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渡佛 第32节(2 / 4)
苏宝珠望着他的背影,又是欢喜,又是酸涩。
这个人并不讨厌她的靠近,甚至还有些欣喜,可每当她热烈地想要更进一步,他就不由自主开始躲闪,却不会逃得远远的,只在她能够看得见的地方静静站着。
似乎在期盼着什么,又在害怕着什么。
是因为僧人身份的限制吗?还是有别的因由?
轻叹一声,她提起裙角跟了上去。
-
静安寺和幽静深远的福应寺大为不同,门前热闹得好像赶大集,人群拥来推去,说书的、算卦的、玩杂耍的、卖大力丸的、各种小吃零嘴,还有卖肉包酒水的!那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比长安城里的西市也不差。
离山门不足百丈之处,甚至有一座三层酒楼,丝竹声声不绝,酒客与歌舞姬的调笑,隔着一条街都听得清清楚楚。
苏宝珠目瞪口呆,她是到了佛门圣地,还是烟花之地?
缘觉面色看上去和往常差不多,但眼神异常冰冷,低声叮嘱苏宝珠一句,带着周身的寒意踏进静安寺。
吉祥小声嘀咕,“刚才的殿下有点吓人呢,看着不像受人欺负的主儿,姑娘可以放心了。”
是和宫里那次不一样,他在贤妃面前有多么隐忍,就有多么爱着他的母亲。
苏宝珠更替他委屈了。
来都来了,也不能浪费这一趟,苏宝珠和吉祥从街头溜达到街尾,又从街尾走到街头,腿都遛细了一圈,缘觉还没从静安寺出来。
主仆二人便坐在一个馄饨摊子前,一边吃东西,一边等他。
旁边桌子是一对祖孙,面前只摆着一碗馄饨,小孙子舀了一勺,送到老妇嘴边,“祖母,你吃。”
老妇笑着摇摇头,“祖母不爱吃。”
小孙子抱着碗大口大口吃起来,老妇时不时看两眼静安寺的方向,面色焦急中带着殷切的期盼。
她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脸膛和手都是庄户人家特有的那种饱经日晒的黑。
苏宝珠心头一动,暗暗吩咐吉祥又买了一碗,端到老妇面前道:“老人家,我们等的朋友不来了,帮他买的这碗我们没动,吃也吃不下了,可以请你帮帮忙吗?”
老妇有点忸怩不安,“这怎么好意思……”
“帮帮忙吧,我爹不准我浪费粮食,知道了非骂我不可。”苏宝珠连声道谢,好像是她占了天大的便宜似的。
老妇这才接了。
苏宝珠自然而然和她搭上了话,问起家里的收成。
“哪有什么收成。”老妇叹道,“地都没了。”
苏宝珠不解,“没了是什么意思?”
老妇人慢慢道,三年前闹饥荒,他们的地抵押给静安寺换口粮,寺里说等他们筹够了钱,可以把田地再平价赎回来,可去年他们好不容易攒了钱,想先赎回几亩地,寺里却不认账了。
“我们不识字,签文书时静安寺说是抵押文书,我们觉得出家人不会骗人,可现在拿出来却是买卖文书。”老夫人捂着脸哭起来,“一亩地至少四千钱,他们五百钱就买走了,二十亩地呢,可叫我们怎么活。”
吉祥家里也是种田的,闻言怒了,“这哪是出家人,简直是强盗!官府难道不管?”
老妇摇头。 ↑返回顶部↑
这个人并不讨厌她的靠近,甚至还有些欣喜,可每当她热烈地想要更进一步,他就不由自主开始躲闪,却不会逃得远远的,只在她能够看得见的地方静静站着。
似乎在期盼着什么,又在害怕着什么。
是因为僧人身份的限制吗?还是有别的因由?
轻叹一声,她提起裙角跟了上去。
-
静安寺和幽静深远的福应寺大为不同,门前热闹得好像赶大集,人群拥来推去,说书的、算卦的、玩杂耍的、卖大力丸的、各种小吃零嘴,还有卖肉包酒水的!那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比长安城里的西市也不差。
离山门不足百丈之处,甚至有一座三层酒楼,丝竹声声不绝,酒客与歌舞姬的调笑,隔着一条街都听得清清楚楚。
苏宝珠目瞪口呆,她是到了佛门圣地,还是烟花之地?
缘觉面色看上去和往常差不多,但眼神异常冰冷,低声叮嘱苏宝珠一句,带着周身的寒意踏进静安寺。
吉祥小声嘀咕,“刚才的殿下有点吓人呢,看着不像受人欺负的主儿,姑娘可以放心了。”
是和宫里那次不一样,他在贤妃面前有多么隐忍,就有多么爱着他的母亲。
苏宝珠更替他委屈了。
来都来了,也不能浪费这一趟,苏宝珠和吉祥从街头溜达到街尾,又从街尾走到街头,腿都遛细了一圈,缘觉还没从静安寺出来。
主仆二人便坐在一个馄饨摊子前,一边吃东西,一边等他。
旁边桌子是一对祖孙,面前只摆着一碗馄饨,小孙子舀了一勺,送到老妇嘴边,“祖母,你吃。”
老妇笑着摇摇头,“祖母不爱吃。”
小孙子抱着碗大口大口吃起来,老妇时不时看两眼静安寺的方向,面色焦急中带着殷切的期盼。
她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脸膛和手都是庄户人家特有的那种饱经日晒的黑。
苏宝珠心头一动,暗暗吩咐吉祥又买了一碗,端到老妇面前道:“老人家,我们等的朋友不来了,帮他买的这碗我们没动,吃也吃不下了,可以请你帮帮忙吗?”
老妇有点忸怩不安,“这怎么好意思……”
“帮帮忙吧,我爹不准我浪费粮食,知道了非骂我不可。”苏宝珠连声道谢,好像是她占了天大的便宜似的。
老妇这才接了。
苏宝珠自然而然和她搭上了话,问起家里的收成。
“哪有什么收成。”老妇叹道,“地都没了。”
苏宝珠不解,“没了是什么意思?”
老妇人慢慢道,三年前闹饥荒,他们的地抵押给静安寺换口粮,寺里说等他们筹够了钱,可以把田地再平价赎回来,可去年他们好不容易攒了钱,想先赎回几亩地,寺里却不认账了。
“我们不识字,签文书时静安寺说是抵押文书,我们觉得出家人不会骗人,可现在拿出来却是买卖文书。”老夫人捂着脸哭起来,“一亩地至少四千钱,他们五百钱就买走了,二十亩地呢,可叫我们怎么活。”
吉祥家里也是种田的,闻言怒了,“这哪是出家人,简直是强盗!官府难道不管?”
老妇摇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