,怎么养出的女儿个个都不凡。”
种述点点头,“倒是不俗,难怪世瑄常常念着她。”
“是了。不过世瑄年纪尚小,三哥就没有想过再找一个人来照顾他?”种樽试探着问道。
“眼下世衡脾气不定,还是晚些的好。”种述摇摇头。
种世衡是嫡长子,他的心态自然是极为重要的,种樽也不好再劝。
“若是为世衡聘林家的小娘子,你看如何?”
种樽大吃一惊,“这如何使得,她……不过是林妃的家眷罢了。”
“这个小娘子,我是晓得的。她是杀猪匠养大的姑娘,最近才被林家找了回来呢。”
种樽大吃一惊,“这万万使不得啊,若是世衡的妻子如此,那弟媳妇的身价还不得更低?!”
“的确身份低了些,只是那日世衡当街被人拦车,眼见要惹了祸事,她三言两语下来,愣是划清楚了界限。头脑清晰,不卑不亢,又有胆色,堪为冢妇。相逢乱世,我就担心那些小姑娘扛不住啊……”
“您有如何知道?且不说我们关西的女子胆色也不错,京中高门大户教养出来的女儿,一个个宠辱不惊,更有冢妇风范。”
种述点点头,见弟弟不支持倒也不纠结了,“我只是这么一说,世衡的媳妇,到底还远着呢。”他叫回六弟和冼舜臣,自是早早替他们铺好路子,上书调去了盐州。盐州紧靠着党项人和契丹人,夹缝中求生存,最是容易开战的地方。
冼舜臣升了官,种樽也是身负重任,两人斗志昂扬,只等着命书下来,便即刻赶赴盐州。
另一边,清河县县令携夫人正好赶来京中,第一件事情便递了拜帖,进了承恩侯府。
清河县令夫人和江文秀是族亲,两人见礼后,县令夫人也见过了董敏和李平儿。
“当初我瞧见姐儿,便觉得和姨母生得一模一样,真是贵人模样,天定的缘分。”县令夫人的远房姨母正是江文秀的娘亲,她这一顺口,下面就开始管江文秀喊表姐了。
江文秀自然不推辞,她谢过了县令夫人,又问她是想要留在清河县还是如何。
县令夫人本想说外调去其他县城,可瞧见了董敏穿金戴玉十分富贵的模样,心里有了别的主意。她虽然伶俐,子嗣却不丰盛,只生了一个女儿,如今年纪和李平儿也差不多大小。
就算老爷再出息,最后好处不也是庶子得了么?她亲女儿能落什么好处?但要是像董敏这样能住在承恩侯府里……
县令夫人犹如被佛祖点化一般,眼泪婆娑,竟然有几分凄楚模样,“我也不瞒姐姐,老爷这官儿当得四平八稳,他做的好了自然有提拔,哪能劳烦侯府挂心。只是……只是我命中子嗣缘浅,只生了个女儿,这辈子就盼着女儿嫁得好,姐姐若是不嫌弃,能不能将小姑娘留在府中,日后从京都发嫁,便是给萱小姐当牛做马也是使得的。”
江文秀能明白她的心情,若是女儿嫁得好,死也甘愿了。她瞧着女儿,心中一动,“都是一家人,她嫁得好了,我们也开心。你若是放心,就尽管留在侯府便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