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的大明 第76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蹬蹬蹬连退了好几步……
  这时候一个穷人开口了:“这位先生,你说来说去,就是想说朝廷收重税是对的?咱们就活该被收税,活该被欺负是吧?”
  刘茂袍摇了摇头:“不,我可没这个意思!朝廷现在弊政丛生,也已经到了必须大力改革的时候了。税虽然必须收,但必须降,只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征收。对富人多收,对穷人少收或者不收……”
  他这一番话说出来,李岩双眼一亮。
  穷人们也觉得似乎有点道理了,一个个洗耳恭听起来。
  刘茂袍开始侃侃而谈,讲政治、讲经济,讲商业,讲商税……
  这些东西就有点枯燥了,真正的穷人老百姓开始听不懂,围在他身边的人开始散去。
  但有学问的人经过这里时,却会忍不住驻足听上几句,然后脚步就挪不开了。
  慢慢的,围在周围的人,就从一大群贫苦老百姓,变成了一群书生学子,乡绅地主,商贾之流……
  李岩听得尤其认真,因为他比普通人富人更急切地想要学这些东西,他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是要成为首辅的,至少他是这样以为。
  这一番学习,足足学了一个多时辰。
  直到刘茂袍讲累了,才停了下来。
  李岩还以没得听了呢,走了一条街,就发现又有一个书生,在另一个街口给老百姓们讲闯王不可能不纳粮,以及其背后的逻辑。
  李岩听了一会,突然感觉自己的情绪黯然了下来。
  叹了口气,走出了济南府城,站在城外的官道上,回过头来遥望济南,心中暗想:朝廷里有高人啊!我以为自己很有学问,但碰上这些高人,终究还是棋差一着。不不不,差了几十着不止。这济南的民心,很快就会被他们稳定下来了。
  不光只是济南城,一时之间,山东境内各个城市,都有“孙传庭派来”的学问人,在大街小巷上到处和老百姓们摆事实、讲道理。阐述“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句话的“不可操作性”。
  一开始,贫苦老百姓是不听的。
  “我不听,我不听,要我纳粮肯定是坏蛋,不纳粮的才是好人。”
  但是,随着明白了这一点的人越来越多,民间舆论的风向,终究是要转的……
  老百姓并不是真的笨,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
  他们只是在一些问题上,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被带歪节奏。
  一旦你把他们指引到正确的方向上去了,他们自己也一样会思考,然后通过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
  泉州,晋江县。
  小黑一号,缓缓地驶到了晋江围头港。
  前面还有两艘郑芝龙家的小船引路……
  小船上有人大声吆喝道:“这边可以靠岸,不会搁浅,放心过来。”
  小黑一号这才跟过去,在港口稳稳地停下。
  接着,大量的水兵开始依次下船上岸了。
  在船上待久了,就得回陆地上好好休息一下,否则会变得不会在陆地上走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