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 第16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枕头改革!
  在百姓们睡上舒适安稳觉的时候,枣儿她们也做了好些不显山漏水的大事。
  首先是给做工程用的水泥里添了一些胶乳,这样可以让水泥变得更加结实耐用,不会轻易开裂。
  然后就是升级了县城中所有马车的轮胎,同时开始研制自行车。
  如今她们材料齐全,有不锈钢和橡胶用,制作自行车就不再是难题。
  之前,自行车的构造图就被铁匠们反复琢磨过了,这会儿也是直接开始动手。
  做雨衣和乳胶枕之类的东西,为利用橡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会儿做轮胎等复杂些的配件,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铁匠铺如今可谓是县里最春风得意的存在。
  城中许多不得了的新玩意,都是从这里产出。
  为了提升产能,最初小小的铁匠铺如今已经扩过许多次,规模基本等同小厂,完全可以改名为铁厂了。
  再加上有蒸汽车床帮忙,如今铁厂生产物品的速度已经相当惊艳。
  在这样的效率之下,第一辆自行车很快就在兴和县诞生。
  因为有盛珺的缘故,车型也是跳过了复古的款式,整体看起来比较现代化。
  车前面加了一个实用的车筐,后面还有个能载人的铁圈后座。出行时可以携带不少东西。
  作为第一辆自行车的特殊待遇,铁匠们给车身上了一层彩色的涂料。
  车身是漂亮的鹅黄色,还特意请了城中最精书法的人在车杠上题了行字——方仙一号自行车。
  车子装改完毕的那天,盛珺看了几眼,觉得那行飘逸的书法搭配文字内容莫名有些幽默。
  但其他人似乎都很满意,觉得这样的设计惊艳至极。
  这辆方仙一号由枣儿亲自试骑。
  这东西才刚做出来,谁也没有骑乘的经验,初学者要稳当保持两轮的平衡也需要练习一阵。
  暗地里下功夫练了几日后,枣儿很快就把车子骑熟了。
  这天,她骑上车,车筐还载着扫地机器人版的盛珺,一路顺畅地从兴和骑到了眠崇。
  沿路看到她车的人无一不露出呆若木鸡的表情,想不通这是什么样的神物。
  这辆自行车用料扎实,质量也很好。
  在平坦的路面行车毫不颠簸,速度快起来几乎能赶上牛车。不着急的话也可以慢慢骑,要比走路轻松快捷许多。
  最重要的是,骑它并不用再借牲畜的力,不需要喂养洗护,更不会有任何异味。扁扁的车型,摆在屋内屋外都不占地方。
  在盛珺离开车筐后,枣儿还自己试着骑了一段没修过的土路。
  路面虽不平整,但骑着竟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是屁股有些受罪而已。
  好在短期内,这东西就是在兴和与眠崇两地使用,两边的路都修过,自行车的减震升级不是刚需,可以后续慢慢改进完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