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第5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昨天的顺序颠倒,上来第一场就是比‘礼’。
  书院众人昨天才看过初试小比,那场小比里头的人动作之优美规范,不苦练几年根本不可能,沈翠正要报弃权,张嘴才发现自己现在没有舌头。
  山长不在,劳不语自然就是第一话事人,由他去报弃权,平白挨了凌青明好几个眼刀子。
  开比之后,沈翠单手托腮静静看着学子下场,冷不丁的他感觉到穆二胖碰了碰他。
  转眼瞧,只见穆二胖从怀里拿出一个布包,打开之后,里头赫然是一个大馒头。
  不用说,这是特地给‘他’带的。
  沈翠现在看到吃的都有点反胃,强忍住不适,‘他’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表明自己吃过了来的,又对穆二胖拱了拱手道谢。
  他们几人都不是精通礼学的人,因此倒也没看出来这复试的难度加在了哪里。
  很快到了第二场,比‘乐’。
  如前一天沈翠所料,初试比的是乐舞,这一场比的就是乐器了。
  卫奚捧着自己的古琴下了场,其他书院的学子有人拿笛子,有的拿箫,当然最多的还是和他一样的琴。
  有了自家人下场,沈翠他们自然越发注意场内动向,也终于见识到了何为难度提升——
  不同于前一天出题之后,大家一起表演。
  复试是评判随机指定一首乐曲,然后分别站到某几个学生面前,这几人就要开始弹奏。
  等到评判离开,站到其他人面前,那么前头的学子可以停手,后头的学子则要立刻接下去。
  等到一曲奏罢,换一个评判另外出题,再就是接着新一轮的接鼓传花式演奏。
  这不只是考验技艺了,也是考验学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对各种曲谱的熟悉程度。
  因为操琴的最多,评判一开始出的题都是《阳春白雪》《高山流水》这样广为流传的琴曲,但考虑到有几人用的笛子、洞箫之类的,评判们后头还出了一首笛曲《鹧鸪飞》,最后更是出了一首琴箫合奏曲《梅花落》,考验这些素昧平生的学子们能不能配合起来。
  难度可窥一斑!
  不负众望的是,卫奚自小练琴,也就前头来县城的那几个月的时间里没怎么碰,基本功十分扎实,各种曲谱他自小涉猎,出的笛曲他也会。
  而且昨日比书法的时候,他还会有些小小的紧张,今日只沉浸在琴曲的音乐声中,反而让他放松下来,发挥的比平时还好上几分!
  一整场小比,他一次失误都没犯!
  还没等宣布结果,已经有其他书院的人注意到他了。
  “此子昨天才在书法小比中展露头角,没想到于乐器上,也颇有造诣。”
  “他看着有些面熟,好像哪里见过似的……我想起来了,好像是上届代表青竹书院赢下过射箭比赛的。”
  “不对,你说的那个是卫恕,人在青竹书院那边站着呢。”
  “那这是谁?卫恕的兄弟?那也不对啊,他兄长在青竹书院,他怎么是代表旁的书院来参赛的?”
  在大家的注视和议论声中,卫奚微微昂起胸膛,露出翠微书院的徽记,不徐不疾地抱着自己的琴下了场。
  第六十章
  凌青明若有所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