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文学 第2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也不是,不该暴露的,是自己的生理知识。
  其实也不是,不该……
  其实……
  其实自己就不该存在,对不对?
  ……
  都说感性的人自控力可能较差。他觉得他身体里真的有一股惯性,总是控制不住甚至主动任由事态发展更加严重。虽说主动,自己却不能泰然处之,对失败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就好像他在难过时看见蚊子落在手上,明知道在被吸血也一动不动,并非旷达,而是被强烈的逃避支配。有时候如果没有外力干预,他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吸干。自己虽有求救意识,也只限于意识之中。
  有人吗?
  有人发现我吗?
  谁又有这个义务呢?
  有谁来……
  眼前的屏幕消失,柳生的惯性被打破了。
  江淇文伸出手,拿走了他的手机。
  ……得救了。
  上午第二节 课,文论课小考怡情,刚入职的宋老师很紧张,想试探学生一二,于是希望大家在纸上写出高尔基的相关作品或文论。
  江淇文拿着笔直戳笔头。
  面对柳生的目光,他偷偷找补,说:高尔基的原名是,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柳生笑他:你就背没用的能耐。
  因为所学内容没学过,老师也只是希望考验大家查资料的能力,增加这个重点知识点的印象,没打算收,也并未要求闭卷。但学生不确定是否下课要收或者计入学分,不敢怠慢,一时间沙沙的写字声环绕在教室。
  最后宋老师点了主动举手的江淇文来分享自己的资料。
  他介绍的作品是《在人间》。
  江淇文大声朗读道:“他觉得小市民都庸俗虚伪,又无理傲慢,而且喜欢用他们的处事法则去无情地审判其他一切人,不容许违反这个法则。
  “阿廖沙最初很难理解这种小市民习气,经过反复的观察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他们是被无聊压倒。’”
  柳生从台上的ppt上移开目光,抬头望向身旁发言者的脸。
  “小市民如果停止对人们的挑剔、责骂、愚弄、嘲笑和欺骗,那么,他们就会觉得无聊透顶,也就看不见自己的存在了。
  “小市民没有任何高尚的动机,他们的全部生活都建立在极端利己主义的原则上,这是小市民世界无法治愈的痼疾。”
  江淇文放下纸。
  “被无聊支配的人是悲哀的,被这些人支配的世界也是悲哀的。但我觉得这些被无聊压倒的人不足为惧,一旦看破了这层关系,好像阿廖沙,成了每本书里典型意义的主角的存在。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每本书的主角都是。”
  下课老师没收纸条,那张纸被递到了柳生的手里。是他从未见过的认真而好看的字迹。
  无论是礼貌还是情商,都太过了,柳生想,就算作为一个普通朋友,他也要好好珍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