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5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布置灯会的过程中,自然也会出一些状况,比如有人不小心被铁丝划到受伤,有些东西明明准备好了的,却又临时找不到,需要重新去采购。总而言之,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少,总体来说还是顺利的。
  戴师傅以为自己要帮徒弟收拾烂摊子,没想到凤宁对各种突发状况都应对自如,基本没出过大娄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越来越多的成品花灯被做了出来,每做好一盏,凤宁就让人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主要是为了防止雨露打湿褪色。
  中途吴昌德来了一次,一是为了看进度,二是问凤宁巷子里要挂的灯笼是哪种,需要多少。
  凤宁把自己绘的图给他看了,这灯笼款式都是比较简单的圆灯笼,只是做得小巧而精致,因为要大量悬挂,个头不能太大。
  吴昌德说:“这灯笼我们厂没有啊。那怎么办?现做吗?”
  凤宁说:“对啊,现做,你让人赶紧去备材料,然后拉到这里来,等这边花灯都布置完了,我们就开始做灯笼。这个灯笼简单,我们这里有三十个人呢,一人一天做二三十个,一天就有好几百,顶多三四天就够了。”
  “那还算从我们厂进的货吗?”吴昌德问。
  “当然。”凤宁并没有跟他计较这个,正好领着她的人练一下手,学学怎么做灯笼。
  吴昌德便高兴地去打样准备材料去了。
  到后面的时候,吴昌德为了赶时间,把厂里的采购财务等人全都叫了来,30多个人布置灯会,花了25天左右的时间,布置了50多个灯组,规模比年初南安的元宵灯会大了一倍,也做得更为精妙一些。
  花灯扎完之后,大家把塑料膜撤下之后,进行了一次试灯。当晚把齐厅长和文化局的领导们都请来了,灯亮了之后,大家被美轮美奂的花灯世界惊艳到除了“哇”就说不出别的词来。
  熊猫家族在竹林里嬉闹吃竹子;芙蓉花丛明艳动人;十一生肖围着兔子一家三口闹元宵,因为明年是兔年;还有川剧脸谱灯组;三国人物灯组;古代文人墨客灯组;茶楼灯组;锦绣画屏灯组等等,处处都体现出了蓉城的历史文化特色。
  这也是文化局为什么非要选凤宁方案的缘故,因为选题实在是太戳中他们本地人的心窝子了。
  凤宁和戴师傅也挨个灯组去仔细检查了一遍,看有没有出什么纰漏,还有哪些需要补充完善的地方。
  领导们找到正在忙碌的凤宁,说:“不错,不错!有点超出预期。”
  凤宁说:“谢谢领到夸奖,不过这还不是全部。等灯会真正开始的时候,巷子里面还会挂满灯笼,到时候就是真正的灯的海洋。”
  “那怎么还不挂呢?”雷局问。
  凤宁说:“灯笼不便于运输,所以我们得现做。明天工人师傅们就在平行巷子里开始扎灯笼,等扎好了,就直接挂起来。”
  吴昌德急得要死,因为今年南安灯会是从初一开始,离过年也就二十多天时间了,还要花几天时间做灯笼,他担心根本就来不及布置南安灯会。
  凤宁说:“急什么,做好这边的灯笼,原班人马直接拉过去就行了。”
  吴昌德说:“你愿意来帮我们布置灯会?”
  凤宁笑盈盈地说:“肖主任答应让我去南安灯会布置一个灯区,到时候灯会收入也有我一份。”
  吴昌德只觉得胃疼:“你胃口可真大,你就这么几个人,一年要弄两场灯会?你也不怕撑死!”
  凤宁继续笑眯眯:“谁会嫌钱多呢?我有了钱,才好招兵买马,以后好不求你啊。不过你放心,既然是咱们一起布置灯会,我做完了,肯定会帮你的。”
  话虽如此,吴昌德还是无可奈何,以凤宁和肖达的交情,要在南安灯会布置几组彩灯,那不是手到擒来的事,他有点后悔没跟文化局早早把合同签了。
  凤宁有自己的打算,等回到南安,她便跑回家再拉几个人过来,让他们学习扎花灯,等到明年,她手头可用的人就更多了。
  四天后,他们终于把平行巷子所有的街巷都挂满了灯笼,夜里灯一亮,所有的街巷都是红通通的,分外喜庆。
  凤宁问明了这边灯会开幕的时间,定在腊月二十四,也就是过小年这天,她答应会提前一天过来检测花灯,参加灯会开幕式,还会安排一个人过来全程检测。
  蓉城的一切安排好,他们打道回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