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权君王偏要强求 第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书云便佯做轻松地摇摇头,道:“我养在闺中,能知道什么?不过是想着战事起来,柴米都要溢价,不妨在圣人昭告天下之前,先让曹管家去囤积些衣食,免得日后闹饥荒,猝不及防罢了。”
  沈雷听了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于是道:“还是你想的周道,我这就回去也跟姨娘和母亲说一声,请曹管家置办东西的时候,一并加上东院,父亲那边也会同意。”
  沈书云点点头,道:“好,正是这个意思。”
  ·
  几日前落下的大雪积在房檐,这些天一直寒风瑟瑟,于是雪并没有化。
  念春知道沈书云葵水之前身体冰凉,便让拂冬将暖阁内的炭火烧得通红。
  沈书云披着织锦缎面的棉氅,在拔步床的地平前对着炉火取暖。
  红光照得她暖融融的,面孔上却难掩忧虑。
  连沈雷这样的人,都对安王起义之事麻痹大意,那么京中所谓的这些权贵,又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蓟州来势汹汹,所图之大,是整个天下?
  沈书云希望是自己想多了,蓟州没有那么强,不过是“清君侧”,逼着新帝拿掉几个身边的大臣,承诺永不削藩,安王便偃旗息鼓了。
  但她说服不了自己。
  大半年的来往,她已经看明白了朱霁的为人,绝非什么良善温厚、适可而止之徒。
  一个霁月朗朗的少年郎,都是这般权欲熏心、处事霸蛮,那背后的安王,已经称霸北境多年,是真正的枭雄,造反的大旗都举起来了,就绝不可能点到为止。
  更何况,沈书云已经见识过了朱霁在京中何等本事通天。甘露寺的镇寺之宝,他拿到手里如同探囊取物。他人看来是大海捞针般的寻找田黄石,朱霁却能很快给她找回来。
  若非在京师中部下天罗地网,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朱霁临行前,邀请她同往蓟州,言之凿凿,对即将发生的巨浪滔天俨然志在必得的模样。
  他虽自负,却不是个自大狂妄之徒。
  正因如此,沈书云才觉得朝堂上下太轻敌了。
  朱霁身边卧虎藏龙,且不说甘露寺和王瑾恐怕根本已经倒戈向蓟州,就连四宝那个内监,都有训练有素、才能过人。
  窥一斑见全豹,沈书云隐隐觉得,这次朝廷面对的是绝对的劲敌。
  沈书云命念春拿来纸笔,在炭炉前就着地平匆匆写下了要置办的东西。
  念春拿过来一看,发现是大宗的米面粮油和布匹,疑惑地看着沈书云。
  “明日让曹管家去办,钱在公中出便可,叮嘱他不要省钱,尽管多买。从商行里置办齐备,不要运回家里,直接命家丁都拉到东山别业去。记住,一定是暗中,悄悄地。”
  念春大为不解:“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怎么姑娘不让曹管家办年货,却要买这些米粮,还要运到东山?是老爷要咱们分家吗?”
  沈书云看念春不解的样子,觉得有些无奈,只是粗略解释道:“朝廷如今不太平,可能要起战事。东山在京郊,人迹罕至,咱们提前置办点东西放过去,要逃荒避难的时候,也有个准备。”
  逃荒避难四个字可把念春吓坏了:“姑娘,你说什么逃难?咱们家败到要逃难的地步了吗?”
  沈书云摇摇头,知道多说无益,只对念春叮嘱:“你只管明日给曹管家传我的话,其他的,过几天你就知道了。这事不要宣扬,上房那边也不要说,切记。”
  念春点点头,伺候沈书云上床上,也好了被角,就熄了灯火。
  ·
  一片昏暗中,沈书云忙碌的一天才算是告一段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