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修仙,日更三千 第6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说得也很犹豫,毕竟没有亲眼见过。
  大雅的衣冠风尚总体来说沿袭前朝,喜欢雅致精巧,不爱过分浓墨重彩。文中的翡翠,色泽如此浓丽,的确不贴大雅人对玉的审美。
  玉为君子,沈瑜想象了一下,觉得浓绿的玉有点俗。
  但这不妨碍他看小说看得嗷嗷直叫,冷静下来,又喜又忧地道:“先生这次的题材真精彩啊!唯一一点不好,怕又要被说道了……”
  剪花阵法打开后,又掀起了一轮新的讨论狂潮。
  “江湖帮派小说还能这样写?翡不琢先生总是能出新意!”
  “可恨,为什么偏偏下月才开始登载正文!我已经等不及了。”
  “谢知玉实乃奇女子!怎么办,才看了几千字,我就已经喜欢她胜过柳妹了!”
  “她身上匪气太重,我不太喜欢……我倒是很好奇她身世如何,是怎么进入谢家的?”
  “梁帮主是几十年的相玉高手,怎么败给了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
  “你看这里的细节,‘似在凝望石头内部’——她很可能是有天生异眼。”
  人皆有赌性,那一刀穷、一刀富的描述能激发人最原始的野心,且文内的背景更为这种情绪添砖加瓦。
  绿林好汉的小说为何流行?——大雅人生活平静祥和,看这类小说才会觉得刺激。如果真的身处于动乱之中,反而不想看这种“写实”的文章了。
  “新奇又爽快,还是先生一贯的风格。说来,这翡翠到底是不是真的?”
  “我早年从边陲得到了一块玉石,似乎就是这种‘翡翠’……”
  “先生把细节写得这么真实,是不是因为现实里确有其事?”
  “翡不琢也是奇人啊……若是在真的,那这些知识是她从哪里了解到的?”
  “实不相瞒,我已经切了一天的石头了,但里面都没有玉。我爹骂我是不是痴了。”
  “文内描述颇令我心动!谢小姐的那套首饰是‘紫翡’,所以翡翠是不是还有其他颜色?”
  虽然大雅人喜好偏淡雅,但鲜丽的颜色本身就能给人热闹与富贵的感觉,若真有这种玉石,摆来看看也不错。
  皖州重商,一时间,各方商人都嗅到了商机,高价求有关翡翠的线索。
  冰湖狂生更是考据派的代表者,他当即撰文,对文内各家各派的势力进行了分析,认为书中有灵力,但“修道者”与普通人区别不是太大,类似玄春闱武试里除妖师和普通人的差别。并且他认为,书中翡翠地位极高,应该并不只是因为它好看,还很可能关系到书中人的灵力获取。
  “谢知玉有异眼”之说,也是他分析出来的。他甚至还把翡翠可能的颜色给列出来了,自己也放了个趣味性质的悬赏,看看有无紫翡玉石。
  期待下文者有,关注玉石者有,考究推理者有,剩下的一种声音则是反对了。
  反翡者观望了几天,跳出来发言:
  “写这种小说,会引得坏风气!”
  “谢知玉这样狠毒的女子,怎么能做主人公?”
  “瞧瞧这都写的什么,砍手断足,这是淑女所为吗?”
  “一个小姑娘,举止和江湖强人似的!”
  当然,支持者们反唇相讥。某种程度上,“古人”是比现代人更快意恩仇、信奉一命还一命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