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的目光,单纯,真挚,不含一丝渣滓,满含情意……
  真情是可贵的。
  开国公、兰夫人带着子女和陆先生告别,依依不舍的走了。
  陆先生站在台阶上,望着这一家四口远去的背影,眼神沉静而温柔。
  微风吹动她浅绿色的衣袂,飘飘欲仙。
  ---
  陆先生所料不差,皇帝果然在某天召见开国公商讨军务时顺便问了常绪和常缙,“广横,你家二郎和三郎,性情、学问如何?”开国公心中一凛,忙道:“臣的次子很好学,很孝顺,这孩子什么都好,不过,臣觉得他文弱了些。臣的第三个儿子年纪还小,性情未定,倒是乖顺的很,一直规规矩矩的。”
  皇帝不由的一笑,“在广横眼中,有孩子不文弱么?”
  你自己是这幅模样,大概不管是谁,都会觉着文弱吧。
  开国公大力赞美,“皇上英明。臣粗鲁了些,便看着哪个孩子都觉文弱。”
  “做父亲的,不偏心便好。”皇帝笑道。
  开国公净说大实话,“皇上,臣还是略有些偏心的,疼小儿子多些。”
  皇帝笑了笑,“偏疼小儿子,这也是人之常情。”
  开国公回家之后,惴惴不安的问着兰夫人,“夫人,皇上会让三郎去大本堂吧?”兰夫人把他和皇帝的话细细问了一遍,猜测道:“皇上要一个孩子去大本堂,为的就是酬你的功劳。你既说了二郎文弱,偏疼小儿子,应该是三郎。”
  皇帝和太子虽然一直是父慈子孝,可太子性情不够果敢,有些文弱,皇帝哪会愿意再给他挑选一位文弱的伴读呢?便是秦王、晋王,因着数年之后便要就藩,总领一方军政,皇帝也不会愿意他们文弱的。
  皇帝既然是为了酬功,知道开国公偏疼小儿子,为何不做个顺水人情?
  “但愿如此。”开国公满怀希冀。
  “一定会的。”兰夫人柔声安慰他。
  果然,没过两天,皇帝便下旨,命开国公第三子常缙为六皇子伴读,入大本堂读书。开国公大喜,“大本堂那可是太子和诸皇子读书的地方,犬子有幸伴读,臣喜出望外,感激涕零。”皇帝勉励了几句,开国公再三谢恩,方才退了出来。
  出了殿门,开国公神清气爽。
  六皇子小着呢,性情又平和,给他做伴读,甚好甚好。
  开国公回到家,把三个儿子叫到面前,说了常缙到大本堂给六皇子做伴读的事。常缙吃了一惊,忙问道:“爹爹,我么?”他一时间跟不敢相信似的,手足无措。
  常绍微笑拍拍他,“可不就是你。爹爹说的很清楚。”
  常绪有片刻呆楞,不过,很快回过神来,也笑着拍了拍常缙,“三弟,恭喜恭喜。”
  常缙红着脸一一道谢,“谢谢大哥,谢谢二哥。”
  开国公勉强了几句,交代他到了大本堂之后务必要谨言慎行,凡事不可随意,常缙恭敬的答应,“是,爹爹。”
  常绍和常绪也交代了他许多好话。
  常缙连连点头。
  “大郎,你带你三弟练练骑射。他是常家的孩子,读书行不行的先不说,功夫不能输给别人。”开国公吩咐道。
  常绍答应,“是,爹爹。”带着常缙,练习射箭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