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邀商贾(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年, 官场上汹涌波澜,生意场上亦是如此。
  开边贸对商贾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 能通过正规渠道与周边各国做生意,谁愿意担个风险走私?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扣押,送上了个罪名呢?
  是以每年打点各方关卡,疏通关系, 寻找靠山的银子成山一样送出去,即使肉痛也不得不为之。
  想要赚钱, 这是没办法的事。
  乍然听闻朝廷开边贸,商贾们都是心中一喜。
  商人们的狡猾是天下公认的,他们自然不会以为朝廷会无条件地开放边境, 为的还是银子。
  国库空虚, 不是秘密。
  禁走私, 便是逼迫他们只能通过边贸互市, 好从中抽取税银罢了。
  大齐境内商税不过半成,若关税也是如此,他们自然毫无异议。
  用这么点银子就能保证商队交易顺利,何乐不为?
  可是真的只有这么点吗?
  各大商行在京城的分支掌柜不约而同地收到当家人命令,想尽办法探听更多的边贸消息。
  如何开展,如何抽税,是全开,还是暂时开放某些商品, 又如何跟西域各国交易……
  最重要的是到底能不能开?
  毕竟牵扯走私的高官厚爵们不愿意。
  没了走私, 他们怎么拿好处?
  于是出现了鸿胪寺卿贺惜朝广收贺礼的奇观。
  也有户部尚书李洵公然拿走私红利贿赂贺惜朝, 以期瞒天过海,暗中操作,糊弄朝廷的举动。
  然而没想到的事,贺惜朝会直接在朝堂上将此事揭露,李洵获罪下台。
  反对派立刻偃旗息鼓。
  商贾们又是期待又是担心地过了一个年,终于迎来了大朝会。
  贺惜朝的任命正是下来了,户部尚书乃是首辅谢阁老兼任,可见朝廷开展边贸的决心。
  所有人都等着贺惜朝走马上任的第一把火。
  却没想到,他一不定细则,二不派遣使团出使西域,而是率先发出了一份邀请帖。
  广邀天下所有对边贸有意的商人前来京城参加边境互市商讨会议。
  时间就在三个月之后。
  此举一出,朝堂上又是一片哗然。
  弹劾的折子如雪花一样飘到了内阁,御前。
  “皇上,边贸乃朝廷大事,关税自当由皇上,内阁乃至朝廷大臣一同商议,商人逐利,怎能听由他们来决定,贺大人干脆就别设关税了,放行就是,还能得商户广而拥护!”一位大人甩袖而出,激动地说。
  “贺大人,好歹你也是三元及第的状元,清贵高雅之人,怎能与那些满身铜臭味的商人混为一谈。商人微末,朝廷大事听从便是,哪儿还有他们插嘴的余地,否则置满朝文武于何地?”另一个为年过半白的老大人出列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