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4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就算是投资失败。投资都是有赚有赔的。”凤宁耐着性子说。
  吴昌德挥一下手:“行了,你回去吧。这些放在我这里。”
  凤宁走了之后又回头:“厂长,我没带什么钱,多花的那部分都是我师父垫付的。”
  吴昌德用手捧着腮:“我听你说话我就牙疼,我就没见过像你这么大胆的姑娘!”
  第49章
  离开南安那么长时间, 这一回来,感觉什么都有些陌生。
  老孙给了凤宁送来信件,是盛世安从武汉寄来的, 寄信邮戳是9月15日, 到信邮戳是22日,到了一个多星期了。
  凤宁没急着看信, 将信揣兜里, 回到车间开始干活。
  现在扎的灯笼是最普通的红灯笼,这是逢年过节挂得最多的,销量也是最大的。款式是凤宁设计的那款开合式灯笼。
  由于今年的灯笼可以收拢,大大节约了存储空间,加上整顿纪律,大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虽然做灯笼的人少了,但今年的灯笼产量远胜往年。
  做惯了宫灯,再来做这个灯笼,实在是简单得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可以了。凤宁手里干着活,心里想的则是元宵灯会上的花灯, 不光是灯会上布置的大花灯, 卖给游客的小花灯也要开始构思了。除了年初她卖的那些螃蟹灯和虾灯, 她打算再多设计几款可以活动的灯笼。
  这段时间她不在南安,杨二宝的案子不知道进展如何,等过完国庆节去问问彭智勇,希望能有一个满意的答复。
  下班之后, 凤宁直接骑车从厂里回家。
  回到家时天都快黑了, 弟弟妹妹见到她回来,高兴得把她团团围住, 因为有半个月没看到她了。
  凤宁把自己从蓉城买的零食拿出来给他们,她没多少钱买礼物,每次回来只能带点吃的。等以后挣了大钱,再给他们买礼物吧,也不知道平行巷子的单子能给自己发多少奖金。
  晚上吃饭的时候,凤宁听见凤金宝说,昨天大姑凤金玉回来过,说是招娣想跟着熟人去广东打工,想问问凤宁这事靠谱不靠谱。
  凤宁愣了一下,说:“我明天去一趟大姑家。”
  凤宁记得上辈子招娣去广东打工,结果被老乡拐卖到了福建,直到二十年后才跟家里联系上,那个时候大姑都去世了。不过她记得拐卖是90年前后出的事,招娣那时候都结婚了,在老家还有一个儿子。
  既然她知道将来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那她一定要尽量帮助大家规避。如果蓉城的灯会能够拿下来,厂里就要布置两场灯展,到时候他们会需要更多的人手,会招临时工,或许可以带着表姐妹们一起去做灯笼。
  到时候大家都会扎灯笼了,以后就可以留在本地就业了。
  晚上洗漱完毕,凤宁坐在床上,拿出盛世安的信来看,这封信她从早上揣到现在,一直都还没来得及看。
  这封信写得很长,足足有五页信纸。从他出发的时候写起,坐船看到沿途的风景和感想,到学校后的见闻和感悟,还介绍了五个室友,其中只有他和一个内蒙来的同学是部队上考来的,另外几个都是地方考上来的。信写到这里时中断过,后面的内容字迹颜色稍微有些不同,是他军训完之后再接着写的。
  他们学校安排了半个月的军训,是封闭式训练,强度当然跟部队里没法比,不过对那些地方考上来的学员来说也差点要了老命了,训练场上闹出了不少笑话。
  盛世安没有跟辅导员和教官打报告说自己有些心律失常,他觉得自己能够应付得来这种强度的训练,事实也是如此,他很顺利地完成军训。
  这封信就是军训结束当天晚上写的,教官和同学们在聚餐的时候都喝得酩酊大醉,他因为谨遵医嘱不能喝酒,是宿舍里唯一一个清醒
  的,所以才能够给她写这封信。
  凤宁看完信,不由得笑出声,因为盛世安说,他们班是个和尚班,二十三个人没有一个女生。
  凤来跟她睡一张床,看见凤宁在笑:“姐,谁给你写的信啊?”
  凤宁笑着说:“盛世安。”
  “盛世明的哥哥?你跟他还有联系啊?”凤来好奇地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