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团选秀,吃瓜爆红 第35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谁能想到,兜兜转转,忽悠下一代的任务,落到自己肩上。
  本次宣传活动,依然是向大家展示‘记者’。
  记者由于职业需要,以往在镜头前,总是聆听方、引导方。
  这次,他们难得变成发声方。
  台里安排了三个年龄段的记者,分别是即将退休的老记者,在台里工作二十年的中年记者,还有代表新生代力量的青年记者。
  老记者和中年记者,都是从毕业都呆在台里,堪称整个台的中流砥柱。
  至于青年记者,台里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虽然暂时没转正,却是台里大力扶持的编外人员,易景臣。
  易景臣见到两位大前辈,整只猫感觉到受宠若惊。
  要知道,他俩可是前辈中的前辈。
  易景臣读书时,还学过他们写的教材,分析过两位的稿子。
  平常由于职位差得太远,工作场合,见面只有打招呼。
  老前辈稳重干练,入职时还鼓励过易景臣。
  “王老师,崔老师,你们好!”易景臣乖乖跑过去,握手时鞠躬表示敬意。
  “小易啊,有几个月没见了。”王记者拍拍他肩膀,“还以为退休之前见不到你。”
  “怎么会。”易景臣否认,“你退休之前我肯定会转正的。”
  崔记者笑笑,“别站着说了,我们先写稿吧。”
  “写稿?”易景臣dna动了,“写什么稿?!”
  [我还没转正呢!]
  [领导就要安排我加班了。]
  [资本家看了你们都要落泪啊!]
  崔记者介绍道,本次活动展现记者日常,当然要从写稿开始。
  而且,这次活动和往年不同。
  策划邀请三个年龄阶层的记者,也是为了给大家展示,每个时代的风格。
  为了更直观表达出各个年龄阶层的区别,策划安排他们以同样的题材写稿,交出一份针对高考的短篇报道。
  崔记者和王记者,都写了几十年稿子,很快就打好草案。
  王记者年龄大,电脑用得慢,初稿是用钢笔写在方格子上的。
  易景臣瞥了眼,他的钢笔是自己代言那款,写出来的字特别好看,苍劲之余还带着一辈子老记者的风骨。
  王记者同样习惯在纸上写出大概要点,然后直接在电脑上写草稿。
  易景臣的方式,跟他们两个明显不同。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线圈本,简单摘抄素材的要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