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之上 第1节(3 / 4)
《蒙马特女郎》在拍卖会上移交给省博之后,款项才到公司账户上,赵致远是经手人,行事谨慎,用伪作也能理解。
但展出的画作是假的,公司的危机是真的:承认是伪作,公司信誉会大受影响,那一篇篇言之凿凿的学术论文和宣传稿件,都是一记记耳光,甩在自己脸上;想保全信誉,就只能咬牙承认,真品被烧毁了。
吴晓芸问:“之南,怎么选?”
第一时间亮出真诚,是最好的做法,叶之南脸色严峻:“向公众道歉。稀世之作实在珍贵,稳妥起见,才用了仿作,是不得已为之。”
吴晓芸笑了,很好,她也这么想。承认是仿作,真品就能脱手了,认错就认错,承诺绝不再犯便是。
副总薛明分管市场营销,马上说:“我反对。只有我们自己人才能理解这苦衷,大众才不通情达理,他们只会骂我们欺瞒。”
吴晓芸笑道:“三个亿,不能砸手上了。认错吧。”
叶之南对公关团队负责人说:“请立刻起草一份声明,回应态度和表达方式务必做到诚恳。法律和财务等环节也得对公众做出交待,要快。”
负责人看向薛明,薛明正和保险公司交涉,低头说:“稍等一下。”
歧园租金昂贵,安保力量不俗,薛明很慎重,另外调派了一支安保队伍。公关宣传也是他亲力亲为抓的,打的就是真品这张牌:这是你此生最接近3亿人民币的机会,等它进了博物馆,你将彻底失去亲手把玩它的可能。
这话很冒犯,但冒犯是一种有效的大众传播。自燃事件,让更多人趋之若鹜。薛明和保险公司快速聊完,坚持己见:“之南,不用公开承认,杨馆长能判断出剩下这幅才是真迹。”
叶之南微微一笑:“博物馆不可能接受不明不白的藏品。”
吴晓芸笑叹:“我的薛总啊,承认被烧毁的是假的,手上这幅就是真的,就能卖掉了。”
薛明很想说,那我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夸贝斯特?但眼前一唱一和的两个人,一个是总经理,一个是第一副总,他叹口气:“杨馆长不接受私下交易就不接受,毕加索的爱好者太多了,我认识好几个人……”
薛明没说完,自己闭了嘴。有钱人,艺术是谈资,或投资,花了大钱,多半会在圈子里大肆昭彰,他在脑海里搜罗了一通,想不出现有客户谁肯接手,苦着脸不吭声了。
赵致远拿着手机进来,笑容满面:“既不用认错,又能卖掉。”
原藏家告诉赵致远,这数年来,一位犹太收藏家米纳尔曾经几次找他出让这幅画。
米纳尔喜好艺术,还有怪癖,他建造了一间间密室,用来收藏他的艺术品。据悉,有很多所谓散佚的名画和珠宝,其实都在米纳尔的密室里,连妻儿都无缘一见。他每天换着密室睡觉,和艺术品相对,秘而不宣,从不请第二个人欣赏。
米纳尔有自己的鉴定团队,他会很乐意收下赵致远手上的真品,而且以他的性格,根本懒得对公众多言:“真品在我这里。”
薛明如遇大赦,对赵致远抱拳:“我就知道赵老师有办法。”
轮到叶之南反对了:“我再去找杨馆长谈谈。”
赵致远一怔:“之南?”
叶之南浓眉拧起:“我和米纳尔有过一面之缘,他说过,会在临终之前,把毕生藏品一把火烧了,让它们殉葬。这样的藏家我们也都见过。”
赵致远说:“我也舍不得被他毁了,但形势逼人啊。我们一旦承认预展用的是伪作,损伤的不是这一次信誉,大家会想,伪作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上拍的就一定是真东西吗?这个口子一开,后果就严重了。”
米纳尔有钱,随便他。吴晓芸催促:“老赵,你去联系那个米纳尔。”
一旦找着买家了,这女人见风使舵比谁都快,叶之南起身:“我去拜访杨馆长,失陪。”
《蒙马特女郎》本来有机会被大众看到,博物馆是它最好的归宿。即使它在一个个藏家、投资者手中流传,也好过落入米纳尔之手。
薛明急了:“米纳尔愿意花钱买,他自己的钱,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叶之南只回答了两个字:“可惜。”
吴晓芸看着叶之南,他穿了正装,面容肃然,很有几分冷意,她淡淡道:“来的路上,我看了现场新闻。顾老头接受采访,指着那幅画,喜气洋洋对记者夸了又夸,哪好哪好滔滔不绝,说了得有几千字。” ↑返回顶部↑
但展出的画作是假的,公司的危机是真的:承认是伪作,公司信誉会大受影响,那一篇篇言之凿凿的学术论文和宣传稿件,都是一记记耳光,甩在自己脸上;想保全信誉,就只能咬牙承认,真品被烧毁了。
吴晓芸问:“之南,怎么选?”
第一时间亮出真诚,是最好的做法,叶之南脸色严峻:“向公众道歉。稀世之作实在珍贵,稳妥起见,才用了仿作,是不得已为之。”
吴晓芸笑了,很好,她也这么想。承认是仿作,真品就能脱手了,认错就认错,承诺绝不再犯便是。
副总薛明分管市场营销,马上说:“我反对。只有我们自己人才能理解这苦衷,大众才不通情达理,他们只会骂我们欺瞒。”
吴晓芸笑道:“三个亿,不能砸手上了。认错吧。”
叶之南对公关团队负责人说:“请立刻起草一份声明,回应态度和表达方式务必做到诚恳。法律和财务等环节也得对公众做出交待,要快。”
负责人看向薛明,薛明正和保险公司交涉,低头说:“稍等一下。”
歧园租金昂贵,安保力量不俗,薛明很慎重,另外调派了一支安保队伍。公关宣传也是他亲力亲为抓的,打的就是真品这张牌:这是你此生最接近3亿人民币的机会,等它进了博物馆,你将彻底失去亲手把玩它的可能。
这话很冒犯,但冒犯是一种有效的大众传播。自燃事件,让更多人趋之若鹜。薛明和保险公司快速聊完,坚持己见:“之南,不用公开承认,杨馆长能判断出剩下这幅才是真迹。”
叶之南微微一笑:“博物馆不可能接受不明不白的藏品。”
吴晓芸笑叹:“我的薛总啊,承认被烧毁的是假的,手上这幅就是真的,就能卖掉了。”
薛明很想说,那我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夸贝斯特?但眼前一唱一和的两个人,一个是总经理,一个是第一副总,他叹口气:“杨馆长不接受私下交易就不接受,毕加索的爱好者太多了,我认识好几个人……”
薛明没说完,自己闭了嘴。有钱人,艺术是谈资,或投资,花了大钱,多半会在圈子里大肆昭彰,他在脑海里搜罗了一通,想不出现有客户谁肯接手,苦着脸不吭声了。
赵致远拿着手机进来,笑容满面:“既不用认错,又能卖掉。”
原藏家告诉赵致远,这数年来,一位犹太收藏家米纳尔曾经几次找他出让这幅画。
米纳尔喜好艺术,还有怪癖,他建造了一间间密室,用来收藏他的艺术品。据悉,有很多所谓散佚的名画和珠宝,其实都在米纳尔的密室里,连妻儿都无缘一见。他每天换着密室睡觉,和艺术品相对,秘而不宣,从不请第二个人欣赏。
米纳尔有自己的鉴定团队,他会很乐意收下赵致远手上的真品,而且以他的性格,根本懒得对公众多言:“真品在我这里。”
薛明如遇大赦,对赵致远抱拳:“我就知道赵老师有办法。”
轮到叶之南反对了:“我再去找杨馆长谈谈。”
赵致远一怔:“之南?”
叶之南浓眉拧起:“我和米纳尔有过一面之缘,他说过,会在临终之前,把毕生藏品一把火烧了,让它们殉葬。这样的藏家我们也都见过。”
赵致远说:“我也舍不得被他毁了,但形势逼人啊。我们一旦承认预展用的是伪作,损伤的不是这一次信誉,大家会想,伪作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上拍的就一定是真东西吗?这个口子一开,后果就严重了。”
米纳尔有钱,随便他。吴晓芸催促:“老赵,你去联系那个米纳尔。”
一旦找着买家了,这女人见风使舵比谁都快,叶之南起身:“我去拜访杨馆长,失陪。”
《蒙马特女郎》本来有机会被大众看到,博物馆是它最好的归宿。即使它在一个个藏家、投资者手中流传,也好过落入米纳尔之手。
薛明急了:“米纳尔愿意花钱买,他自己的钱,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叶之南只回答了两个字:“可惜。”
吴晓芸看着叶之南,他穿了正装,面容肃然,很有几分冷意,她淡淡道:“来的路上,我看了现场新闻。顾老头接受采访,指着那幅画,喜气洋洋对记者夸了又夸,哪好哪好滔滔不绝,说了得有几千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