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3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师娘听见凤宁这么叫自己,有些疑惑地扭头看向老伴。戴师傅招手将她叫过来,小声地把凤宁要拜他为师的事说了,还说了刚才凤宁的承诺。
  师娘听完,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她说的是真的?真给我们养老啊?”这显然也是她的心病。
  戴师傅说:“小丫头是这么说的,我觉得也做不得数。她年纪毕竟还小,不一定做得了主。不过我年纪大了,会的这点东西也没正经教过别人,我要是不收个徒弟,怕是要失传了。”
  师娘说:“我看这孩子挺有心的,你要不就收她做徒弟吧,养老的事,以后再说吧。”
  戴师傅点头:“嗯。”
  晚饭是凤宁做的,她不是第一次来师父家,对厨房里的东西并不陌生,基本不需要人指点就能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这点让师娘也很意外。
  凤宁做饭非常有天赋,戴师傅吃不了太辣的,平时师娘做的饭他嫌弃得很,今天吃凤宁做的清淡的菜也没挑剔,还夸了好几句说她菜做得好吃。
  凤宁笑着说:“以后我就常给师父做饭。”
  等吃完饭,凤宁还想收拾碗筷,被师娘抢去了,对她说:“你是客人,帮忙做饭就很好了,哪能什么都让你做。你陪老戴聊聊天。”
  戴师傅坐在椅子上,点了一袋烟,吸了几口,才开口对凤宁说:“那个高低柜上有一盒茶叶,你去给我泡壶茶喝。”
  “好。”凤宁闻言,赶紧起身去泡茶。
  等泡好茶,给戴师傅倒茶的时候,戴师傅说:“你给我敬杯茶吧,磕头什么的就免了,咱们新社会新事新办。敬了茶,这拜师礼就算完成了。”
  凤宁喜出望外,激动地用双手捧起茶杯,颤颤巍巍地送到戴师傅跟前:“师父请喝茶!”
  戴师傅接过茶杯,喝了一口。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红布包,递给凤宁:“收着,这是我给你的礼物,以后你拿着它,把我戴家的灯笼做好,好好传承下去。”
  凤宁恭敬地用双手接过那个长条形的布包,轻轻一捏,便知道是师父的刻刀:“谢谢师父!徒弟一定会努力,不仅要把戴家的灯笼做好,还要做强,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的灯笼。”
  戴师傅听见这话,忍不住笑了一下:“不要好高骛远,踏踏实实最重要。”
  “师父教训的是,我一定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好好孝敬师父师娘。”凤宁又倒了一杯茶,递给已经洗好碗站在一旁的师娘,“师娘,请喝茶。”
  师娘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好,好孩子,跟着你师父好好学。”
  戴师傅答应收凤宁做徒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听到了厂里一些同事的闲言碎语,说她是个马屁精。
  以他这段时日跟凤宁的接触来看,这是个做事踏实认真的孩子,不投机取巧,也不爱跟人嚼人舌根。心灵手巧,却并不以此为资本炫耀。多好一孩子,怎么就是个马屁精了!不就是看他老头子行动不便,想多照顾点他吗。
  离开戴师傅家,凤宁开心得难以自制,终于拜师成功了,自己那些压箱底的绝活就慢慢能够施展出来了。以后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去照顾师父和师娘。
  第二天,厂里的同事便发现凤宁对戴师傅改口叫师父了。戴师傅自己也笑着承认了,收了凤宁做徒弟。
  这让同事既羡慕又嫉妒。其实他们跟戴师傅共事十多年,有的是机会跟戴师傅拜师学艺,然而谁都没想过要拜戴师傅为师,都只把扎灯笼当成一项工作,并没有想过要把扎灯笼这门技艺学得更精通一些。
  这也是他们做了这么多年,也还是不能独立设计灯笼的原因,照葫芦画瓢可以,但自己设计新款式,就不行了。
  所以这会儿凤宁这个新人刚来两个月,就拜了戴师傅为师,不少是嫉妒的。私下里说她有心计,也会拍马屁,不然怎么这么快就能讨得戴师傅的欢心。
  凤宁没把这些人的闲话放在心上,她每天依旧认认真真工作,下班之后送戴师傅回家,顺便跟着他学灯笼制作技艺。戴师傅在工厂当师傅,教大家做的灯笼都是很常见的大路货,他那些压箱底的绝活很少有机会施展,因为对量产的工厂来说,有点用不着。
  这些凤宁早就跟着师父学过了,这会儿算是温故知新。但在师父眼里,就是孺子可教,聪慧伶俐,是一学就会,对凤宁这个徒弟更为满意了。
  月底的时候,凤宁收到了盛世安的回信,信上说他去年12月就报名了今年的军考,3月的时候已经通过了体能测试,现在正在全力以赴准备6月份的考试。
  凤宁的信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准备报考非指挥类的装备研发专业,也许将来还真能去研发军舰。
  能通过体能测试,说明他身体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凤宁赶紧给他回信去鼓励了一番,让他专心复习,用心备考,预祝他金榜题名,展望他将来也许还能制造出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同时也告诉他自己工作顺利,拿下了一个大单,还顺利拜了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