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陛下喊您回家_84(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一直以为师兄会以自己的身体做最后的承载,向楚王透露消息,然而经过检查之后却完全没有任何线索。饶是如此,他也丝毫不敢大意,只有将师兄化作一堆骨灰还给楚国他才安心。
  即便思绪再缜密,也始终无法预料到他所不知道的事情。
  比如,他并不知道行刑之后,守卫们没有拦住那只狗,让它吃掉了李斯的身体。
  为了隐瞒自己的失职,官员告诉王适之,李斯身上的伤痕是由于来的路上碰蹭所导致。
  为了增加这句话的可信度,他和侍从们还特意将李斯的身体拿到草席之外,用力地拖了很长一段路,在赵都的某个偏僻小道里,留下了一条长长的血路。
  午后出门晒太阳的妇人看到家门口的血路,吓得一声尖叫,吵醒了午睡的婆婆。
  老妇人走出来看了看门口的血路,扬手给了儿媳妇一个大耳刮子:“叫什么叫!快去打盆水冲洗干净!”
  儿媳妇去打水了,老妇人盯着路面上的鲜血想:又死人了……
  守候在赵都城门外的楚国死士们接过了太傅李斯的骨灰,以及太傅丈夫的尸体。
  死士们冷冷地看着手中的骨灰和地上的狗尸,他们听说,这只狗吃了太傅的身体。
  拖着狗的尸体走了一段路后,他们停了下来,既然已经离开城门有一段距离,在此刨开狗尸也不算制造事端了。死士们想要将狗身体里,属于太傅大人的肉拿出来,和骨灰放在一起,让他死后得到完整。
  一个死士顺着赵国守卫杀死狗时留下的刀口,将手伸了进去,用力抓着两边一扯,便在狗的身体上开了一个大大的洞。他接过刀,开始分割狗的身体,将它所吞下的肉一一取出来。
  血肉模糊的肉一块块地被掏出来,忽然间,触手处感到了一份不该属于肉体的坚硬。
  那是一个巴掌大的纤细竹筒,被蜡密封着,竹筒上刻着‘论统一书’四个小字。死士惊讶不已,翻看着方才包裹竹筒的那块红肉,却不知道那到底是太傅大人的什么器官,更加不会没有人知道,太傅大人究竟是怎样将这个竹筒存放于体内。
  他们捧着这个小小的竹筒,仿佛捧着无数个太傅大人一般沉重。
  一个死士脱下了身上的外衣,将已被他们撕烂的狗尸包了进去:“它也是我国的功臣。”
  “是。”旁边的伙伴应承着。
  就这样,他们带着一罐骨灰和一个狗尸踏上了归途。
  树后闪出了一个人,刚想转城里去禀告王大人方才发生的事情,就被一支冷箭射死了。
  ☆、第十三章 昭昭之战,冥冥之行 (3736字)
  这些天里,昭乐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两件:一是吴晋争端的发展,二是梁王之死。
  如果说,对于第一件事他还可以保持观望的态度,那么对于第二件事,他就不得不采取正视的态度了。
  楚国与赵国的矛盾仍在激化,晋国和吴国的一牛之争同样不会结束。
  他完全没有想到,就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公子羽竟还会因宠幸怀有复国之心的浓姬而导致梁王猝死。
  他恼怒地将手中的信笺丢下:“蠢才!我从未见过像他这样蠢的人!”
  身为太史的文知礼正在他身边记录着,昭乐将手中的信笺递过去,激动地说道:“这样情况下,公子羽不去思索该如何安抚民心、免除祸乱,竟还扬言要出兵征讨东部四郡为其父报仇!他身边难道就没有一个懂得道理的么?”
  “殿下不用过于担忧,日前不是有消息传回来说西部四郡已经归顺我国了么?”
  “那又怎么样?”昭乐揉揉额头,公子羽的做法实在让他感到头疼不已。“如果现在东部四郡揭竿而起为复国而战,就极有可能会一呼百应,莫说我们的西部四郡,恐怕就连赵王统辖的中部也会卷入这场战争之中!”
  文知礼怎会不知道这其中的机巧?他现在能做的只有劝慰殿下平静下来,以思对策。
  昭乐喊过身边的宫人:“去把大司马给我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